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初,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给我寄来几本《微文集》样书。这是我近几年在办报中有感而发的短文选辑。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邵华泽同志为小册子写了序言。用他的话来说,这本集子有三个特点:一、短,大多数是几百字,流行的说法是“豆腐干”文章;二、贴近生活,问题是生活中来的,语言是群众容易懂的;三、作者有毅力,勤于用脑,勤于动笔。……我很感谢华泽同志的多方鼓励。“笨鸟”不勤操练,  相似文献   

2.
8月初,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给我寄来几本《微文集》样书。这是我近几年在办报中有感而发的短文选辑。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邵华泽同志为小册子写了序言。用他的话来说,这本集子有三个特点:一、短,大多数是几百字,流行的说法是“豆腐干”文章;二、贴近生活,问题是生活中来的,语言是群众容易懂的;三、作者有毅力,勤于用脑,勤于动笔。……我很感谢华泽同志的多方鼓励。“笨鸟”不勤操练,  相似文献   

3.
去年6月7日,听说吕岩松奉命从贝尔格莱德回到北京,报社立刻决定派我采访吕岩松。 6月8日上午9点。人民日报社大礼堂,我终于见到了吕岩松。他既没有东北人的高大威猛,也没有一般英雄人物的矜持。他的外表确实很平凡,就像邻家的一个腼腆的男孩。我记得当许中田总编辑请吕岩松向大家讲话时,他实实在在地说:“我来报社10年了,今天是第一次站在这个讲台上讲话。”大家笑了,邵华泽社长请他坐下慢慢讲。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记者应该做的,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太  相似文献   

4.
年近古稀的邵华泽同志曾长期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是中共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央委员,还曾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9月,他从人民日报社离任后,仍担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主席,并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大众传播学博士生导师。邵华泽先生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一直任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顾问。作为一名青年地市报人,我能有幸与邵华泽先生交往,完全是因翰墨而结缘。1997年8月,我荣获“首届中国报人书画展”一  相似文献   

5.
记者和书记     
去年12月15日,是前西安市委书记丛一平同志的八十寿辰,也是他参加革命六十年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他把自己一生积攒的十万元捐给了“希望工程”。我敬重他的革命情怀和高尚人格。特写此文贺之。1964年我大学毕业后,分到西安晚报当记者。一进报社.一个赫然的名字灌入我的脑际——丛一平。丛一平同志当时是中共西安市委专职常委,分管文教宣传口的工作。报社的老同志都交口称赞他的水平、魄力和人品.我真想早日看到他的风采。1965年夏季的一天,报社领导着我去到丛一平那里审稿.我未找秘书直接推开了他的门。他戴着一幅金边近视眼镜.正在…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您好!我们报纸最近开辟了《名人风采》专版,要求记者经常提供名人专访稿,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名人都很忙,联系上就不容易,不要说作深入采访了。您能给我指点一二吗?读者王东王东同志:您好!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的名人不下百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体育、法制等各领域,有些是系统  相似文献   

7.
善耕同志约我为《河南图书馆学刊》“名人书缘”栏目写篇文章 ,我即婉言 ,我不是名人 ,又无什么成就 ,文章不好写。后经不住他一再恳求 ,并派人给我送来去年的学刊让我借鉴 ,还带来他的专著《迟来的图书馆梦》。我认真阅读了刊物上的几篇文章 ,拜读了善耕同志的专著 ,领悟了他那虽迟但挚着于图书馆事业的情怀 ,这就荡起了我思索之波 ,写成了这篇文章。古人云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历史上多少大学问家、导师和领袖都践行成为我们的学习楷模。毛泽东同志是我们的领袖、共和国的缔造者 ,早年曾经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读了…  相似文献   

8.
同道俞晓群     
在电话里,聆其声,听其调,你会觉得,此人不会是一个太热情的人。我说,我迟早要写一篇关于他的人物杂写,他照样是不冷不热。他赠送过他写的个人著作《数术探秘》,书却我不大懂。一次刘杲同志跟我说,俞也送了一本这样的书给他,他也说他看不懂,好像一本天书。刘杲同志,在出版界何许人也,能经他提起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孬种。于是,这样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人,长时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和一团悬念,我有了进一步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记得与他是什么时候相识的。相识何必论迟早,反正都在出版界内做事,都有志于出版事业,是彼此都知道各自的名姓的。只记得最初的印象,很深的有这样两件。他从关外出差到了北京。从我们共同的朋友处,他知道我也要从长江边去那个地方。当我到达北京车站时他将到了机场,两人要错肩而过。为了和一个不曾谋面的朋友见上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信息     
人民日报方成、朱育莲、田流、陈柏生和王金凤经人民日报编委会研究、申报,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去年12月5日,报社向这5位同志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在颁证仪式上,社长高狄、总编辑邵华泽向这5位同志表示祝贺和敬意。高狄说,优先改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生活待遇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带有导向性的重要决策。他希望在人民日报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政治,勤奋钻研业务,你追我赶,争作又红又专的党报工作者的良好风  相似文献   

