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爆竹的故事     
在中国,凡逢春节人们总要燃放爆竹来表示庆贺。燃放爆竹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一个十分重要的风俗习惯。爆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最早的爆竹叫“庭燎”,是用竹竿一类的东西做成火炬,燃烧时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燃放爆竹风俗最早起源于驱鬼除邪,祈求一年的吉祥顺利。传说,有个叫做“山臊”的四角怪兽和恶魔平常藏在深山,每隔365天便出来伤害人畜。这些无恶不做的怪兽害怕爆炸的声音和亮光。于是,每到岁末年初的时候,人们就争着燃放鞭炮,用来驱赶“山臊”和恶魔。中国的唐代发明火药以后,人们便把火药放进竹筒,点燃后发出巨大的声音。到…  相似文献   

2.
春节到了,爸爸买了许多爆竹,准备在大年夜燃放。正在这时候,传来了同村的一男孩在燃放爆竹时,不小心炸伤眼睛的消息,这可把我吓得缩在角落里不敢动弹。我想,究竟什么原因会使燃放爆竹的人受伤?于是我约了同班同学徐鑫磊,决定弄个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3.
过年的时候,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燃放烟花爆竹了。但是,你知道燃放烟花爆竹时该如何注意安全呢?你看到了吗?烟花在空中灿烂过后就是无尽的沉寂,如果你不注意安全,你就会寂寞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无法享受节日的快乐不说,也许严重的还会有无尽的痛苦呢! 1.燃放前,你要先仔细地阅读燃放说明,然后按照正确燃放方法,远离人群之后,才可以燃放。  相似文献   

4.
爆竹杂感     
爆竹杂感辛果(一)古人以音响和光亮驱邪逐鬼,焚竹发声,“爆竹”由此而发源。《神异经》载,西方深山中有山臊恶鬼,身高尺余,人一旦撞上就会生病。此鬼最惧爆竹声,所以每逢新年,人们都要燃放爆竹。《荆楚岁时记》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  相似文献   

5.
春节的时候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人们也习惯了在爆竹声中辞旧迎新。然而在北京,燃放烟花爆竹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不仅因为它污染环境、制造垃圾,还因为每年都有人忽视安全,结果被炸伤身体,甚至永远失去了光明。所以在春节前夕,宣传燃放爆竹的危害,让安全的意识深入每个人的心里,就成为一项必不  相似文献   

6.
噼里啪啦、乒乒乓乓,春节一到,带响的或刺花的烟化爆竹就响遍城乡,让爱热闹的孩子快活不已。可是在这一派喜气洋洋的背后,却有着一些难以预料的隐患,家长们不得不防! 由于天性,孩子们特别喜欢那种爆竹炸响、烟花腾空的感觉,常常不自觉地靠近正在燃放的烟花爆竹,或是背着大人偷偷地自己放。因此,每年春节都会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而炸伤孩子手、眼的事故,甚至有时还会因燃放地点不当而引发火灾。结果,原本一个好端端的节日被搅得一团糟。所以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小心谨慎。家长购买烟花爆竹时,  相似文献   

7.
品车     
年,传说中是一种像猪而凶猛异常的动物。过年,其实是用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贴窗花对联趋吉避凶的一种消极躲避形  相似文献   

8.
烟花     
春节燃放爆竹的同时,人们还喜欢放烟花。烟花没有爆竹清脆的声响,但它能放出变幻无穷、色彩纷呈的图案的火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将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热闹非凡。烟花是怎么制成的呢?烟花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筒壳体(一般由纸、塑料、薄金属片等材料制成)、附件、点火装置和火药。  相似文献   

9.
《科学启蒙》2013,(Z1):33-34
小强是五年级的学生。寒假的一天,小强和几个小伙伴出去玩。当他们来到街上后,直奔卖爆竹的地方。几个小伙伴每人买了一些"钻天猴",在不远处燃放起来,卖爆竹的小商贩已经来不及制止了。只听"嗖"的一声,紧接着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时街头一片哄乱,整个地  相似文献   

