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1、题意不能偏离。有的考生认为“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要想跑题都不容易。其实不然,现在的话题作文既有宽广的写作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可以说是“广阔有边”。如果我们忽视这些限制因素,忽视所供材料的提示,忽视写作要求,也会不切题意。备考阶段,应该增强审题意识,重视审题训练。比如2003年的作文,应特别注意话题中的“和”字以及提示语中的“关系”一词,否则就可能偏题或走题。高考评卷中发现,很多考生是不理解题意的。他们未能抓住感情与认识的“关系”,或单方面地讲认识,或单方面地谈感情——比如把立意自定为“父母的…  相似文献   

2.
分数应用题特别是分率不直接对应的稍复杂的应用题 ,学生无法找准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 ,往往束手无策。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呢 ?一、分析题意写数量关系式分析题意找正确数量关系是列方程的依据 ,也是列算术式的依据。在教学时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 ,写出题目中所求的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写出题目中已知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 ,再把数量关系式用等式表示 ,对未知所求的量用“ ?”表示。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就会这样地去分析 ,并列方程或列式进行解答。例 1  …  相似文献   

3.
一、作文应表现出对生活的正确认识《2004年中考记叙文评分方案》:中考高分作文应“题意理解正确,中心鲜明;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象力丰富”。  相似文献   

4.
【中考凝眸】纵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它们都把“扣题”摆在最前头。一般而言,依照扣题的程度,可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分析偏离题意的作文,大致分为如下三种情况: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作法都是偏题离题。比如,2005年湖北荆门市的中考作文话题是“借口——弱者的托辞”,结果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完全不谈借口是不是“弱者的托辞”。这样,将“借口——弱者的托辞”…  相似文献   

5.
[名师引路] 纵观历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细则,几乎均将“内容”或“中心与材料”排在首位.这足以说明,一篇文章是否能够获得评卷者认可,立意是否准确,内容是否新颖,至关重要.那么,评判内容的标准到底有哪些呢? 1.评分点解读. 以上海考区为例,首先就将“内容”这一项评分标准,明确分为五个等级,并对每一个等级的要求及评分,均作了详细要求.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选材恰当,有新意,感情真挚,内容充实”,可评为A等,计22 ~ 25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选材恰当,感情真实,内容较充实”,可评为B等,计18~21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选材基本恰当,内容不够充实”,可评为C等,计14~ 17分;“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选材不合理,内容空洞”,评为D等,计11~13分;“偏离题意,无中心”的评为E等,计10分以下.  相似文献   

6.
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它们都把“扣题”摆在最前头。一般而言,依照扣题的程度,可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分析偏离题意的作文,大致分为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因误解而离题。这种情况,或是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确,或是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是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了话题的一部分。比如,2005年湖北荆门市的中考作文话题是“借口——弱者的托辞”,结果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却完全不谈借口是不是“弱者的托词”。这样一来,将话题从“借口——弱者的托词”变成了…  相似文献   

7.
胡勤 《教学月刊》2003,(9):41-43
今年高考作文题意深奥 ,内涵丰富 ,难以穷尽底蕴 ,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进话题的陷阱。作文题给出材料之后 ,连续提了两个问题 ,然后才引出“话题” ,内在的关系很复杂。“感情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如果认为有关系 ,至少可以分出四种 :感情亲近 (疏远 ) ,以致对事物认知正确(错误 ) ;感情疏远 (亲近 ) ,以致对事物认知正确 (错误 )。如果把“深浅关系”从中分出来 ,又会增加四种 :感情亲近 (疏远 ) ,以致对事物认知深 (浅 ) ;感情疏远 (亲近 ) ,以致对事物认知深 (浅 )。以上各种因感情亲疏而产生的思维模式 ,既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最大的内容之一。如何解决这个教学实际问题?我认为,从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开始,教师就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着手这个问题,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画一画”等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理解题意,初步了解数量关系,认识应用题的结构和掌握一般较简单的解题思路,为正式学习应用题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动手操作,理解图意,初步了解数量关系。根据教材的编排,在第一册教材中,认识“3”的教学完成后,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加减法计算。从这时起,教师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  相似文献   