10.
年初,江泽民同志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学习,头一个就是关于学理论的。他的话虽然是针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但我觉得,作为新闻工作者,也同样甚至更加需要多学点理论,多一点理论修养, 有人认为,新闻工作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要能写,嘴勤,腿勤就行了,与学不学理论有何相干?前些年在北京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北京一家报社的老总是持“新闻无学”论者。为了验证这一点,他特意选了一批文字功底好的高中生进报社,与手下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理论功底较深的同志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两  相似文献   

11.
马莉 《记者摇篮》2009,(1):56-57
一位摄影界的前辈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某领导同志在做重要讲话之际,出人意料地拿出一幅从报纸上剪贴下来的题目为《母爱》的照片展示给大家。并说,这是一幅让他感动,让他震撼,让他一直珍藏在身的作品。因为这幅作品常常让他想到自己年迈的妈妈,想到母爱的无私,想到生命的脆弱,想到灾难的残酷……  相似文献   

12.
西阳 《北京档案》2014,(2):54-55
正《北京档案》2014年第一期封二以"老北京正阳门东车站"为题,整版刊登了一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照片。该组照片共有四幅,最上一幅标为"正阳门东火车站旧影";正中两幅:左侧标为"车站穹顶",右侧标为"车站钟楼";下右一幅:标为"正阳门鸟瞰车站"。除最上一幅为老照片外,其他三幅均为当代照片。这四幅照片对一般人来说,恐怕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在摄影行家的眼中,便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原来,这四幅照片都是从西偏北的位置上,即前门城楼或箭楼附近的位置上,向东偏南的方向拍摄的。而且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在最上边这幅画面中,钟楼是在画面的右侧,或曰南侧;而在最下边这幅画面中,钟楼却跳到了画面的左侧,或曰北侧。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樊云芳 《传媒》2001,(5):49-52
那是1980年11月初,报社一位老记者从北京打电话来,说有一位知识分子得了癌症,现已病入膏肓,你能否去看望他一下?傍晚,我推开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12号病室的门,我的心骤然紧缩起来:僵卧在床上的病人——与其说他是一个活人,不如说是一副骨骼!我正想退  相似文献   

14.
石少华同志是我国老新聞摄影記者、老摄影艺术家之一。二十多年来,他紧密地结合革命斗爭,创作了許多优秀的为群众所喜爱的摄影作品。最近,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展出了他的新旧作品154幅,这些題材、体裁、形式多样的摄影作品,集中地反映了石少华同志摄影艺术的成就和多方面的才能。  相似文献   

15.
刘杲同志     
标题如此,非不敬也,而是刘的要求。但不是对写这篇文章的要求,而是对他称呼的要求。我有信呈上,抬头是刘署长,他回信给予纠正,说请称刘杲同志。于是自那以后,写信我只得改用毛笔书写,以示恭敬。不想有一次在北京,在一个总编辑培训班上,他给我们讲课后和学员们在一起用份饭。他坐到我的旁边,说你的信收到了,一般的信我都是随手扔了,但  相似文献   

16.
2002年7月,我在新华社湖南分社实习期间,正值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在长沙评选,分社记者谭剑和我负责这一活动的报道。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让新华社发布通稿。 根据记协同志的要求,我们的稿件不仅要写出内容,更要强调这次评选的意义。初稿完成后,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同志仔细审看了我们的稿件,并  相似文献   

17.
忆白石老人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我约了沙可夫和江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胡同十三号,进门的小房间住了一个小老头子,没有胡子,后来听说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监,给他看门的。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是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文化接管委员,穿的是军装,臂上带臂章,三个人去看他,难免要使老人感到奇怪。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我马上向前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今天特意来拜访。"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开了一个会。会上宣布,根据国家标准学科分类标准,把哲学社会科学分为15个学科。其中一个是新闻学。 刚开完会,有同志告诉我,社会上和学术界至今还有人认为“新闻无学”,不承认新闻学是一门学科。这使我想起十二年前的一场争论。 十二年前,讨论“专业技术职务”(当时叫“职称”)时,有一些同志认为新闻不是一门学科,新闻记者和编辑不应算“专业技术人员”,不必评“职称”。于是发生激烈争论。 我问那些同志:历史学算不算一门科学?他说: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到人民日报社,同报社编委会成员座谈,听取了社长兼总编辑邵华泽同志的汇报;其后,又看了报社的一些材料。他对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  相似文献   

20.
1960年3月,我被调到新华社北京分社(同时是人民日报北京记者站)当记者。调我们这些人当记者,是社长莫艾的主意。他在一次会议上说,从工厂、“农村等基层单位选调干部,是充实记者力量、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初识莫艾 我认识莫艾是在1958年,那年7月,少奇同志到石景山钢铁公司蹲点调查,住了四天。我作为公司党办负责人,担任记录和做一些联络工作。莫艾同志采访了少奇同志到公司后头两天的活动,应公司党委的要求,第一天晚上,他帮助我核对记录。他面带微笑,态度谦逊,待人友善,一点也没有大记者的架子,给我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