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悟是一种体验和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能正确、合理地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思考外,还能经常变换思考角度,伴以直觉猜想、灵感悟性等非逻辑成份,升华事物的本质,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感悟跟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有关,跟教育者的诱导启发相联。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可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感悟是没有一席之地的,教师注重的是:讲授、训练、作业、考试等一些有形的东西,对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验、感悟这些无形的东西往往是忽视的。在…  相似文献   

2.
感悟是一种体验和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能正确、合理地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思考外,还能经常变换思考角度,伴以直觉猜想、灵感悟性等非逻辑成份,升华事物的本质,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感悟跟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有关,跟教育者的诱导启发相联。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可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感悟是没有一席之地的,教师注重的是:讲授、训练、作业、考试等一些有形的东西,对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验、感悟这些无形的东西往往是忽视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感悟对于数学学习的作用更非同一般。本文就数学学习中如何让学生有所感悟作一点肤浅的评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感悟是一种体验和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能正确、合理地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思考外,还能经常变换思考角度,伴以直觉猜想、灵感悟性等非逻辑成分,升华事物的本质,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感悟跟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有关,跟教育者的诱导启发相联.  相似文献   

4.
万志超 《教学与管理》2007,(10):121-122
直觉思维是一种体验和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能正确、合理地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思考外,还能经常变换思考角度,实现认识上的飞跃。直觉思维跟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有关,跟教育者的诱导启发相联。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直觉思维是一种体验和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能正确、合理地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思考外,还能经常变换思考角度,实现认识上的飞跃。直觉思维跟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有关,跟教育者的诱导启发相联。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中应该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可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直觉思维是没有一席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探索、沟通联系、联系生活、引导深究等"体验感悟"学习,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在体验感悟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包括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一系列思想.数学思维异常缜密,富有逻辑性,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不断感悟数学思想,关键是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陈光 《快乐阅读》2011,(23):96-97
小学生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华芳 《贵州教育》2012,(24):31-3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的。"笔者认为并非学生参与了活动,就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活动经验。只有在活动中学生自发思考、自主感悟,才能产生真正属于主体的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0.
何谓"体验"和"感悟"呢?"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感悟"的意思是感受和领悟.感受的是过程,领悟的是结果.数学知识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让学生获得,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让学生感悟数学事实,获得经验的理性认识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姚俊兰 《山东教育》2021,(11):26-27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纯粹的数学知识,不是靠教师讲解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而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培育发展起来的,是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得到的,是感悟的结果,是经验的积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综合素养的养成。学生要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思考,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积累经验,提升素养。因此,教学活动中真正宝贵的东西是学生的经历、状态、体验、感悟,是思想、思维,是眼光、见解。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它是传统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它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感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合适的问题、足够的时间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独立性检验为研究问题,在同学们的研究过程中尝试促进同学们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新增的内容.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确有必要跳出固有模式的束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研究与思考、回顾与反思等学生学习环节的强化与落实.即使面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只要教师通过深入思考将其加以改编或拓展,并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在数学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过程中感悟思想、理解本质;在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中巩固知识、拓宽思路;在数学问题的回顾与反思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得经验,就一定能够取得  相似文献   

15.
数学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理解性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深切的体验与深入的思考,对数学本质进行深度感悟,进而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适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索;将课程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对问题进行有效变式,让学生多层次...  相似文献   

16.
数学思考作为数学教学的内核,是源于过程性的知识和方法,但又高于知识和方法的具有本质属性的活动过程。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视与有效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奠定真正的数学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教材中设计了大量需要学生思考的活动,数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充分感悟数学思考的力量,培养其一生的思考习惯。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应该贯穿在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学习教材上的知识时,引导学生挖掘数学思想。在学习各个知识点时,感悟数学思想,巩固复习时,体验数学思想,解答习题时,应用数学思想进行思考,作出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探索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感悟数学思想奇妙的魅力,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快速扩张期,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在课堂小结阶段带领学生一起示错、析错、纠错,能使学生重新审视学习内容,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因此纠错型小结能使学生在质疑中思考和领悟,提升数学素养.笔者以苏科版数学教材内容为例,谈谈纠错型小结的设计与思考.一、总结归纳,在示错中纠错课堂小结的功能之一,就是将学生当堂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归纳式小结的设置避免了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