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饭可不吃,酒可不喝,日记不可不写。2."莫言"是"不说话"的意思,却发出了中国文学的最强音;专注于"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默默无闻的教师,往往倒是货真价实的名师。3.阅读养颜,思考强心。4.与科学、规律较劲的人,终将被科学、规律击得粉碎。5.一个全民都想赚钱的社会是个可怕的社会,一所全校都争分数的学校是所可怕的学校。6.胃里饥饿了,我就吃饭;精神饥饿了,我就阅读。  相似文献   

2.
可怕的习惯     
有一套书叫"可怕的科学",你一定听说过;但我有一个可怕的习惯,你就不一定知道了。很多人都不喜欢脏东西,但我却是非常非常(略去一万个非常)怕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因为我是处女座吧。一天下午,我和几个朋友去书店买书。走着走着,突然起了一阵风。我顿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的第三个本命年,而恰逢《中学生阅读》创刊20周年,这真是一种巧合——正像我们当初的相识。当年,《中学生阅读》就像一棵青青的幼苗,如今,她已是亭亭玉立、枝繁叶茂的秀木了。《中学生阅读》创刊那年,我在家乡的一所普通高中读高一。那时,我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一头钻进学校的图书馆里,什么书都读,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那个营养不良的时代里如影随形的饥饿。我们当时的生活很清贫,两个馒头,几根咸菜丝便是一顿美餐。可我的生活却过得很充实。书籍让我如醉如痴,一首新诗,一篇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书与学校"的关系时指出: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那么它就还不能成为学校。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阅读,才能使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认为:书香是魅力学校独有的味道,更是学  相似文献   

5.
恐怖的恐龙     
东西越大就越好吗?不一定!恐龙就比你大,但我打赌它们没你聪明。事实上,我很肯定这些糊里糊涂的恐龙根本读不了书!不管怎么说,今天我们都要来说一说恐龙,以及其他史前的野兽。那么,让咱们先去参观一下可怕的科学恐龙公园吧……致命恐龙的科学恐龙大得惊人,但它们背后的可怕科学更为惊人。为了了解更多恐龙的知识,我们将要仔细看看一只饥饿的雷克斯暴龙。  相似文献   

6.
《挖荠菜》一文第八节末句:“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教参》认为“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是指“我”朦胧地意识到了社会的黑暗、地主阶级的残酷等等。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是近乎成人式的结论,是游离于课文之外的主观臆造,有任意拔高主题之嫌。那么,“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究竟指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个句子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而应将前后有关文句串连起来,反复思索、揣摩,进行发散思维,从而发掘其真正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葛龙玲 《教育》2012,(28):46-47
书籍,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由此可见,阅读是何等重要。作为学校,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屈指算来,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10个年头了,与<河南教育>相识也刚好是10年了.由于长期阅读<河南教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营养,10年来,我在基础教育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被市、乡、学校评为优秀模范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所带的班级也连年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说句心里话,这都是长期阅读<河南教育>的结果,这也正是我对<河南教育>情有独钟的原因.要说我对她的感情,还真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我只想深情地说一句:"结缘<河南教育>,永远不悔!"正因为这样,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自费订阅<河南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有空闲,总要拿起来看上一会儿.每当我阅读的时候,都感觉是在和一位良师益友牵手倾诉.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人不同意,认为把校长看得太重了,办好一所学校还要靠良好的教师队伍呢!但是,我还是同意"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的说法。当然,办好一所学校要有多种条件,人、财、物都要齐备,缺一不可。但是学校的人、财、物由谁来统领?由校长。校长是学校的领头人,是学校  相似文献   

10.
钟爱     
专业的种类繁多,而我却唯独喜欢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不经过学习,不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很难谋生,更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校期间,我们应该努力学好专业技能,积极完成学业。刚进入职业学校时,学校有些什么专业,我一无所知,后来经过老师的介绍选择了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起初不知道这个专业该怎样学,除了语、数、外,其它学科都是陌生的。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出现了许多错误,现在记忆犹  相似文献   

