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打影视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打影视是集科学技术、信息传播、文学艺术等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于一体的新文化形态之一。当前,高校学生是在影像的包围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他们每日共生的影像密不可分。然而,武打影视与高校武术教学,分属影视艺术与体育教学的不同领域。文章从各个角度论证了武打影视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及其特有的优势地位,并进一步阐述了武打影视在解决目前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影视业在我国的繁荣发展,其为观众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影视明星因其扮演的影视角色而被大众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为大众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限“劣”令的出台无疑是为复杂的影视行业带来了一股清风,随时提醒明星们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但同时也让已经投资有劣迹明星参演的影视公司不得不面对这一突发危机。所以本文将就公司怎样规避“劣迹艺人”的影响为研究方向,根据明星效应及危机管理等相关理论,力求为影视公司找到真正的危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美学常用“品味”、“体味”、“玩味”、“咀嚼”等概念来表示艺术的接受活动,并由此而形成“品味”艺术鉴赏和接受理论,我想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作为艺术的象棋。  相似文献   

4.
传统“思维养生观”论略苏州大学李克夏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部分。这一理论体系是一个辨证统一的整体,各理论单元和实践方法之间具有协同互补的特点。因此在蕴藏丰富的养生学宝库中挖掘、总结各种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许多学...  相似文献   

5.
黎华 《中华武术》2000,(5):44-45
家喻户晓的电影和电视,现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生活的重要视听艺术。影视武打片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人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现象,泛指以侠义、神怪、武侠、功夫、武术、动作等为娱乐主题的电影和电视剧,俗称“侠义片”、“神怪片”、“武侠片”、“功夫片”、“武术片”、“动作片”或“时装片”等。可谓名目繁多,片名各异。但万变不离“武”  相似文献   

6.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以“艺术”为主要武器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批判,并由此形成了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正是要致力于构建他们的“艺术政治学”,以艺术来抗拒工具理性,以艺术来唤醒和救赎被发达的工业文明压抑和摧残了的人性。因此,以艺术的社会功能作为切入点,就能深入地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7.
主要以影视与文学的关系为话题,试图探讨“图像”是否能替代“文字”,文学是否会走向“终结”这些问题,得出结论院文学和影视,文字与图像将会永远并存,共同丰富着人们日新月异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8.
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陈小平 《体育科学》2001,21(3):43-46
训练学是一门对训练规律和行为进行研究的体育学科。长期以来,训练学的研究在德国受到高度重视,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德国围绕“训练学学科名词”展开的争论引发了对“训练学”学科范畴和内涵重新限定的思考;对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的挑战使德国运动训练界面临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指导思想的重新塑造;新的“训练适应机制”的问世撼动了“超量恢复”理论的根基;把“力量训练”作为长期系统的研究课题为训练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对上述热点问题研究的述评,为加深了解德国训练学科研究的新动向,进而把握世界训练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视武术的发展,影视武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实践、座谈等方法,了解现代影视武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中视腾飞影视培训基地的影视武术教学内容的成功经验,认为影视武术是现代热门的学科,专业高校应开设影视武术课,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影视武术人才,对武术的传播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阐释了武术艺术,提出了武术艺术对武术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影视媒介高科技新形式的载体作为传播工具的价值,探讨武术与影视的契合与相互依存的价值,为武术艺术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对体育文化创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体育影视作品作为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体育精神的弘扬、体育美育功能的发挥具有积极意义。体育影视的美育功能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长期缺乏教育者与关注度,当今影视作品传播途径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变得多样,体育影视也逐步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研究体育影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是对当前体育美育教育实施途径的探寻与反思,还是对体育美育体系的建构和美育理论的提升。该文对体育影视作品及高校美育概况进行分析,探索高校体育影视美育教学措施及目标,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支持并参与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弘扬新时代中华体育文化与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播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种先进手段的应用,武术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研究武术传播的过程中,总结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传播手段并对其进行详尽的介绍。然而,这些研究很少注意到武术是通过武打影视这个重要的渠道让世人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研究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的融合仅仅只看到了影视对武术的异化,没有看到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的这种融合达到的是一种共赢的局面。文章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融合后的共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现代教学论和体操学科的特点、体操的健身价值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在体操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文性”观念的理论依据,以及怎样在体操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和“人文性”思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武术影视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且在电影历史出现了一个新领域——武术电影。武术影视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而且更对中华传统武术推广传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有关武术影视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将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纳入中华武术发展议题中,对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进行理性评价和客观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武术影视的现存问题,以及武术影视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旨在为新时期的武术影视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武术事业更好、更快地传播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属于多功能、综合性的学科。科学地应用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的理论,进行体育教学,能加快技术动作的掌握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就体操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控制论”的理论,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帮助,谈些肤浅的看法。(一)关于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控制是指:使系统由一种状态(原始状态)向另一种预定的状态转化的过程。而控制论是研究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和信息过程的理论。例如我们在体操教学中,采  相似文献   

17.
吴著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以研究的有效性为准则,坚持了文学本位,很好地解决了研究的文学性与研究的文献性的结合问题。吴著跳出了时人“鉴赏性”研究的惯性,而切入唐诗创作之原初本体,以歌诗的传唱现象来观照、阐释和求证唐诗创作和发展,涉及到唐诗艺术发展的自身,确立了以“歌”释“诗”的理论模式,无疑是拓宽了唐诗研究的视野,为古代文学研究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思考与行动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我从事武术工作和研究几十年了,在探讨传统武术及影视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问题时发现,正是在现代阶段,影视和武侠小说的武学真正开始光大,它代表了“新派武术”的繁荣,把纸上武学与花拳绣腿演绎到登峰造极程度的基础上,众多武功唤起的是我对人体的想像力,并通过武功进而对人体极限进行探讨,它同时又使我产生很多疑问,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举多重?这种对人体极限的探讨,跟中国传统的武术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五字诀     
李亦畬 《精武》2007,(1):47-47
“武味书屋”,读书园地。《太极拳谱》的作者为王宗岳等。本书汇集了王宗岳、武禹襄、陈王廷等众多太极拳宗师著述的经典理论。它不仅有太极拳战略、战术的拳论和拳诀,而且涉及哲学、伦理学、中医学、心理学、生理学和运动力学等多种学科。这里节选了清代李亦畬太极拳论之《五字诀》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水火居士 《精武》2008,(4):46-49
考证“九要论”的出处十分重要,从各种版本的“九要论”中求同存并、技沙拾金也十分重要.但更重的是:如何用“九要论”的理论精髓指导我们科学修习形(心)意拳,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这本“九要论”是陈再实先生于1947年在山西省解放战争中。进行“土地改革”时收集到的,后来经过陈再实先生的“三顾茅庐”,由黑龙江省老武术家、名医高式国先生注释。高老注释的“九要论”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可多见的研究形意拳的理论著作。此文虽是高老即兴之作,但其深厚的国学、医学和武学修养无不体现在字里行间。将形(心)意拳的真谛无私地贡献给了读者。使一大批依此修炼形(心)意拳的习者对“九要论”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一目了然,有所感悟。高老一生悬壹济世,闲暇之余专修武术,寿至百余岁,无疾而终,火化后得舍利五枚。相信读者会从高老注释的“九要论”中受到良好的教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