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也就没有新闻报道。因此,采访在整个新闻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广大新闻初学者来说,要想在报道上做出突出成绩,就必须在采访上下功夫,认真学习和研究新闻采访学。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先说一个具体例子:十年前我在新华日报驻淮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从战士考入军校的学员,上学前对于军报的新闻函授早有耳闻,但是并没有报名参加。当时大队在选报道员,在主抓新闻报道工作的副大队长冯玉平的推荐下,我报名参加了军报的第13期新闻函授,每一次收到《军事记者》和新闻函授资料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写作的技巧有这么多。《军事记者》这本杂志无论是在新闻写作上的研究、或者探索开拓精神,还是有关军事方面的写作理论,都是作为一名报道员所应当了解的。于是,我照着杂志上的要点开始写,通过一年的学习努力,我已经从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功地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并先后在中…  相似文献   

3.
西方不少新闻记者或新闻学者喜欢把新闻报道与戏剧联系起来。美国著名记者休·A·马利根回忆他当学生时,教授对他的作文的批语就是“要有戏剧性!要有戏剧性”!经过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之后,马利根说:“我认为这两句话在写作艺术方面。特别是在报纸新闻的写作方面告诉了我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守时的人。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姑且称之为好习惯吧。无论是平时开会,还是采访,我都会准时,甚或是提前到场。这个良好的习惯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采访中,常常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必须经过采访阶段和写作阶段。采访为写作收集事实,写作则是采访来的事实加以表现。可见,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没有采访,也就谈不上新闻写作,采访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篇稿件的成与…  相似文献   

5.
记者通过深入的新闻采访,掌握了真实、具体、丰富的新闻事实材料之后,便要进行新闻写作。新闻报道写作体裁主要是两大类:消息和通讯(包括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当记者必须首先把消息写好。  相似文献   

6.
把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记者和通讯员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事情。然而,现今在新闻写作中最大的毛病,是写法单调,令人读之乏味。那么怎样才能把新闻报道写得活灵活现,生动活泼呢?我以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必须努力追求新闻报道的动感。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人们一般只注意追求一  相似文献   

7.
问:你在《新闻写作概要》一书中,说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四条,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和新闻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而《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却把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真、新、快、短、实”这两者有何不同,为什么说法不一样?答:我过去在新闻教学中大多讲《概要》一书中列的四条。前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有些议论,有的人认为新闻只是提供情况,沟通信息,不要多讲思想性;多讲思想性也容易带来在新闻中堆砌政治术语以至于空话大话等弊病。这种看法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8.
我是1986年10月份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的。刚开始写新闻报道时,和广大初学写作的同志一样,一味地追求稿件的数量,认为“万箭齐发,必有一中”,整日地写呀,写呀!甚至夜里熬到十一、二点钟,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写作上,结果呢,恰恰相反,采写了几十篇、上百篇的稿件,投往报社,却似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竟连块“豆腐干”大的也未见报,渐渐地我对写稿心灰意冷,怀疑自己是否是写新闻报道的“料子”. 一次,我把“爬格子”的苦楚向一位老报道员讲了,他送给我几本《新闻爱好者》,甭提当时我多高兴了.“通讯员园地”、“新闻写作入门”等栏目的文章,对我启发特别大.我总是读了又读,爱不释手。由于吸取了别人的写作经验,并注  相似文献   

9.
文叶飞 《新闻窗》2006,(4):53-54
新闻评论是各种传播媒体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有关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意见性信息。新闻评论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更讲究选题与立意,它要求评论写作有的放矢,具有潜移默化的特征和效果。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搜索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在新闻报道全过程中,采访是第一道工序,任何新闻报道都是采访在先,写作在后。没有采访,就没有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中的那一条条消息、一篇篇通讯。  相似文献   

10.
在省军区召开的新闻报道会上,我的一位好友突然提出要为我写一篇文章寄给《新闻与成才》。我当时没有给面子,直言谢绝:对不起,一是本人写别人可以,而别人写我总是感到不好意思。二是本人在军营搞新闻报道虽然已经15年了,可总是成绩欠佳,实在没有经验可传。今年7月份,当我看到《新闻与成才》第六期刊登的《“我与新闻与成才”征文启示》后,很是激动,心情难以平静。因为我与《新闻与成才》特别有缘,可以说,在我当兵的历史上,尤其在新闻报道之路上,是她扶我上马,送了一程又一程。如果我不参加这次征文,就有愧于她。1980年11月…  相似文献   

