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11月卫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时的第一个反…  相似文献   

2.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文章《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999年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  相似文献   

3.
一天,孝感广播电视报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汉川报社给你寄来了稿费,汇款单在我们编辑部,请你来领取。”我说:“我一直未给汉川报投稿,他们为何给我寄稿酬呢?”这位编辑说:“我们孝感广播电视报在2000年11月28日《社会聚焦》版刊登了你写的文章,12月10日汉川报在《生活时空》版转载了,由于该报不知道你的地址,把汇款单寄给我们,请我们转交给你。”几天后,汉川报又通过孝感市新闻出版局把样报转交给我。我收到稿费和样报后,深受感动。现在报纸、杂志为了增加信息量,从其它报纸、杂志上转载文章的很多,不少报…  相似文献   

4.
蒋维祥 《新闻通讯》2012,(11):50-51
报纸的文摘版拥有大量读者群,有的报纸文摘版就是该报纸的特色.文摘版版数甚至占据整个报纸版数的一半。网络时代.各家报纸的文摘版特色不一,有的以搜索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故事为主,有的以即时新闻事件、争议话题为主,有的以最新观点为卖点。这些不同的特点都是各自报纸本身的读者定位所决定的。《新华Et报》的“网眼”和《南京El报》的“网闻”以转载热点新闻为主,《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和《金陵晚报》以转载历史事件为主,其中,《南京晨报》以转载建国以来特别是文革以来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文章为主,特色尤其鲜明。  相似文献   

5.
我的自述体文章“古稀之年换肾记”,先是在2001.6月号《人物》杂志发表,人民日报社的《市场报》“健康导刊”周刊从6月22日起又分三期全文转载,还分别配了两篇短文:“信心是最重要的”、“生命是最顽强的”,并派专人来照了相。这三期文章还先后上了人民网。紧接着。6月28日《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以一整版篇幅摘发了《人物》所登文章。事隔近两个月,到8月9日《沈阳日报》也以大半版篇幅摘要转载了《人物》文章。《人  相似文献   

6.
在别人已经耕耘和收获过的土地上劳作,能够有什么作为?这本是当新闻记者最忌讳的一种状态?但出于种种原因,我们不时地陷入这种状态。《血染的希望》一文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刊出后,我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信中多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无比崇敬之心和对环保事业的热心关注。文章发后被一些报刊转载,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就此作了专题节目。数月后,《读者》转载。我又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有些人专程来深圳,参与“保护长江源”的活动。一些企业也主动提出出资出力,继续索南达杰未尽的事业。文章的影响之大,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这并不是新闻。此前一年多,国内的一些报刊就已经就索南达杰的事迹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其中不乏发行量较大的报纸,比如  相似文献   

7.
1989年1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刊载了该报驻中国首席记者克利斯多夫写的关于上海《世界经济导报》的一篇评述文章。《纽约时报》有一个独立的电讯服务网,美国有360多家报纸采用它的消息,因此这篇文章也被美国报纸所广泛刊登,而且都用了不同的大标题。美国最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也立即将此文转载。这篇文章表述了西方驻中国外交官和新闻记者对中国报纸的一些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谨将全文加以译载,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叫响办“名牌报纸”的口号章佳斌打开1995年11月3日出版的《参考消息》,一句响亮的广告用语便映入眼帘:“欢迎您订阅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名牌报纸──参考消息”。“这句口号提得好,叫得妙!”许多读者禁不住拍案叫绝,连声称道。在我们国家,办一流企业,创名牌产...  相似文献   

9.
谢歆 《新闻界》2002,(6):48
2002年8月5日,新华网、人民网、《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京华时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等全国30多家报纸、网站同时刊登或转载了我主写的《四川遂宁上演惊魂一幕400警力闹市追捕持枪越狱逃犯》一文,与此同时,全国许多报社的同行及朋友都打电话问我:“当时,你手持相机与特警在现场搜索持枪逃犯,逃犯随时有可能从暗处拿枪射击,你怕吗?”“不怕!也没有时间怕!”这是我给关心我的朋友们的答案。而这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的采访,却成为我记者生涯中一个永生难忘的亮点!8月3日星期六中…  相似文献   

10.
副刊的魅力     
黄啸 《新闻知识》2000,(10):18-20
十几年前,我是中学生,是副刊的读者。我把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北京日报“广场”副刊上的锦绣文章剪下来,剪成了厚厚的一大本。大学毕业后,我自己做了副刊编辑,一做就是10年,我的读者把我编的版面上的好文章剪下来,跟我说他们的感动和收获,我觉得自己和副刊更加有了一种亲合的关系,再看报纸的副刊,就有了职业的探寻和比较的眼光了。辉煌与没落《光明日报》今年4月17日有一篇题为《文学副刊缘何日渐“消瘦”》的文章指出;全国各地不少报纸(包括一些大报和文学专业类报纸)原有的纯文学副刊,今年都做了大幅度调整,有的…  相似文献   

