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个爱好新闻写作的战士,喜欢读报,更喜欢剪报。入伍一年多来,我收集各种旧报、废报,剪下了优秀通讯、散文、微型小说,以及各种资料,整理成“文学”“生活”“古今趣闻”“百科知识”“时事政治”“名人名言”六大部分,分门别类组成了三大本。一有空,我就翻一翻,受益不浅。今年清明节前夕,我看到二连五名业余爱好摄影的战士,来到法卡山烈士陵园为烈士墓拍照后寄给了烈士家属,我很受感动,但由于我刚学写新闻,一时不知从何入手,于是就拿来了剪报本翻  相似文献   

2.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溘然长逝了,当时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怀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我每天把早餐费省下来买报纸,花费一个月时间剪贴成了一本悼念周总理的剪报集。以后每当我翻看这本专题剪报集,总会被总理的事迹所感动,由此又使我渐渐萌发了收集有关周总理的书籍、报刊、照片、宣传画、海报、唱片、邮品、像章、大铜章、纪念品、历史文献资料的念头。从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到处寻觅有关周总理的资料,有时为了收一幅照片便花很多钱买一本画册。对我这个爱好全家都很支持,专门腾出一只箱子让我存放。后来我参军入伍、进工厂,好多年…  相似文献   

3.
去年8月份,我作为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在领略了多次投出的稿件都泥牛入海的滋味后,终于在《通信战士》杂志上刊登出一篇“豆腐块”.当我拿给姐姐看时,她竟比我还兴奋.她一边看一边念,还决定给我买个剪报本,当时,我并不在意.认为一篇小稿件,又不是文物,有多重要,值得吗?  相似文献   

4.
搞了几年业余性质的新闻报道,发表了一些新闻稿件,偶尔翻看剪报本没现其中有不少新闻并不是我专J]去写来的,而是我外出游玩或购物时.“无意中”从路边“拣’倒的。一句话建住一条“鱼”1995年11月12日是星期天,我与好友上街购物,途经南京儿童影剧院I]口,见到人头攒动,上去一看,原来是某制药厂在进行产品推销。所有过往行人,只要领一张产品说明书,就可以免费获得两版16片健胃消食片、厂方人员宣传说:“大家可以免费试用,如果感觉好,可到各大药材商店购买。”类似的推销在街上随处可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于是我们领了两版…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     
战士学新闻前途无量本刊讯刘佳峰报道:今年刚刚从南航某场站退伍回家的江西籍战士余书福,给其原部队领导传来喜讯:感谢部队对他的培养,使他在短短的军旅生涯中学到了过硬的本领,在人才济济的海南省会城市海口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凭借自己发表的4本厚厚剪报本,被海南一家报社直接聘为记者。小余是1995年从江西农村应征入伍的一名战士。当考军校的梦想破灭之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刻苦学习新闻报道,不久便有“豆腐块”见报,并很快被部队政治处领导看中,将其调到政治处报道组从事新闻报道。为了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他自学了…  相似文献   

6.
读者之声     
辽宁省大连金州区39953部队王明勇:我是一名战士,入伍后开始习文弄墨,然而306篇稿全部石沉大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新闻与写作》,立刻被这无声的老师吸引住了。到今天为止我已订阅了31本,书中“采访琐谈”、“新闻作品评析”、“新闻写作语言技巧”、“新闻来稿评析”等讲座就像针对我说的,我边读、边记、边琢磨。依照  相似文献   

7.
姚北桦先生通知我,南通市杂文学会和《启东报》要召开一个县报杂文研讨会,要我参加。第二天,姚北桦先生又给我带来了一本《谈笑风生》的剪报复印件。翻看之后,大吃一惊。我惊讶于这个专栏的严肃性、针对性和可读性,也惊讶于这个专栏自1998年开办以来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  相似文献   

8.
一兵 《军事记者》2001,(3):19-19
江卫阳常说:“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使我这个放牛娃成长为一名党的新闻战士!”  相似文献   

9.
我当新兵时是一名话务兵,但平时我爱写点小章。时问一长,我这点小小的“优点”传到了师政治部,就这样我被调到报道组当了一名“新闻战士”。那时,我是机关惟一的一名女兵。  相似文献   

10.
连日来,接连几条新闻在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引起不小的轰动:驻温州某医院勤务队退伍战士尹胜去年被《温州晚报》聘为记者;一位名叫朱有华的战士前年从某仓库退伍后当即被《姑苏晚报》聘用;第100医院政治处干事王汉平去年转业时,凭着在军营发表的一摞厚厚剪报本顺利地跨进了《苏州日报》大门……这不是偶然的,而是该分部多年重视基层新闻人才培养的结果。人才培养一刻也不能耽搁人才是事业之本。人才旺,则事业兴。这几年,不管多忙,分部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新闻骨干培训班,借以发掘、培养新闻骨干人才。分部积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是国防科工委中国酒泉发射中心某部的干部。去年7月在西安车站候车,看到几位青年农民一块儿翻看一本杂志。我有点好奇。便凑上去看了两眼。才知道是本《新闻知识》杂志。无聊之际便借过来翻了翻.可谁知越翻越有味,有点舍不得还给人家了。回到部队后,我就给《新闻知识》编辑部寄了六元钱,结果顺顺当当地订到了1987年的刊物。今年元  相似文献   