11.
别说没时间     
我喜欢“爬格子”,虽然很艰辛,但感觉非常充实。入伍几年来,我先后在中央、省、市报刊发稿近百篇,并先后被评为沈阳军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前进报)优秀通讯员。在新闻写作道路上,我一直是个业余爱好者,没有搞过一天专职新闻报道。我发表的那些稿件,都是自己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利用业余的点滴时间,凭借一种热爱、一份兴趣写就的。  相似文献   

12.
(四) 基层是记者成才的沃土 新闻界的有识之士,都是把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看做是记者生命的脐带,当做提高新闻报道质量,记者成才的必由之路。他们认识到,若离开基层、离开生活,新闻作品就失去了生命。 我自从学当记者始,就把记者写出的好新闻与占有新闻事实的关系,比做鸟的翅膀与空气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爬格子”。3年来,我发表稿件两百余篇,并且两次荣立三等功,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这得益于她——《解放军报》这位亲密战友的热情帮助。搞新闻报道我是半路出家。记得在初学时的那些日子,写作的路之坎坷,如履蜀道。每次投出稿子,都遭到了编辑的无情“枪毙”。一次偶然的机会,政委到连队检查工作,当他得知我是一位“狂热”的新闻写作迷,只因缺乏扎实基础而投稿无门时,一边鼓励一边翻开《解放军报》,耐心细致地帮我讲解累累碰壁的原因。从此,过去不会利用身边资料的我开始热爱上了军报。…  相似文献   

14.
参加工作后,由于我在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其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写新闻报道,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重任,我不得不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为此,我于1987年有选择地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拜读,越读越感到此刊难得,不仅内容新颖,活泼,有感染力,而且专业知识丰富,实用性强,使我爱不释手。特别是胡文龙先生在《新闻与写作》上发表的“新闻小言论写作得失谈”系列文章,开启了我写作言论稿的理想之门,后来竟自不量力地把言论写作定为自己业余爱好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15.
郭军 《新闻知识》2012,(9):93-94
气象新闻报道区别于天气预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报道注重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权益、人的发展,气象新闻因为具有这样的视角,才变得更具价值。一、多角度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1.把气象新闻安排在醒目的位置《陕西日报》没有专门的气象专版或气象栏目,但编辑会尽量把气象新闻放在醒目的位置上。当发生重大气象灾  相似文献   

16.
时代在飞速发展,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变化则比较小.特别是在写作模式上,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本文认为,改变平面化的报道模式,力求多侧面多层次地报道变化中的事物.使新闻报道立体化是新闻改革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浮华、夸张的语言随处可见,这些表面上看来属于遣词造句范畴的问题,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可信度,降低着新闻的真实性,腐蚀着新闻的“生命”。“把事物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需要技巧,更需要警觉”。这里汇总了五条在新闻写作中需要警觉的准则,其中把主要篇幅放在了避免浮华、夸张的文风上。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编辑部: 我于1967年10月走上乡镇广播电视站工作岗位,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工作多年,曾订阅过好几种新闻业务类刊物,而《新闻与写作》是我的良师益友,工作上的伴侣。 由于,本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为使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九十年代起到现在,未间断过订阅《新闻与写作》,认真学习,拜它为师,使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确实受益匪浅。自从有了它,我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录用率逐年提高,我还被一些报纸和电台聘请为通讯员及特约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采制的广播自办节目也曾多次在市、县新闻单位获奖。尤…  相似文献   

19.
石坚 《传媒观察》2005,(10):57-58
在新闻报道中引用人物原话,已成为现代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段,是让新闻变活的“秘密武器”之一。西方新闻教科书中把它称作“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算是从事新闻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新闻工作,由于新闻从业时间较长,又不是科班出身,还总想发一点有分量的新闻,也只好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了:新闻报道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它有自身应该遵循的规律,没有一定的新闻采访写作知识,没有独立思考、慧眼识珠的能力,凭自己一时的热情,我觉得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