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坚持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语文难教,学生厌学。实际上广大语文教师为了上好课,花了大量时间,费了很多心思备课,然而并不投学生所好,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学反而越低,因为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析为主”.老师在小小讲台上大包大揽.就象演独角戏.有时学生连观众也不想当.常常出现“老师讲累.学生想睡”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长期坚持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语文难教,学生怕学。实际上广大语文教师为了上好课,花了大量时间,费了很多心思,然而并不能投学生所好,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反而越来越低。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都是“以教师讲析为主”,教师在小小的一方讲台上大包大揽,就像演独角戏,有时学生连观众也不想当,常常出现“老师讲累、学生想睡”的现象,尽管我不想全盘否定“以教师讲析为主”,但它的确存在很大的弊端,这些弊端直接影响着语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都是“以教师讲析为主”,教师在小小的一方讲台上大包大揽,就像演独角戏,有时学生连观众也不想当,常常出现“老师讲累,学生想睡”的现象。尽管我们不想全盘否定“以教师讲析为主”,但它的确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些弊端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改变这种低效率的一个有效信息途径就是开设语文活动课,甚至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语文活动。一、语文活动教学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总担心不能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恨不得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因而常常不自觉地采…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不良现象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勿庸置疑,语文教师最会讲,最善讲,但教师讲得多,对学生并不一定就真正有好处。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改要求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就是把课讲得简单而又有方法,做到该讲的可以简单地讲,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尽量要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反复地读书。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传统教学课堂历来存在的问题就是讲的多、练的少,学生进步慢,效果差,语文教师付出劳动多,学生能力提高慢。语文课一不小心就会变味成为历史课、政治课,成为部分语文老师的表演课。在新课改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显然应该回归副语文的人文牲和工具性上来。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授课形式。不少人认为教师讲得越细越多。教学质量也就越高;多讲一点总比少讲一点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多”与“少”并不能光从表面上看。有的表面上“多”,实际上是“少”;有的表面上“少”.而实际上却是“多”的。  相似文献   

7.
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和创新教育,然而,现行语文教育与创新教育却相去甚远。概而言之,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弊端。一是语文教学的泛讲、滥讲,视学生为容器,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现在大多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热衷于自己讲,甚至一讲到底。从教师主讲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课文的内容,是知识,而不是语文能力的养成。当然,教师必要的讲解,对学生理解课文是有帮助的。但泛讲、滥讲,只能磨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语文课:“老师不讲我还明白;老师越讲我越糊涂。”造成“越讲越…  相似文献   

8.
石砾 《新疆教育》2012,(23):169-169
1新课程真的不需要老师讲了吗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十分普通的现象。即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日“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9.
杨虹 《中国教师》2006,(2):30-3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上教师版)中有一篇王大猛先生的文章《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提出语文教师应少讲授、少讲话、少讲析。我们一直责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但是看看我们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并不是教师讲得多,语文教师是越讲越少,以至于我们觉得语文教师讲得太少了,作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怎么能在课堂上少讲甚至…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初级目标在于使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和精神境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变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为培养学生的“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本中的科学说明文真难讲,《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枯燥无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是名篇,可我不太懂,简单说说算了。”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这样说。听了诸如此类的对话,我想起一些学生的话:“我们老师很少讲说明文,总是让我们自己看,也不知道该怎么看!”难道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科学说明文真的没有讲头,没有学头吗? 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语文教师讲好科学说明文是必要的。科学说明文逻辑性强,说理清楚,教师在讲授时要因势利导,引领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懂文中阐发的道理,这对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以及将来研究自然科学,撰写科技论文都是有益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于使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和精神境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教师要变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发现”为培养学生的“发现”的能力。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做法。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过程是:有问——敢问——善问的过程。要让学生“有问”,就要给足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还要合理安排质疑时间(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有问”,开始只在文章的字、词表面上,所提的问题,要么是鸡毛蒜皮的,要么脱离文章不着边际,甚至是“傻问题”。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敢  相似文献   

13.
在如今盛行阅读教学和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甚至已经到谈“讲”色变的程度。不少语文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突破,一个亮点,甚至是原则。倘若是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上课的老师更是要做到自己少讲或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他们知道,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至于评课老师,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李金珠常听学生说,上语文课真没劲,老师天天讲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意思、写作特点,就象老和尚念经一样。是的,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方法的确比较单一呆板,索然无味,使学生昏昏欲睡。费时多而效果不佳。因此,语文教师们纷纷反省、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同语文老师攀谈,他们说语文老师在家长的眼里被看作可有可无———因为语文不像数学或其它学科,一道题不会,老师一讲就会了,水平容易提高。而语文,特别是作文,讲一讲,让学生去写,还是写不好。语文水平不是那样容易提高的。翻翻语文教师的教案,讲读课文大都非常重视,非常规范,一个学期,阅读课有几篇…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如下两种倾向:一种是多讲少读,重讲轻读甚至只讲不读的现象十分明显,许多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篇章结构的分析上,错误地认为只有把课文内容讲清楚,分析透彻了,学生才能理解,才算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每讲一篇课文,教师除了要把教参上的所有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还要把相关的知识也统统讲出来,教师宁愿把时间全用在讲授上,也不愿拿出时间让学生自读;还有一种倾向是不少教师注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轻视学生自读自悟。所谓“带着问题读”,指阅读课上学生阅读课文时,老师先布置几个思考题,学…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盛行阅读教学和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甚至已经到谈“讲”色变的程度。不少语文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突破,一个亮点,甚至是原则。倘若是碰到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等。上课的老师更是要做到自己少讲或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他们知道,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  相似文献   

18.
一、老师要做到精讲善练,充分实践。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技能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训练,学生就不会。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能力。使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发展的途径是实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只是听,学生的知识是“听”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至于能力培养则是空谈。但我认为,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少讲或不讲了,其实是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更多的时间里,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早在1961年就曾指出:“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目前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看,问题仍然不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大面积上普遍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教师热衷于讲书,而不让学生读书,重讲轻读,多讲少读,甚至只讲不读,此其一;教师的讲贪多求全,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开得宽,嚼得细,重点不突出,此其二;第三,教师的讲又多采取“肢解  相似文献   

20.
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语文课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作文难批,批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学生对批语却懒得看一眼;一学期语文课数量可观,学生能力却不见长进。笔者认为老师越“勤快”,学生就可能越懒惰。这正如家庭教育一样,父母越勤快,家务包揽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惰性就越强。因此,做老师做父母的也应该学会“偷懒”,不要包办,要给学生“做”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