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流动人口子女既包括流入城市的流动儿童,还包括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的年龄范围主要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年龄为6-15周岁的中小学生。本文所讨论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指的是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西安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就接近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尽管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城市政府将承担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且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子女可就地入学的相应政策并出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随父母进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仍是凤毛麟角。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仍被留在家里,由农村家中的单亲、祖父母或亲朋代为抚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农村留守子女”,并由此引发了一个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郑宏 《安徽教育》2010,(5):14-15
<正>近年来,我省各地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建立了一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初步实现了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同等待遇。为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从2010年新学期起,我省凡进城务  相似文献   

5.
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然而人口的流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在这一社会变迁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问题。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导致流动人口子女基础教育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金平 《生活教育》2011,(7X):94-96
<正>江苏省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南京、苏南一带城市既是外来打工者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外来流动人口子弟就学人数较多的地区。现在,虽然部分地区提出了将外来打工者子女教育问题纳入公办学校体系的设想,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要真正落实这一设想还存在不少困难。因此,专为外来打工者子女开设的"民办学校"将在一段时间和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因而,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管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农民工数量达到2.2978亿人,这么大一个群体对于政府而言已经不再是作为社会的个体或者小群体问题进行考虑,而是将其上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由于进城务工者具有年轻化特点,因此也就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是将孩子留守家乡还是将其带到城市中接受教育,是每一对农民工父母都必须面临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大批农民甚至举家流入城市之中。据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农业户口的占74%,这意味着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数量已接近  相似文献   

9.
马得宝 《考试周刊》2012,(12):168-16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增大,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流动人群持续加大,成为我国20世纪末人口现象中蔚为壮观的一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的"单身外出"逐渐转为"举家迁徙",出现了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至今,许多大城市都已出现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现象,而且这一态势仍在继续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论坛》2004,(12):19-24
流动人口子女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无论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社会给予特别关注。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问题已经关系到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本课题进行实地分层次的调查研究:一为对流动人口家长的调研,二为对流动人口子女本身的调研,三为对部分相关教育部门的调研。课题设部分调查问卷,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采用典型调查与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活动。本课题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文化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对流动人口子女作了全…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社会阶层。本文从农民工"国民待遇"的基本涵义、学界对此的研究现状、学界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玉婷 《中学教育》2009,(11):25-28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两个为主”的教育政策是教育部门出台的解决此问题的主要原则,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和“两个为主”政策的分析,指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的政策无法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提出了用“教育券”制度解决的优势和可能的困难;而“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则是解决该问题应该坚持的指导方向,同时指出了该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承担城市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而收入往往最少。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并不能以流入的城市为永久居住地,处于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城市到家乡农村的频繁流动之中,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农民工已成为一个新生的社会性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4.
《青海教育》2014,(5):4-5
青教基[2014]25号 各市、自治州教育局: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农村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的演变是影响该问题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角度对制度演变进行多维度剖析,找出其存在的制度障碍并进行清除,才能保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真正行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认知进行系统研究,深入了解城市流动儿童对家乡习俗和父母生活方式的认知、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对城市人口的态度、对就读学校的评价和自我社会地位认知等方面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感受到自己的边缘地位,受歧视和被不平等对待是他们对城市产生消极、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的不平等更加深了他们的被歧视感。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提出要从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弱势的教育地位入手,引导流动儿童消除对城市、对社会的消极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1.教育起点不公平就教育起点公平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就学权利平等,亦即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它指  相似文献   

18.
"多重流动"是当前"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民工家长的流动造成其正常的生存状态的异化,并使其子女的社会角色发生转化引发诸多包括被接纳问题、适应性问题、认同感问题,以及对流出地农村教育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问题等等社会教育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监护类型自身的缺陷使被监护儿童受到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影响,而"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徘徊使流动个体学前教育缺失、罹患"流动综合症"并造成辍学比例升高、教育管理环境混乱等诸多不利儿童发展的后果.但不可否认,流动对儿童成长也有正面作用.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高度关注并努力兴其利除其弊.  相似文献   

19.
翁金国 《教书育人》2013,(11):50-51
大家习惯把课与课之间称之为课间。学生在课间的游戏或其他活动所表现或折射出来的文化气息、文化元素,被称为课间文化。课间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气息,它不仅是现代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一项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所以积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进城务工的人数逐年攀升,主要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地区,其随迁子女也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他们在流入地的受教育情况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H镇为调查点,以该地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情况为重点调查内容,结合该地的学校设立情况,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现状及其申请"积分制"入读公校的情况加以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