9.
正确地理解应用题题意,是弄清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应用题的类型多,结构比较复杂,小学生在理解应用题题意时,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为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除应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根本方法外,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辅助方法。 一、倒过来想想。 有的应用题顺着已知条件思考,不容易弄清数量关系。如果倒过来想想,数量关系就明显了。例如:甲堆煤比乙堆煤多12吨,乙堆煤比甲堆煤少1/4。甲乙两堆煤各重多少吨?这道题,我们把“甲堆煤比乙堆煤多12吨”倒过来想想,就是“乙  相似文献   

10.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画图能直观地显示题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很喜欢使用这一方法。其实,画图不仅可以用于解决问题,还可以用于概念建构。通过“换图、补图、改图、画图”等手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让概念更清晰。下面就“认识比”(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的一些教学片断,介绍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政府:走向合作型教育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公众参与的本体价值--公共性,还是从公众参与的工具价值--有效性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改变那种将教育行政与政府行政完全等同的预设与陈见,合理地确立起教育行政是一种公共行政的认识与立场。而要确立和发展这种认识与立场,就需要对既有的公民与政府关系进行反思与重构。“主仆关系”、“委托关系”和“主顾关系”是曾经出现或正在流行的几种公民与政府关系类型,它们或是主张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或是关注主体间的兑换与交易,因而无法形成作为公共行政的教育行政所依仗的“我们感”。“我们的”教育行政诉求的是一种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型教育行政。从实际情况来看,要构建这种合作型教育行政,不只是教育行政人员需要改变,公民也需要改变,而此两者的改变在其根本处又须借助一种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它深刻地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道德关系,伟大导师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的产生和发展是和对祖国的认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随着认识的  相似文献   

13.
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涉及加、减两种运算,教学难点是厘清数量关系。为了攻克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题意、动作演示数量关系、画图标注重难点、给算式编题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掌握数量关系,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 P45有这样的叙述:检验时,可以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是不是对;也可以把得时当作已知时,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大家来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分析题里时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③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时;(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叙述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显然,这四处中的“时”字都应是“数”  相似文献   

15.
当前,怎样解答辨析题仍然是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谈谈突破的办法。 一、“答什么?” 辨析题只表述观点或现象,不作设问,至于答什么不答什么,不能一目了然。在考查中,很多学生的答案走题或偏题,就是因为不知道答什么。不知道答什么,关键是没有弄清题意。题意是作答的指南和坐标。学生询问“答什么”,实际上是如何把握题意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摸准题意。其一,抓住辨析题所反映的两者之间或两者以上之  相似文献   

16.
章选材切题,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具体,感情真挚。章的题目是“回报”,要求写“如何回报”。如果光写“付出”不写“回报”,就会严重偏离题意;如果只写“回报”,也难尽题意。这篇作的作注意到了这两个问题,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回报之情,  相似文献   

17.
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根据小学数学教材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我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找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布列方程。一、抓住关键词语,揭示等量关系,布列方程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揭示等量关系,布列方程。例如,“小华的身高是160厘米,比小兰高15厘米。小兰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找出等量关系,布列方程。“题中小华身高160厘米比小兰高15厘米,你是如何理  相似文献   

18.
当前,怎样解答辨析题仍然是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谈谈突破的办法。 一、“答什么?” 辨析题只表述观点或现象,不作设问,至于答什么不答什么,不能一目了然。在考查中,很多学生的答案走题或偏题,就是因为不知道答什么。不知道答什么,关键是没有弄清题意。题意是作答的指南和坐标。学生询问“答什么”,实际上是如何把握题意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摸准题意。其一,  相似文献   

19.
话题设计有人认为,当今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正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冷漠;也有人认为,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更需要温情与关爱,将会加倍珍惜人情的温馨。竞争与人情,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对此,你有着怎样的体验与认识呢?请就“竞争与人情”这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指导对于关系型话题,审题时需要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不可偏废,否则就有可能偏离题意。“竞争与人情”,由“竞争”和“人情”两个词并列构成,中间用“与”连接,表明这个话题需要谈“竞争”和“人情”之…  相似文献   

20.
高平 《吉林教育》2007,(4):47-47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