11.
正课外阅读,就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育品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有很大的帮助。从高中语文学  相似文献   

12.
肖川 《中国教师》2004,(8):59-60
作文需发人之未发,立意高远,观点鲜明。闪烁其词,语焉不详的文字,是令人生厌的。在建设一个开放、民主、自由、法治、多元社会的今天,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不仅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所应有的道义和责任。它不只是写在《宪法》文本的词汇,而是每一个公民应该身体力行的道义准则。我把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视为高于生命权的一种公民权利,我常说,“连真话都不敢讲,活着干什么?”先烈有言:“不自由,毋宁死”。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可怕,就因为很多人觉得可怕,天长日久就终于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我看来,连真话都不敢讲的人,是多么委琐、多么令人不齿,…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不少学校都在争创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其亮点就在一个"特"字上."特",意味着与众不同.有人将一些专门的学校,诸如语言学校、体育学校、艺术学校看作是特色学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样的界定并不清晰.上述这类学校,更恰当地说,应该称为专业学校,而不应该叫做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特"并不仅仅体现在某一个特定的校名上,而是体现在一所学校所反映的丰富内涵上.具体而言,特色学校的"特"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吴非曾说:"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智慧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孩子教得不会学习。"教育是成就人的事业。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断阅读、不断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看待教育、看待教师职业。一、阅读,完善专业行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以至于听课教师听得入了  相似文献   

15.
你相信梦游吗?你看过梦游的人是如何梦游的吗?你知道有个方法会让人梦游吗?我相信梦游,我也看过梦游的人,我还知道如何可能会让人梦游!梦游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它可怕就是在于梦游之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梦游。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上大学一年级时,我就看过寝室里一位室友梦游,当时可怕的情景,我现在还心有惊悚。我还是从头说起吧!一天下午,我与那位室友陈伟一起去打篮球。到了篮球场时,已经没有地方了。我们就想溜到学校附近医院的院区篮球场去玩。那里是个旧院区,有个荒废的篮球场,四周都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杂草。到了那里,只见已经有几…  相似文献   

16.
正经常有人问我:"请问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是怎样一所学校?你们学校的文化理念是什么?"我总是做如下回答——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是一所不刻意追求特色也不着力打造品牌的学校。不是不要特色,而是不"刻意追求"特色;不是不要品牌,而是不"着力打造"品牌。我认为,特色也好,品牌也好,都是学校发展的水到渠成,教育实践的瓜熟蒂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任何急功近利的"刻意"与"着力",都可能导致"假特色"和"伪品牌"。我还认为,一所学校有特色、有品牌固然很好,但如果  相似文献   

17.
<正>明智:"求智文化"的提出与定位【李群莉】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理解:有特色的学校都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学校文化。而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是全体师生所共同认可的.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的,而不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的。因此.办好每一所学校.就需要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这才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也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本着"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我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根本的抓手.这个"经济实惠"的教师培养的方法已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所接纳所认同.也正冈为如此,许多学校在教师的专业阅读上舍得花大钱.  相似文献   

19.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然热爱知识,热爱真理,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因为只有这样,生活才充实,人生才有意义。有位作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好学以恒,胸襟气质就会改变;一个家庭有好学的人,家庭气氛会改变;一个社会好学的人多了,社会风气会改变。”马克思最喜爱的格言是:”世界上的一切在我都不陌生。”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相似文献   

20.
吴宁建 《河北教育》2007,(10):35-35
教师在上班时间聊天,通常都会被认为是"违反上班纪律",因而一般是学校所禁止的.当然,禁止归禁止,想聊还是会聊,只不过,校长一到,大家便立刻散开,很知趣地各干各的事去了.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教师在上班时间聊天,就真的那么可怕吗?聊天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笔者以为,在一个学校里,大家只顾各做各的事,"老死不相往来",没有"聊天"没有交流,这个学校不可能是和谐的.那么,教师适当的聊天都有哪些好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