12.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13.
刚当报道员时,我自信在地方学校作文写得好,上了十余篇小稿,便总以为搞报道不就是一个劲儿地熬夜、不停地爬格子么?于是,在将近半年的时间,我曾努力地往这方面使劲,稿子洋洋洒洒地写了近百篇,人瘦了好几圈,谁料三四个月过去了竟“杳无消息”。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到了政治机关当打字员。这期间,我接触的材料多了,接触的人员也多了,视野开阔了,获得的信息就更广了。一次,我到宣传科送交打印材料,在一名干事的办公桌上意外看到一叠地方寄至部队战士的优抚通知书,翻看日期都是上一年以前的,经询问这名干事,才知道:他刚从文件柜里清理出来,这些都是三四年来战士家乡送给战士本人安心服役的“定心丸”。当时也不知是谁负责的,没有及时分发下去,造成了“积压”。由此,我就把这一现象写成了  相似文献   

14.
对从事新闻工作已逾10年的我来说,除厚厚的一摞剪报本外,还有两大抽屉各级新闻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在这些证书中最让我自豪的是一套连环奖的证书:一篇十分简短的现场新闻,竟获4份奖励证书。这篇发表于1997年的报道,当年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新华社中国时事报道好新闻三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人民日报》现场短新闻竞赛二等奖。这篇新闻就是《张胜利讲第一课》。1997年6月20日,我在保定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采访,办公室主任说,中国希望工程救助第一人张胜利今天从上海第一师范毕业归来,一会儿就到了。我喜出望外,在第一…  相似文献   

15.
剪报本也能当“红娘”?也许很多人都不相信,但剪报本确实为我当了“红娘”,而且还成功了!当兵6载,年逾23,我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贵族”,父母却为独生子急得嘴角起泡。好心的亲友虽给我介绍了几个,但终以“Goodbye”而结束。去年12月底,父母发来指示:休假回家,给你找媳妇!我正踌躇该不该回去,当时新闻报道工作很忙,我能鞋底下擦油吗?得知情况的领导干脆替我请完假,不由分说“撵”我回家。我只好收拾行李。啥也没买,只带上新闻书籍和剪报本,还有两个三等功奖章、优秀士兵奖章,就算给父母一个惊喜吧。回到家,我屁股还没坐热,父…  相似文献   

16.
新闻稿件的采访写作,大多是要争分夺秒。然而也有例外。我的一篇通讯就整整采写了六年。还是一九七六年一月初,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水利战士”,正顶风冒雪奋战在淮安渔衡河疏浚工地上,九号清晨,  相似文献   

17.
简妮这个略带外国味的名字,读者也许并不陌生,她清新别致的写作手法,生动活泼的散文化语言也许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有机会翻看了这位解放军报年轻女记者的剪报贴本,并试图从她的作品中探索其引人的奥秘。新疆别致的开头今晚首都劳动人民文化宫大型歌会的场面,使记者非常激动。假如您身临其境,相信也会受到感  相似文献   

18.
新闻窗     
三连战士都有新闻记录本本刊讯刘钢报道:沈阳军区某部三连是一个全面建设非常过硬的先进连队。有一次,连队在组织政治教育考核时,指导员鄂云发现,许多战士竟然回答不上前两天刚收看过的关于新闻联播的时事问题。这说明有的战士并没有把国内外大事牢记在心队于是,他和连队党支部一班人研究决定,连队统一为每个战士购买一册笔记本,让每位战士坚持记录当天新闻,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测。利用《新闻与成才》七年育才百余名本刊讯明守、庆*、增民报道:河南新野县人武部,从]989年始7年来一直把《新闻与成才》作为首选教材,采用集中培训和…  相似文献   

19.
看着我桌上依次摆放着自己亲手装订在一起的四大本《新闻与成才》,再看看自己几年来上百篇见稿的剪贴本,心中不禁涌现出一种感激之情。这装订在一起的四大本《新闻与成才》,就仿佛是一层层楼梯,扶我入门,使我进步,激我前行!1993年7月,我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原某部的一个连队担任排长。习惯了军校生活的我突然来到战士中间,工作训练之余总觉得无聊,好像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就试着拿起笔来写些自认为是“新闻”的稿子寄往报社,本想自己有大专文化作根基,在报纸上登几篇文章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然而,寄出去几十篇稿…  相似文献   

20.
翻看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政委李祥斌的简历.就会发现他与新闻有着不解之缘,他1978年参军。1983年入党,历任战士、学员、干事、教导员、政治部(处)主任、政委等职,一直走在政工队伍里.深知文字工作重要性的李祥斌.对新闻报道工作更是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