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报如何才能尽到传播好新闻的职责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一个“新”字,即要集中力量突破“新”,用“新”来带动时效,精练和报道质量,以“新”来带动“短”,带动“快”,带动“活”,当然,写快,写短,写活也是写新的要求,你能够写出好新闻,可如果不讲快,结果新闻就会变成旧闻,人们就不愿意看,如果不写短,动辄洋洋数千写,大量实实践证明,写新闻稿,只要抓住“新”,就可以快,就可以短,稿子就能写好写活。  相似文献   

2.
数量欠少、质量欠佳、精品不多,这是目前新闻界在经济类短新闻创作中存在着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其突出地表现在:一曰短而浅,无新意、无深意,题材平平,意义一般;二曰短而空,政策观点起句,产值利润继后,数字排队结章,纯粹的“两张皮”贴合;三曰短而板,形式单一,语言呆板,观其干瘪,品其无味,毫无魁力;四曰短而虚,形式花花哨哨,文字轻飘浮华,乍看文美,细看无实;五曰短而偏,专业术语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天文数字使人头皮发悚.  相似文献   

3.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有这样一段笑话:某人识字不多,花钱买了一个县官。一次升堂问案,书吏呈上名单,上开原告叫郁工耒(蕾),被告叫齐卞丢,证人叫新釜。这位县官执笔点原告唤曰:“都上来。”三人齐上。官怒:“本县叫原告一人,因何全上堂来?”吏在旁不便直言其错,说:“原告名字,另有念法,叫郁工耒,不叫都上来。”官又点被告,误叫“齐下去”。于是三人齐下。官又怒;“本县叫被告一人,因何又全下去?”吏又禀曰:“被告名字亦另  相似文献   

4.
“我原先写长稿多,用得少;近年来写短稿多,也用得少。”有的通讯员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呢?”联系看稿情况,我认为,稿件刊用与否,关键是质量,不论长稿短稿都是一样。我翻了一些不用的稿件,粗略分析这些稿件不用的原因,归纳为10个字: 一曰“偏”。偏离方向,问题抓不准,缺乏针对性、指导性。二曰“旧”。稿件所反映的内容陈旧,老套。三曰“空”。内容空泛,言之无物,华而不实。四曰“平”。写得平淡,可读性差。  相似文献   

5.
李关东 《青年记者》2012,(14):41-42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六字诀"养生法,提倡"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走基层"正是要求新闻作品"接地气",基层生活是新闻报道的基本题材,反映活生生的基层人物、基层风貌自然成了"走基层"报道的要义.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一线采访的记者,在新闻宣传报道中,也一定要念好自己的"六字诀",即"勤、快、鲜、活、真、实".  相似文献   

6.
自笑禅心如枯木花枝相伴也无妨──读《燕子龛随笔》子云中国的文体最为复杂,曰“典”、曰“诰”、曰“序”、曰“铭”等等,不一而足,像晚清吴汝纶编《涵芬楼古今文钞》时,文体与文类,已多到一百余种了。“随笔”者,其中之一种,然而却能简洁地反映人的情感与品性,...  相似文献   

7.
新闻作品写作与文学作品写作是有区别的。许多时候新闻作品是一份“快餐”,是“急就章”。新闻是易碎品,其质地讲究“新、短、快、活、强”。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各抱地势、檐牙高啄,铺陈排比、起承转合。但是,即便是新闻作品,说得清并不等于说得好,此所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若说得好,表达充分,凭语言就气势如虹,夺人二目。新闻语言精炼、生动会使作品不同凡响。我的一篇获奖作品《锦铁来位新局长》,就得益于新闻语言的运用。1993年9月,我刚到锦州日报社时间不长,报社领导交给我一项采访任务:采…  相似文献   

8.
一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好新闻?我看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真,短、快、活、强。”那么什么样的新闻读者最愿读呢?一字而蔽之,曰“动”。前面所说的五字标准中,“真”、“短”是对新闻的一般的和最基本的要求;后三字则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高层次标准。这几个字都离不开“动”。只有动,才会快,才会活,才会强。由此可见,动的新闻,包含着较强的时效性,较生动的现场性,较明显的针对性。由这三部分,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感新闻整体。  相似文献   