11.
报刊大战在襄樊如火如茶。《襄樊晚报》在大战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报刊市场上占多大份额?卖点在哪里?读者、市民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襄樊晚报编辑部决定把全体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边卖报边征求意见。 为了让这期报纸多些卖点,各版编辑精选精编稿件,都当试验版办。1999年 11月 19日下午2:30.为了亲自品尝当“老报童”的滋味,我也和大家一样,领了20份报纸,到襄樊两城五个卖报点边巡视边叫卖。 恭听“上帝”“指点江山” 下午3点左右,我到襄城鼓楼商场门前叫卖。因没5分钱找,我只收…  相似文献   

12.
多一分深入多一分收获──采写《节日追踪问菜价》的一点体会张国材2月10日,人民日报和市场报同时以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报道《节日追踪问菜价》,人民日报还全文转载了市场报配发的评论员文章《管好中间环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当天的值班手记中说: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内地传统媒体网站生存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宇 《新闻记者》2001,(6):57-59
自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登陆”互联网以来 ,我国内地媒体网站从无到有 ,已逐渐成为网上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11月28日 ,《拉萨晚报》以独立域名上网 ,至此 ,我国内地所有省、自治区行政区域均有了新闻媒体网站。据不完全统计 ,到2000年4月 ,我国内地已有273种报纸上网 ,其中116种报纸有独立域名。① 在网上建立站点的电台 (包括系列台 )共有68个 ,以电台栏目单独建立的网站14个 ,跨媒体网站2个。②上网电视台128家。其中 ,申请了独立域名110个 ,18家电视台在不同网站上设有主页 …  相似文献   

14.
有卖点的物质产品能够畅销,有卖点的精神产品可以招徕读者和观众。报纸是特殊商品。有卖点的报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读者市场,扩大报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报纸的卖点是什么呢? 2000年12月21H,陕西省一家早报在“社会新闻”专栏转载南方某报一篇题为《干妈引诱身被破 处男索要赔偿费》的新闻。文中这样写的:“12月14日凌晨起,记者几次接到江西21岁男子李国明(化名)的电话,说自己被45岁的干妈引诱破了身。现在,急于想要拿一笔赔偿费。” 文章接着叙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1998年1月,房东叫陈…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报业市场的竞争,今年各家报纸纷纷进行新闻改革。原先那些纯工作性的一村一店的报道不搞了,记者自己采写的稿件相应增多了,这对写惯了这类稿子的通讯员是个很大的冲击。 基层宣传干部和通讯员如何适应这个改革呢?我个人体会是要敢与记者争夺版面。截止4月底,我在《湖北日报》发了好几篇自己满意、领导也满意的较有份量的稿子。如 4月 10日 A2版刊发的《武当山游客量为什么增长慢》,2月14日A1版刊发的《武当山庙产不再是“唐僧肉”》,以及与记者合作稿子《武当山精心筹办“旅游套餐”》(3月21日B1版),《武…  相似文献   

16.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新华日报一版右上角显著地位刊登《“马丁文章风波”得到妥善处理》的新闻后(以下简称“马丁新闻”),受到报社内外读者的好评。《羊城晚报》、贵州《文摘》报作了转载,还加了评论。许多读者指出.这是一篇值得一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将要到来之际,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坚持改革创新,顺应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行全新改版。10月23日起,改版后的 《解放日报》同读者见面,连日来成为干部群众热情议论的话题,中宣部领导予以积极肯定,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赞赏,广大读者尤其是目标读者称之为“现代感扑面而来”,寄语报纸成为“新世纪新上海的形象代言人”。 《解放日报》的改版创新,已初显出市委机关报在报刊市场中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改版提高了报道的转载率,中央电视台和上海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强调视觉化的时代,报纸媒体要想与电视、网络先进电子媒体在争夺“眼球”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取与以往不同的办报思维,而创新思维的运用,首先就体现在报纸的版面创意上。2000年 9月 14日-10月2日的江西《信息日报》“悉尼、点击奥运”特刊在这方面就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大胆巧妙地运用版面艺术语言,倍受读者的青睐和好评。 版面“包装”杂志化。报纸是时代的镜子,它不但内容应该充满时代气息,“包装”也应该反映时代的特色,跟上人们审美眼光的变化。和人们的服饰一样,一个报纸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甘肃日报从2月下旬以来,一版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接西部大开发》的栏题下,以主要篇幅集中地宣传迎接西部大开发。2月25日的《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大有作为》一文,显著地报道了甘肃省委书记孙英答记者问。29日,醒目地刊登了甘肃省省长宋照肃访谈录。报纸还报道了兰州、嘉峪关等地以多种形式开展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大讨论,并且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开发重点。从2月22日起到3月3日,报纸接连发表了《抢抓历史机遇》等10篇评论员文章。这组评论针对甘肃的实际情况,从方方面面论述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强调干部群众要从小…  相似文献   

20.
10月29日至11月2日,《湖北日报》在头版连续发表《居安思危话作风》系列评论员文章(《戒奢》、《戒“集体按摩”》、《戒懒》、《戒“三拍”》、《戒虚假》)后,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不少读者来信说:这组评论说真话,很痛快。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丁关根及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等领导同志也对这组评论给予很好的评价。丁关根说:“《湖北日报》这几天谈作风建设的一组评论我都看了,很好,很有针对性,很有说服力,宣传效果很好。”吉炳轩说:“《湖北日报》注重发挥举旗性言论的作用。”“这几天谈作风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