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空手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运动,包含了拳、腿、摔,多种技术动作。且空手道运动对抗时,以最快直线的运动击中对手后急停迅速回收得分为主要目的,故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发、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分析出空手道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通过分析出常见的损伤,提出相应的找出预防方法,以便能在专业训练中预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散打是一项新兴的融拳法、腿法与摔法为一体的武术搏斗运动项目,它具有对抗性强、运动强度大、动作变化多、实用性强等特点。散打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塑造形体,锻炼品质,磨炼意志,还可以促进身心发展,提高生理心理承受能力,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但散打运动损伤的发生却限制了该项运动的普及与开展,文章对散打项目的运动损伤特点、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为散打运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天津市空手道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天津市空手道运动的发展目前有一定的基础,发展形势良好,并且空手道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已有一定的规模,但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等现象;空手道运动的训练设施不够完善、专业水平不高。针对其制约因素提出自己的点滴参考性的发展策略,制定天津市空手道运动的发展计划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加强科研和空手道人员的梯队建设,尽快完善训练设施,积极开展各类赛事,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空手道运动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我国空手道运动现状进行研究,认为目前我国空手道运动有良好的发展形势,但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等现象。建议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制定我国空手道运动的发展计划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加强科研和空手道的梯队建设,积极开展各类赛事,处理好空手道运动与其他武道项目间、竞技空手道与大众空手道以及各个空手道流派间的关系,重点发展"组手"项目。  相似文献   

5.
郭小涛 《当代体育科技》2020,(3):233-233,235
空手道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亚运会、省运会、全运会和奥运会的参赛项目,中国大学生空手道协会、中国空手道协会相继成立,国家积极向中小学、社会以及高等教育机构推广空手道运动项目,武术学校、体育专业学校相继成为空手道项目发展的重要平台。空手道是一种以"礼"仪式为核心,以身心均参与锻炼的运动,空手道的运动形式为型(套路)与组手(对抗)并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具有广泛的武术基础人群,无论是型或者是组手,都适合在未来的武术学校中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国内体育院校竞技空手道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几所体育院校竞技空手道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调查.针对我国竞技空手道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对策方案.为我国竞技空手道运动在体育院校中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上海市空手道的发展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方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的空手道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上海市空手道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启蒙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阶段,上海市空手道运动发展形势良好,上海市空手道运动的教练员和裁判员已有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通过对上海大学生习练太极拳与空手道的动机进行调查、比较、研究,了解到现代大学生参与太极拳与空手道训练的习练动机丰富多样,动机水平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文化背景不同存在个别差异性。对两项项目如何更好地在高校中开展,培养和保持习练者的运动动机,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建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曹宪民 《体育世界》2011,(1):99-101
高中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中学体育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活动中由于缺乏有力的预防措施,屡见不鲜的运动损伤正困扰着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对中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会对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增强中学生的运动自信心、活跃中学生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以及保证中学体育工作全面顺利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对绍兴市高中学生开展运动损伤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400名学生运动损伤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类型、部位和原因,提出了做好预防运动损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散打与空手道二者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比较,在散打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特别是最近的几年里,以推动散打进入奥运会为出发点,从规则的制定,技术的规定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散打的发展,并且吸收了空手道运动项目优势以及能在世界上得到成功推广的经验,为我国散打运动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参考借鉴.文章进一步对今后散打运动的发展方向、策略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研究,通过散打与空手道的对比,对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提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空手道是一项适合竞技体育也适合学校体育的运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对体育的重视,空手道项目在部分高校也有了极好的发展。大学是空手道项目发展的优质平台,而现代大学生又需要一项合适的运动来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空手道的发展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而对空手道发展策略的寻找是空手道在高校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上海市5所高校空手道项目开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该5所高校的空手道协会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已经初具形态,宣传手段上已逐渐走向成熟,发展趋势良好,但在训练设施、考核及收费标准等方面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以促进上海高校空手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空手道进入普通高校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空手道协会和大学生空手道协会的相继成立,表明国家正积极将空手道引入高等院校,而高等院校将是其发展的重要平台。空手道是一项以"礼"为核心身心俱炼的体育运动,是一种"点到为止"的符合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安全对抗体育运动,空手道的运动形式为型(套路)与组手(对抗)并重,具有广泛的适合人群,适于今后在高校中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解读空手道的起源以及发展变化历程,明确现代空手道的分类以及发展现状,并从型拳的基本技术训练入手,具体研究空手道基本技术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跟随时代以及运动特点的更新和发展,不断完善和夯实空手道基本技术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为空手道型拳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空间,并为空手道组手的系统学习做基础,全面发展空手道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空手道运动引进我国以来运动员获得国际比赛的成绩,2007~2009年度国内比赛赛况,国内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状况等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得出:目前,我国空手道运动的发展面临着教练员、裁判员专业技能亟待提高,地区发展不均衡,政府推入不足,人们对空手道运动认识不足等问题.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扩大对外交流;加强科学研究,形成独特的管理、教学、训练体系;完善竞技夺牌与大众健身相结合,采取科学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中发生的各种运动损伤,影响健康、学习和生活,妨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预防不合理的锻炼方法所发生的运动损伤和运动病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笔者就所在校一学期以来群体锻炼所引起的211伤例的调查、发生损伤原因、特点、预防措施等做如下分析;1 运动损伤和运动病理状态调查统计 在211例运动损伤中,擦伤、磨伤轻度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海市5所高校空手道项目开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该5所高校的空手道协会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已经初具形态,宣传手段上已逐渐走向成熟,发展趋势良好,但在训练设施、考核及收费标准等方面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以促进上海高校空手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竞技蹦床弹性性能以及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底正式开展蹦床运动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蹦床运动在我国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运动损伤就是其中之一。运动损伤是影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主要探讨竞技蹦床弹性性能特点以及蹦床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特点,以期为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市5所高校空手道项目开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该5所高校的空手道协会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已经初具形态,宣传手段上已逐渐走向成熟,发展趋势良好,但在训练设施、考核及收费标准等方面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以促进上海高校空手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的状况,并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而提出预防甚至避免运动损伤的对策。方法:采取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网球运动损伤进行研究。结果:大学生网球运动爱好者存在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引起的运动损伤有诸多原因。建议:针对大学生网球爱好者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避免或减轻运动损伤的建议,以期达到指导大学生网球运动爱好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网球,减少损伤,促进健康和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