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自1941年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这项光荣的使命。70多年来,国际台每天用汉语普通话、方言和几十种外语通过短波和中波向海外播出节目,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听众。作为国家级媒体,可以说,对外宣传是国际台的主要任务,海外市场是国际台的主战场,做好国际传播是国际台的安身立命之本。由于短波广播具有无远弗届的优势,所以,"直到20世纪90年代,短波广播仍是国际广播主要手段之  相似文献   

2.
国际台是我国唯一一个对外宣传的国家电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国家电台都是支柱。我们国家对外宣很重视,特别是十六大以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到国际台视察时提出了“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战略目标,国际台的发展翻天覆地。就拿今年来说,胡锦涛同志三次给国际台做批示,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长春同志、云山同志,包括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对国际台每一个举动都有具体的指示,非常支持。  相似文献   

3.
记者:李台长,您好!党的十六大举世瞩目,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外语优势和外联优势,出色地完成了党的十六大报道这一贯穿全年、重中之重的对外宣传任务。李台长,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国际台在十六大宣传活动中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李丹:国际台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优势兵力,打好十六大对外报道的外宣大仗,开创了国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的对国外广播的国家电台,它与中央和地方的电台、电视台有着许多区别。国际台以国外听众为对象,听众分布在世界各地,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经济状况、生活境遇,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国际台广播使用的43种语  相似文献   

5.
<正>从2007年9月起,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制作的新闻节目每周有1至2道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播出,东南广播公司利用国际台的对外广播平台宣传福建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直接对外的宣传节目,主要是国际台《中国之窗》江西专题(一九九五年五月开办)。近四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龙头,以各省市区电台为依托的广播大外宣网络的建立和运行,把我国广播对外宣传工作推上了新台阶。《中国之窗》节目近四年来的顺利播出,就是一个成功标志。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对外广播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国际台《中国之窗》节目是全国各地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办好《中国之窗》江西专题节目,对扩大江西在国外境外的影响,促进江西对外开…  相似文献   

7.
国际短波广播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充当了国际广播的主要形式,在国家的对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卫星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广播、网络在线广播、调频广播、电视广播(即电视转播广播节目)等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诞生70年。70年来,国际台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宣传规模从小到大,传播能力由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逐步实现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固际传播转变,由本土媒体向跨国媒体转变,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国际知名传媒机构。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对外广播的国家电台,每天用43种语言向世界广播。传统的国际广播多以短波广播为主,采用本土发射方式。众所周知,短波广播电波的远程传送主要靠电离层的反射完成,即发射台把短波讯号向天空发射,电离层把短波电波反射回地面,地面又可以把电波反射回电离层,如此反复就可将短波讯号传至很远的地方,实现短波广播的大面积覆盖,如果发射功率足够大,甚至可以用作全球广播,这是短波广播的优势。但其不足也显而易见,与中波和调频相比,短波广播噪音大、信号不稳定(时强时弱),易受干扰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BBC、VOA相继停播中文短波广播的原因,认为原因有四:一是为了削减预算,节约开支;二是由于中文短波广播已经丧失了大量受众,继续存在的价值不大;三是因为作为一种对外传播媒介,短波广播的受众就越来越少,短波广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四是美英政府借此向北京释出善意,借以改善双边关系,加强在国际议题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向音乐广播的纵深处开掘──对外文艺广播的一个尝试张志根音乐是文艺广播的中体、也是现代广播中与新闻并列的两大优势之一。在对外广播里,由于工具(短波)、手段(外语).对象(外国人)的特定制约,音乐在对外文艺广播里的主体地位比对内文艺广播更突出,几乎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今年5月开始在海外听众中举办关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的知识竞赛。 今年12月3日是中国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6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通过43种语言广播和国际台互联网举办有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知识竞赛。此次竞赛将  相似文献   

13.
现在,在我们星球的上空弥漫着形形色色的无线电波。夜晚,只要扭动一下短波收音机的指针,就有不可胜数的电波涌来。各种政治倾向的广播都在空中表演,其竞争激烈的程度不亚于战争。因此人们把它称作“国际电波战”。在国际宣传领域,对外广播已经发展成为一条主要的战线。这是因为无线电广播同别的通讯工具不同,它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一瞬间飞越全球。国际广播是“争取各国人们头脑的战斗”,是“国际政治的寒署表”。因此,世界上所有大国和许  相似文献   

14.
自1928年英国广播公司率先进行对外广播实验以来,对外广播走过了近60年的漫长道路。现在,据统计资料表明,1986年,全世界短波发射台达1700个,仅1986年一年中就增加了164个。全世界拥有短波收音机3亿5千万只,短波听众达一亿以上。对外广播电台95座,每周用140种语言,播出24000个小时的广播节目。由此可知,对外广播在宇宙空间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的“星球大战”,而这场大战不是尾声,也不是高潮,仅仅是开始而已。未来的对外广播其前景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广播传播媒体分为对外和对内两类。对外广播主要指的是承担对外宣传任务的广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是我国对外宣传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广播媒体。199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用43种语言每天播出192小时,覆盖面达156个国家和地区,收到国外听众来信达61万多封,使用语种、播出时间和听众来信数量均已进入世界前三位,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三大国际广播电台之一。另一类是对内广播,就是通常讲的中央和省、区、市办的人民台(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因为广播是借助声音以空中电波为主要传播途径,不受国界和文化层次的限制,随着…  相似文献   

16.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两岸还没统一的情况下,涉台宣传是我大外宣的组成部分。以下就华语涉台广播宣传谈点个人看法。先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广播涉台宣传发展历程谈起。国际台华语广播涉台宣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华语广播开播至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前。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①这一重要论述,对外宣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目标、内容、方法、渠道、对象等都有重大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媒体的"品牌"是做好外宣工作的重要力量,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外宣更加生动、立体、贴近受众。本文将结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夏吉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副台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分配到国际台,担任英语节目采访、翻译和制作工作。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攻读文学(新闻)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回到国际台工作,先后担任英语部《时事报道》节目主编、英语部副主任和英语环球广播中心主任等职。2001年被任命为国际台副台长,分管财务、技术、节目海外落地和在线广播建设。曾获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中直机关颁发的“优秀青年干部”称号。国际台担负着用43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的任务,是世界主要国际广播电台之一。近些年来,国际台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取得了很大进展,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80%以上,其“国际在线”网站在“最具知名度的国际广播电台网站”的排名中,已经超过美国之音、BBC等西方主要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名列全球第一(据美国Alexa网站2005年初统计)。我们与夏副台长的这次访谈就是从广播数字化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中国广播“走出去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突出的表现在:频率境外落地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走出去手段和途径不断拓展;走出去效果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推进走出去工程,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广播的走出去工程是指通过境外发射设施用中波、调频等手段,就地播出我节目的工程,也叫落地工程。它与我对外广播通过境内外大功率短波、中波发射台、转播台播出的大面积覆盖的无线广播相辅相成。它有易于收听、音质好、容易进入当地主流社会等优势,被各国,特别是西方国际广播广泛采用。一、广播“走出去工程”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广播走出去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广播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广播对外工作的重中之  相似文献   

20.
国际台作为我国唯一的对外广播机构,自建台至今的几十年来,积累了数万以至数十万小时宝贵音频节目资料,过去这些节目资料大都长期存储在模拟介质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储介质老化和反复使用,造成资料的质量严重下降;其次存放空间大,保存成本高,不同的存储介质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还原时也需要不同的设备,随着国际台数字化革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