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作业,是老师布置给学生的,做作业,也是学生的本职。然而,在作业话题上,教师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到作业的容量、分量和质量。因此,要让学生做好作业,教师自己要先做作业——"案头"功夫。风华初中将作业作为撬动教学变革的"杠杆",是极富见地的。  相似文献   

2.
"自主"已不是新鲜词汇,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各地所建立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中都贯穿了"自主"学习的宗旨,但其运用的主体主要是学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笔者认为"自主"也同样适用于历史教师,历史教师是历史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历史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在驱动力",只有历史教师有了"内在驱动力",才会获得专业发展。因此,"自主"专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笔者试图从"自主"意识、反思、终身学习和交流合作四方面来加强"自主"专业发展,促进历史教师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3.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活动前通过备学生、备活动、备教师,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在组织活动时才会有条不紊,活动时间也会相对充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怀博 《甘肃教育》2014,(16):92-92
正一、教师不仅仅是命题者,还应是参与者、实验者作为单纯的命题者,教师对于作文往往缺乏切身体验,因而在教学中也难以给学生实际的引导和指点,常常是隔靴搔痒、纸上谈兵。所谓"是非经过不知难",教师只有参与到实践中才知作文的甘苦。这里的"参与"包括了两点:一是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二是参与到学生的写作活动中。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枯燥的作业,所以作文教学并不是一个教师命题学生写作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积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态过程。每个学生都  相似文献   

5.
美国中小学教师处理家庭作业的原则和策略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学年之初向孩子明确提出对家庭作业的期望和要求  在第一次作业之前,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1.家庭作业是重要的有意义的。2.做与不做家庭作业有不同的后果。经常做家庭作业会提高学习成绩,并终身受益,不做家庭作业会降低学习成绩。研究表明,给学生较高的期望和标准有助于成  相似文献   

6.
华梁晓 《成才之路》2014,(26):14-15
正教师,被人们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学生来说,教师的形象是美好的,知识是丰富的,品格是高尚的,要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才能受到学生爱戴和欢迎。但综观现实,一方面,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得生物教师不得不做一个埋头于作业、默写批改中的"教书匠",甚至有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回头看一看,总觉得效果不显著,原因何在?我  相似文献   

7.
谢爱华 《教书育人》2012,(34):34-35
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既意味着精神享受,更是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对学生来说,则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是通过历史课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8.
作业:叩响教育的诗意音符就从教学作业说起吧。我是个快乐的教师,第一次给学生布置作业,看见可爱的小同学们一下就消退去灿烂笑容的脸,大祸临头似的,便和学生开了一个玩笑。我说:"这星期没有作业……"我故意停了下来,学生高呼"理解万  相似文献   

9.
一、为什么要"示弱"长期以来,在人们的眼中,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百科全书"和"万能先生";同时,人们还把教师与一脸严肃、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成功者"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社会思维使得教师在面对各种困难时不愿示弱,也不敢示弱。其实,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适度"示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  相似文献   

10.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在教学中发现初中学生抄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屡禁不止,甚至有蔓延的趋势。面对学生抄作业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反思?在教学中提倡"主动学习,快乐教育",建立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做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抄作业的现象肯定会慢慢减少。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班主任工作既有经验可借鉴,也不能千篇一律照搬。应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事件,采取灵活多样又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变"面谈"为"笔谈",变"批评"为"鼓励",变"刻板"为"幽默",变"有声"为"无声",变"清醒"为"糊涂"。以个性化的手段,来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2,(Z2):82-83
什么是有效作业?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还是教师精讲精练的?在对作业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教师和学生在作业问题上存在极大差异。如:教师眼中的好作业与学生眼中好作业的差异;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可操作之间的差异;教师作业单一性与学生多方需求的差异;教师作业批改、评价方式与学生认可度之间的差异。因此,背离学生"作业观"和心理需求的"精心设计""精讲精练"的作业,鲜有能达到既定效果者。我  相似文献   

13.
新课堂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教师在新课堂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为学生服务的目的?我想,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转变"。一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过去,教师手里捧的是教案,心里装的是知识,眼中的学生则是一个个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了舞台上的"独奏者",独  相似文献   

14.
陈琳霞 《语文天地》2013,(18):22-23
"活动单导学"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最大限度减少教师的讲授,通过有效的学生活动达成自主学习。所谓"时点",是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时间和切入点。教师在什么时机以什么样的方式点拨引导才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支配阶级眼中的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在经历了"有知识的无产阶级劳动者、会操作的现代教育生产者、肯奉献的准国家公务员、可望及的专业技术工作者"四个发展阶段后,大致呈现如下特征:支配阶级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具有外在强制性,这一属性及其强弱随整个社会民主、开放、多元化进程的增强而呈逐渐递减趋势;支配阶级眼中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黎雪娟 《广西教育》2013,(16):57-58
在学生眼中,黄世林是位相当有魅力的老师,每一篇课文到了他的手上,仿佛拥有了魔力,充实的教学内容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在同事眼中,他也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人,有的老师遇到教学上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教黄世林。记者心生好奇:黄世林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无为"胜"有为"问题意识、自主探究意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学生对于新生事物和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知道孔繁刚老师还是在读书时,那年教育实习,孔老师的录像课《1794-1814年的法国》是我们教学技能学习的重要内容。这节课围绕拿破仑,向学生充分展示了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扫荡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孔老师"富有激情、长于思辨"的教学风格给我们留下  相似文献   

18.
苏兵 《班主任》2005,(7):35-35
记得有一次在办公室,我听到一位老师谈论在路上遇见曾经教过的几位学生的情景.首先遇见的几位原本是他眼中的"好"学生.这几位"好"学生看见迎面而来的老师,急忙把头偏向另一边,继续谈论着他们的话题,对曾经的"恩师"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9.
郭峰 《中国教师》2008,(12):63-64
<正>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一再要求学生在班内一定要讲究卫生,但还是会有一两片纸;尽管教师再三告诫学生不要打架,可还是会有几个"愣头青"将教师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尽管教师千叮咛万嘱咐,可还是有学生迟到、忘戴红领巾、忘穿校服、没交作业……这些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班级好像没有多大的影响,对于孩子个人的成长似乎也  相似文献   

20.
周芳  卞京 《班主任》2011,(4):44-49
本期讨论的案例每个班里几乎都有一两个"作业困难大户",他们还常常引得一些不自觉的学生"仿效",让老师"法不责众"。这使得班主任在"追缴"作业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呢?(河南万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