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7,(3):91-94
做好教育网络舆情分析与监测,研究和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教育网络舆情具有周期性但快速发现处理难,教育网络舆情监测队伍人数严重不足,教育网络舆情收集技术和管理机制不成熟,教育网络舆情"防火墙"不断受到冲击。各类学校应通过加强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典型案例库建设、建设教育网络舆情监测的骨干队伍、优化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的舆情收集和管理方式、加强各类在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等路径积极分析与引导教育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总以为"个性化课程,能使学校、学生变得更好",事实并非那么简单。不知何时起,教育系统流行这样的观点:教育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学质量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学校的课程出了问题。个别学校在高水平校长的带领下,在特殊政策关照下的课程创新取得了成功,就误认为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能力,似乎把"课程革命"做得完全、彻底,学校质量就会赢得"革命性的胜利"。对于课程创新的狂热,使人们常常认为,设计出好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就会使学校、学习变得更好,事实远非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正>舆情是反映群众态度的"晴雨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狭义上来说,舆情指人们对社会公共事务持有的普遍一致的态度和看法,但这并不是说只有引发全民关注的社会性事件才会引发舆情,人们身边的任何场所都会出现舆情。例如,网络虚拟空间突破了传统空间在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人们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形成舆情。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这就意味着人们在网络中发表言论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抹黑、侮辱他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传播思想、文化、信息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络得以不断完善,使大学生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所观、所想,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将会对大学生的认知及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高校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激励,也有负面冲击,因此,对高效网络舆情展开严格监督和正确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已经成为当下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又特殊的组成部分,涉及的舆情和危机事件往往受关注度更高、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更广,教师应该尤其关注。在班级突发舆情的处理过程中,班主任除了从"道理"层面进行内容解剖,更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建设进行重点的辅导,通过学生来影响家长,通过一个家长影响一群家长,形成班级舆论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然而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他们或只重养不重教,娇惯溺爱,或方法简单粗暴。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学校教育学生互相谦让,却经常听家长教育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学校教育学生爱劳动,家长却担心自己孩子吃苦受累;……这样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  相似文献   

7.
何强 《教育》2012,(28):61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而这些教育早在孩子襁褓之中,家长就会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国外的早教课更像是艺术细胞的培养和激发课程。他们首先是尊重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加拿大:不提前教写字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 school",不是去上课学习,而是参加那里的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早教学校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  相似文献   

8.
校长与书记是学校管理的两只"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实现了校长与书记的完美组合,学校的管理格局才会科学,学校发展才会拥有无穷的力量。当然,学校在校长与书记的"黄金搭档"下,就能资源共享、责任共担、齐抓共管。这样,学校发展也就没有迈不过的坎、过不了的桥、闯不过的滩。校长与书记默契搭配,会给学校带来安定发展的稳定局面,会给老师的创新创造和谐向上的好形势。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完全打破了传统传播格局,媒介融合逐渐成为主流。而就当前新闻传播的格局来说,随着媒介融合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新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我国新闻教育要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还必须加强教学改革,从根本上保证新闻教育的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实际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思想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关注点,思想的形成及外在表现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网络工具的普及使人们真正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所处的舆情背景是与以往历史不同的,新舆论工具尤其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主体的通讯设备是传播信息和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主要方式,其影响程度甚至比学校课堂教育要深、涉及面也更广、参与面也更大。虽然新的舆情背景更大的扩展了大学生的视野,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可以归结为大学生思想主体性的迷失,这表现在大学生在面对各种舆论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非理性、即时性、矛盾性、倒向性等,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舆情素质的培育,同时要极力确保舆论信息传播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底,一个确诊新冠的成都女孩被人肉、被污名、被骚扰,迅速引发了舆情。不过,成都在这一舆情事件的处置上打了一场漂亮仗。首先,感染新冠的姑娘放下身段,向公众道歉,展现出谦逊温和的个人素养,赢得公众好感。紧接着,官方、媒体和民间表现出了超正的“三观”,警方查处泄露个人隐私的网民,官方表态制止网络暴力。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给教育系统处置涉校舆情事件带来不少启示。当前,教育也是舆情频发的重点领域。学校的一点小矛盾,只要发到网上,极易引发关注;班级的一点小麻烦,如果引起家长群的讨论,没过多久就会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2.
<正>加拿大教育家富兰在《教育变革新意义》一书中说:"如果要完成一场深刻的、更加持久的变革,最为重要的就是‘重塑’学校文化,否则变革就会肤浅和不持久。"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河北省沧州市紧紧抓住学校文化建设这一核心主题,在生态体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运河区为试点,立足时代特点和学校实际,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学校文化格局。如沧州市运河区新华小学的  相似文献   

13.
正"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在经济腾飞的21世纪,人们对教育更加重视。尤其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关注更不在话下。可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重视家校的联合,就会在教育学生的道路上走入歧途。例如,某些家长只注重成绩,忽视人格教育,只知溺爱学生,忽略学生道德教育等等。另外一方面,如果学校教育忽视了家长因素,就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事半功倍。可见,在新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目标和严密的计划,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在情感、意志、能力、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上,都得到均衡、协调、全面地发展.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其发展速度和程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的教育、社会环境等,这样,在学校教育中就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学困生".但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的"困"是暂时的,正因为他们现在的学习成绩、表现等不很理想,才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把"学困生"转变成优秀学生,正是一个教师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5.
姚士鼎 《教育文汇》2014,(13):21-23
当前,广泛应用的QQ、微博、微信等已成为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场所。中职生是使用网络频率较高的群体之一,由于中职生身心发展方面的特殊性,学校更应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正确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积极完善应对策略。可以从创新传统教育、构建舆情监控体系、完善舆情预警处理机制及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减小网络舆情对中职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如何引导大学生舆论健康发展,如何利用大学生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就成为了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面对的新问题。高校共青团在了解大学生舆情,把握大学生舆情动态,引领舆论方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分析大学生舆论群体的特征分析,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角度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舆情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何康 《现代教学》2015,(6):79-80
小王是一个让班主任喜欢,也让班主任发愁的学生。喜欢的是,他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兴趣广泛;发愁的是,他自我要求不高、发型不符合学校要求、在班级鼓动同学哈韩;更让班主任担忧的是,在班长换选时,他高票当选。班主任面临着要不要认同这一选举结果。面对这样一个令教师喜忧参半的学生,需要班主任具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当前使用率很高的概念,大凡获得预期目的、得到好评的教育行为,人们就会冠之以"教育智慧"。其实教育智慧有其内在规定性,华东  相似文献   

1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研究信息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整体结构和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探究舆情网络传播结构对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的影响。以突发事件"11·16"校车事故为实证研究对象,生成"11·16"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邻接矩阵数据对信息传播网络进行了整体网络结构、内部子结构和个体位置结构测度,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网络舆情引导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广泛应用的QQ、微博、微信等已成为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场所。中职生是使用网络频率较高的群体之一,由于中职生身心发展方面的特殊性,学校更应加大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正确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积极完善应对策略。可以从创新传统教育、构建舆情监控体系、完善舆情预警处理机制及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减小网络舆情对中职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下突发公共事件会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更能迅速扩散和传播。近年来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发生在校园内的任何事件都有可能演变成网络上的舆情,对高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于维护校园稳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以往高校舆情的各项数据分析,结合调查研究,针对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从参与主体角度来探究舆情疏导体系,力求通过建立有序的处理机制服务于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