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调查统计,我所任教的班级,53名学生中就有34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58.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1.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有31个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个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或朋友.目前,这个班级留守儿童的数量仍在逐步增加.留守儿童长期跟随祖辈家长生活,他们的教育观念、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大多数祖辈家长文化层次较低,缺乏教育管理孩子的理论知识和合理有效的方法.为了有效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升祖辈家长的素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梁楚荣 《广西教育》2014,(25):13-13
正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于2005年对中国1%人口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能够统计到的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5800万人,而这些孩子的情况又不尽相同,近60%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其中一方外出,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至少有爸爸或妈妈的陪同,而余下的部分则是父母同时外出,其中绝大部分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抚养,有的孩子只能与亲朋好友共同生活。对于正处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缺少父母的监护教育,与祖辈之间的交流存在"代沟",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久而久之,导致留守儿童在认识上产生偏差,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具体体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3.
蔡丽湘 《成才之路》2014,(30):37-37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家乡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的孩子们,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有6000万人,其中学前留守儿童占27.07%,也就是1600多万人。就拿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来看,全班42人,其中父母双方中有一方外出打工而由另一方单独抚养的孩子有11人;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有25人,只  相似文献   

4.
王春侠 《教书育人》2011,(26):28-29
张集实验小学现拥有17个教学班,633名学生,目前,在校学生中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49人,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有63人。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或父母无暇顾及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愉  相似文献   

5.
创意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活动范围张集实验小学1-6年级留守儿童张集实验小学现拥有17个教学班,633名学生,目前,在校学生中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49人,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有63人。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或父母无暇顾及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享受  相似文献   

6.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和城镇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当年轻的父母纷纷外出打工,由祖辈带养孩子已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针对此问题我对我园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留守儿童达30%左右;父母因工厂晚上加班无暇顾及孩子的达35%左右;加上部分父母只管自己享乐,根本不管孩子,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老人,因此我园由祖辈负责照管孩子的家庭数高达总数的75%左右。我们认识到祖辈家长已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一支庞大的"教  相似文献   

8.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留在家中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有的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调查,目前2~6岁的“留守儿童”占幼儿园幼儿总人数的14%,其中,55.5%的留守儿童是父亲外出,6.5%的留守儿童是母亲外出,3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笔者所带的班级的学生越来越多出现留守儿童。这些学生要么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要么是父亲或母亲在外地工作,父母为了减轻工作、生活压力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由单亲家长或孩子祖辈,甚至是辅导教师代行监护。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笔者认为他们平时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对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略析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半年以上,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在这个综合性问题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重中之重。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我国目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试图改变留守儿童不容乐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均属农村户口且经济条件差,都外出打工,或父母一方丧偶而另一方也外出打工,把子女寄养在其祖辈、父母亲友或远房亲成家里的儿童。这一类学生的教育属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种隔亲教育现象随着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及学生问的均衡发展,我们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何教育好这批孩子,是值得社会各方面,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严重问题.今年我对四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及父母和监护人做了调查,52名学生中,有18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34.9%.父母每年回家1次的有14位,两三年回家1次的有2位,有两位外出七八年也没有回家.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被定义为父母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外出打工不仅对他们的物质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塑造了一个留守儿童特有的精神世界,往往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一项研究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19.8%,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打工或经商,由祖辈、亲属或其他临时监护人抚养、教育、管理照顾的未成年学生。目前,这个群体在我国已普遍,尤其在农村特别突出。根据“五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共有流动人口1.2亿,农村留守儿童有2000多万,其中980万是学龄(6~14岁)儿童。这些孩子的家长走南闯北,却把未成年学生的教育、管理、监护的义务,委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友,有的干脆让他们自己做饭、自己洗衣、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16.
《河北教育》2009,(2):15-15
劳务的输出,给曲周带来大量的留守儿童。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曲周县在全县中小学实行“代管家长”制度,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结成帮扶对子,在生活上、学习上提供帮助;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关注学生成长中的生理、心理问题;学校开通免费亲情热线,便于孩子们同外出务丁的父母经常沟通、互诉心声。  相似文献   

17.
王婷 《中国德育》2013,(24):50-51
上会中心小学地处茅山老区,经济相对落后,多数年轻家长外出打工,多为祖辈在家照顾孩子,致使学校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8.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批优秀的班级管理人员——班主任。班主任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管理与实施,还必须对小学生实施生活管理,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以校为单位,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外出打工的最高达到69.2%,最低为15.9%,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最高达41.5%,最低为7.2%,从我们周围的三个县市平均数来看,中小学生单亲外出打工者占31.5%,双亲外出打工者占13.4%,二者合计为44.9%,调查还显示,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这些留守儿  相似文献   

19.
《快乐阅读》2013,(14):129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相似文献   

20.
巩婷婷 《学子》2012,(10):17-17
父母外出,使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从而造成现实中的隔代教育与单亲家庭。家庭的不完整造成教育和感情缺失,父母的长期缺位和隔代教育的局限使留守儿童的发展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和教育,造成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缺陷和偏差。作为一名农村普通的中学教师,我将接触到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