9.
“豆腐块”者,短新闻之戏称。出自作者之口,每属谦辞;出自读者之口,则多含贬义。故短风久倡而未盛,长风屡刹而不止,其源盖出于对“豆腐块”之谬见。子曰:“必也正名乎?”为“豆腐块”正名,此其时矣。豆腐块之为物也,营养丰富,物美价廉,乃大众之美食。然制作豆腐洵非易事:一曰求细,重在去杂;二曰求新,贵在鲜嫩;三曰求精,妙在特色。三美俱备,方称上品。故工其事者纵穷毕生之力,未必尽臻佳境。新闻亦然。所谓短新闻乃“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之说,不亦惑乎! 纵观中外新闻名篇,能传诵一时,历久弥新者,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短视频的融媒趋势下,渠道多、用户变、跨界快、内容新、体验好、互动强,但是这些优势并不能真正支持新闻短视频内容产量和质量。在新闻短视频阶段性创新中曾经一度出现过“伪逻辑”,叙事创新依靠“场景”,内容创新依赖“算法”,视觉创新依附“用户”,严重限制了短视频新闻出品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提出融媒趋势下新闻短视频转型路径,旨在促进新闻短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新闻中事实的概括性和形象性新闻中,事实要求概括、简明,不能大事铺张。因为新闻要短、快、多。洋洋洒洒的文笔,不适合于新闻。有人提出新闻的节奏问题。新闻的节奏要快,选材要严,用语要简,段落要短。一句话,新闻不是大部头著作,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火柴盒”、“豆腐干”,是微雕式的精品。所以,记者一定要善于概括事实。  相似文献   

12.
经常有读者抱怨:现在一份报纸几十个版面,不看文章,光看标题,翻一遍也得花好长时间,处在信息时代的现代晚报,是信息流通的重要媒介之一,“新、快、短、轻松”则是现代人对晚报的起码要求。对记者而言,写短新闻、发短消息,就显得愈来愈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业余写稿十多个春秋,在十多家新闻单位用稿一千多篇,这些稿子大部分是“火柴盒”和“豆腐块”。也正是这些小文章使我从一位农民通讯员转为一名国家干部。在此,我要说:“‘豆腐块’也能坐正席”。 新闻的特点是真、短、快、活、强,其中“短”尤为重  相似文献   

14.
现在广播大多采用直播了。直播为新闻的“快”创造了条件,但“快”还不等于“新”,带“露珠”新闻须得具备两个条件,即内容新加传播快。内容不新传播再快也  相似文献   

15.
琉璃厂海王村公园门左设有铸新照像馆,某年旧历新春,将北京著名画家肖像放大嵌镜,悬于门首。中有齐白石先生像,身着反面狐裘,头戴黑色之土耳其式冬帽,手摇一扇,上为齐氏自撰之“裘扇铭”。文曰:“摇扇可以消夏,着裘可以御凉,二者日日须防,任人窃笑颠狂。”其人性情孤僻,铭文亦怪。 琉璃厂东门外杨梅竹斜街西口街门有联曰:“琉璃掩映春堆厂,杨梅横斜香满街。”  相似文献   

16.
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和新动向的一种新闻文体。它一般只反映“什么事”。通常不再说明“为什么”。这类新闻的特点,是时间性强,报纸电台上大多数短新闻,尤其是快讯、简明新闻、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之类,都是动态性新闻。怎样写好动态新闻?根据动态新闻短、新、快的特点。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会抓动态。有些动态,初看没有什么了不  相似文献   

17.
“短、平、快”显而易见是一时髦的排球术语。这里笔者引用“短、平、快”来描述采编工作,完全是由于采编工作本身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所决定的。采编工作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咽喉。图书采购、分编质量的优劣,工作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影响到书刊资料这一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采编工作必须强调“短、平、快”。一、以采访工作的“短、平、快”为突  相似文献   

18.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一出,举国哀悼。出殡那天,自动前来参加葬礼者,多至数万人。治丧委员会收到各界人士送来悼辞、挽联、唁电,数以千计。在挽联中,作家唐瞍有一副35字的长联,其辞曰:“痛不哭,  相似文献   

19.
摄取角度是调查报告的关键,怎样选择角度呢?笔者认为要做到“新”、“小”、“深”。一、角度要“新”,就是选择事情要典型,要及时准确。调查报告的生命力就在于新,及时掌握“气候”,见事早,发出快,而且又有一定的质量、那就会有生命力;对于“冷门”题材,独辟蹊径,也会以其独特角度取胜,这也是新。二、角度要“小”,有些同志写调查报告总喜欢写得全面一些,角度搞得大一些,以为这样的调查报告,宏观指导强一些。其实,角度选得太大,难以把握,容易写得杂乱,条理不清,易犯什么都谈、而又什么都谈不透的毛病,从而从根本上失去  相似文献   

20.
在诸多的新闻宣传工具中,广播以其传播及时、迅速而见长,又以转瞬即逝、不能细读而逊色。作为广播记者和编辑,应该在新闻的短、新、快、活上下功夫,扬独家之优势,补自身之不足。新闻要短,就需要“要言不繁,提要钩玄”,做到短而充实,写出“新表现”。列宁说,如果已经是常见的、明显的、群众已经很熟悉的现象,虽然主题重大,“也只能几行、用电讯体裁”去写那些“新表现”就可以了。有些新闻一写就长,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