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咬定"还"字,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呼唤有思想、有能力、有创造、有追求、主动发展的主体;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自己是自己实践的主人,自己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是自己  相似文献   

3.
王会林 《文教资料》2009,(5):106-108
主体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分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有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即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其外部特征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分数及升学率"是其评价指标:而主体教育思想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人格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它的评价指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我国的主体教育思想历史久远,但发展曲折缓慢,尚在发展初期.纵观世界各国的主体教育思想发展,不难看出有以下特点:凡民主意识强、国家安定、思想解放的国家主体教育思想发展快,反之则慢.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兴趣源自学生对教师人格的认同今天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标准远远高于过去,既包括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也包括教师的情感态度、人格魅力、沟通能力等,而学生更青睐于教师的人格品质。当我们教育学生、大发感慨时,我们要先反思自己:是否尊重学生,是否给学生以主体地位,是否完善自己人格,是否做到口中有德、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弘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已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多种多样,但群体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在研究性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协作精神的养成,以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通过群体互动式的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增长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达到每个学生都进步、每个学生都发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谐发展.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过程.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鲜明地提出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和谐发展。使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立场鲜明地提出主体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丙国 《课外阅读》2011,(6):106-107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接纳学生的差异性;欣赏学生的多样性、独特性。从而让每个生命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生命需要教育,教育就是等待生命的成长,等待智慧的启迪,等待心灵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育需把握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提高素质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学生为本,把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首要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建构学生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主体意识是主体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的强度决定学生课堂活动的自主程度,从而决定主体的发展水平。主体意识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表现为学习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学习的。但不能是随意的、盲目的、失去主体身份的,必须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计划安排,  相似文献   

12.
主体教育是以尊重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特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基本理念和实践,特别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根本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成功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的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将来在社会上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这是作为老师的我们的终身的课题,而物理教学中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指导普通高中学生科学策划,确立人格、能力和学业发展目标,在学科课程教育中促进学生发展。开设指导学生认识语文学科、认识自己学习潜力,确立学业发展目标的模块课程和以学生为课程实践主体、开发主体、评价主体和发展主体的选择性课程,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能力、文化能力入手,指导学生在语文实践和积累中实现学业发展目标,获得满足终身发展需要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关注人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是教育的基本品格。培育主体的向善性、自主性、超越性等品质,追求和谐发展的主体人格,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使命。大学生主体人格培养教育以学生主体人格健全发展为核心,实现人文关怀对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价值、主体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封秋锋 《考试周刊》2011,(33):220-221
学生的发展是在客观环境的活动中逐步获得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使之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因此,开展主体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格的首要任务。开展主体教育,首先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逐渐凸显出来,这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最大进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到底“尊重”学生到何种程度目前说法不一,而且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应当如何对待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的问题尚没有论及。前不久在一次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教育专家的“课改”报告会上,多次听到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学生就是上帝,教师应当象尊重上帝一样尊重…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是一种挖掘学生的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间性、凸显生命的灵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体现对学生成长的人本主义关怀的一种学习新理念;它关乎学生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促进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巧妙使用课文前的“预习提示”,鼓励学生集体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多角度理解课文,启发认识。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下边谈谈本人的做法,与同仁交流。一.让学生自主朗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