10.
仿佛过春节的时候,看见叔叔伯伯们都在燃放爆竹,爆竹声噼里啪啦,传遍东南西北。看着看着,它眼热了,心动了,忍不住了,多么急切地希望这世界上也能够有自己的声音,于是,歪歪趔趔地跑上前去,伸出它白胖胖的小手,也点响了一串鞭炮。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教训     
光阴飞逝,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我已经从一个懵懂小孩成长为一名初中生了。在这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难以忘记的教训。记得是六年前那个春节,吃罢午饭,我和伙伴们在院子里玩,看着地上一个个未燃的爆竹,我们决定废物利用——燃放火药粉。大伙儿齐动手,不一会儿,我们就收集了一大堆"瞎"爆竹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春节,我过得格外开心,因为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都会带上一支香和一些鞭炮,兴高采烈地来到楼下尽情地燃放。此时,整座城市几乎淹没在礼花纷飞,鞭炮齐鸣的欢乐声中。正月十六的清晨,我和姥爷去晨练。当我们走在街上,一眼望去,大街小巷,遍地狼藉,燃放爆竹后留下的红红绿绿的残屑,随风飞舞。看到这种景象,我真后悔自己燃放了太多的鞭炮。此时清洁工人早已迎着初春的寒风,在认真地清扫大街小巷。我突然发现有一位叔叔正弯着腰,吃力地在拽(zhuài)地上的什么东西,我怀着好奇心走到他的身边。当时…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安全问题。 如果同学们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必要的安全常识,且 能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一些与之有关的问题,就可 以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燃放烟花爆竹 例1 2000 年除夕之夜,在北京市一个禁止燃放烟 花爆竹的地区,发生了一起因燃放鞭炮而引起的事故。 事情是这样的:几个小孩将点燃的鞭炮塞进化粪池中, 引起化粪池内的沼气爆炸,并将铁制井盖炸碎,其中一 铁块正好击中一个女孩,该女孩不幸身亡。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 …  相似文献   

14.
光阴飞逝,不知不觉问,我已经从一个懵懂小孩成长为一名初中生了。在这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难以忘记的教训。记得六年前那个春节后的第二天,吃完午饭,我和伙伴们在院子里玩。看着地上一个个未燃的爆竹,我们决定废物利用——玩燃放火药粉。大伙儿齐动手,不一会儿,我们就收集了一大堆“瞎”爆竹。然后开始对它们进行“解剖”,把爆竹的纸一层层地剥掉,  相似文献   

15.
刚刚过去的狗年春节,许多住在大中城市的中国人又一次惨遭烟花爆竹的袭扰。在传统的年节里饱尝与现代居家理念迥异的“狂轰滥炸”式庆贺的滋味。禁止燃放的政策实行了十多年,今年不少大中城市的市政府出于人文关怀,出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有限度地开放了城市燃放烟花爆竹的禁区。但是,解禁后的城市,在烟火味中,又一次远离了现代文明。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中国人过年中的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存在和发展固然有着相应的历史合理性。许多学者撰文指出,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是  相似文献   

16.
过年时,小朋友们都喜欢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目的气氛,13岁的小宝也非常喜欢放鞭炮。这年春节,小宝看到大哥哥们放鞭炮,就拿着奶奶给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烟花爆竹专卖店购买了两盒“震天雷”爆竹。之后,小宝和小伙伴来到村子后面的树林里燃放。几个小伙伴你一个我一个地玩得很尽兴。这时小宝又点燃了一个“震天雷”。当小宝正要把“震天雷”尽量扔得远一些时,突然一声响,没来得及扔出去的“震天雷”在小宝的手中爆炸,小宝的右手流出了鲜血。  相似文献   

17.
热闹(rènɑo)的春节,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燃放(ránfàng)烟花爆竹。在这里,我们有几点安全建议。●不要去捡拾(shí)掉在地上的哑炮,以免没有熄灭(xīmiè)的鞭炮炸(zhà)伤(shāng)人。●不要将鞭炮放在沙堆里燃放,以免沙粒迸溅(bèngjiàn)起来伤人眼睛。●不要在人多的地方燃放,以免炸伤众人。●不要在草堆等易燃物旁边燃放,以免引起火灾。●不要在中午和深夜燃放,以免影响(yǐngxiǎng)他人休息。燃放烟花爆竹几“不要”@几米  相似文献   

18.
找不同     
《小火炬》2012,(6):13-13
每当爆竹节来临前,金枪鱼小镇上的居民都要采购烟花爆竹,在节日当晚一起燃放。那个场面可真是绚烂多彩、美丽非凡!我可是粉碎了"光明之眼"的阴谋,保护了这一次爆竹节的名侦探——齐乐天!你要是想和我比试一下的话,就先找到我在下面两幅图中设置的十个不同之处吧。怎么样?如果想练就名侦探的眼力,就赶快行动吧!  相似文献   

19.
"年"的来历     
当雪花飞舞的时候,新年也就快要来了。说起过新年,小朋友们一定非常开心。过新年时,我们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吃上爸爸妈妈准备的丰盛年夜饭,燃放爆竹和烟花,真是热闹!  相似文献   

20.
爆竹     
放爆竹,是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爆竹最早是指燃竹而爆:人们焚烧竹子,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随着火药的发明,就出现了新的爆竹。这种爆竹用纸卷住火药,两头堵住,点燃引火线后,火药会爆炸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