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翻译界有一种习惯的误解,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而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文学语言.实际上,译语是汉语的异化.译语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本文揭示了译语与译语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指出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好的翻译是译语的优化,即保持异化适度.译语的优化将是我国新世纪翻译文学的新的诗学潮流.  相似文献   

2.
翻译界有一种习惯的误解,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而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文学语言.实际上,译语是汉语的异化.译语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本文揭示了译语与译语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指出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好的翻译是译语的优化,即保持异化适度.译语的优化将是我国新世纪翻译文学的新的诗学潮流.  相似文献   

3.
于海燕 《文教资料》2010,(30):32-34
翻译界有一种习惯的误解,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而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文学语言。实际上,译语是汉语的异化。译语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本文揭示了译语与译语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指出了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好的翻译是译语的优化,即保持异化适度。译语的优化将是我国新世纪翻译文学的新的诗学潮流。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中各项活动,如文本的选择、策略的运用、译作的推出等,无一不受到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和规范,然而翻译活动对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也产生能动作用。文章借助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尝试考查和探讨译语文化对翻译活动的规范情形以及翻译活动对译语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英汉互译看文化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英汉互译中,文化始终是翻译的一大障碍,对源语与译语文化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译作的好坏。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互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如果忽视文化对翻译的作用和影响,译文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结合勒菲弗尔的赞助系统、诗学以及意识形态的理论,对赵苏苏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进行个案分析,具体阐释译语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揭示了依然有以历史的观点评价译者及其译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道”是《道德经》所要讲述的核心问题之一,在《道德经》中共出现73次。对“道”的翻译关乎整个《道德经》的理解,圣以不切,其始也差之毫厘,其终也必谬以千里。读者是译作的阅读主题,是译作的直接承受者。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角度考虑,“道”的翻译最好采用意译法。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中各项活动,如文本的选择、策略的运用、译作的推出等,无一不受到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和规范。本文借助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以胡适的诗歌翻译为例,探讨译语文化对翻译活动的规范情形。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英汉互译的最高标准是译语可理解 ,译语的表达受到其相应语言所属的特有文化的影响 ,实现译语可理解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在否定有关译和原作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译通过译作表现他与原作的差异,他是原作在译语化土壤中创作生命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操控学派理论认为,翻译是对源文本进行的一种改写,是一种操控活动。而在翻译这种操控活动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受控对象,译者、文本和目标文化。译者受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控,文本受译者的操控,而目标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在意识形态和诗学方面受到译本的操控。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适应论视角来诠释翻译中的变译行为,论证翻译中的变译是译者为了译文适应译入语的接受文化语境而有意为之,其目的是保证跨文化的交际成功,变译是同全译并行的另一种翻译策略系统,有特殊的语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使译作成功进入目的语文化,就要在两种语言、文化、篇章传统之间进行取舍,翻译规范便由此显现出来。在扼要概述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的本质、分类后,本文通过对辜鸿铭《论语》英译本的分析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晚清的翻译小说经常因为不忠实于原文而备受批评,但实际上评价翻译作品时,不应只是对原文和译文进行静态和孤立的对比,而是要考虑到译文背后的制约因素,以及译文对译入语社会文化和诗学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而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译文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其具体应用中,因不同的情景和文化而产生不同的言语行为,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在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大文化”语篇多于“小文化”语篇,目标语(英语)文化语篇多于中国文化语篇。因此,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学得途径应该是:在教材中增加“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内容;文化内容应纳入考试范围;补充有关文化内容的阅读材料,观看影片,听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6.
从读者角度看翻译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确定翻译标准时,应该考虑到读者的因素。针对不同的读者,可采取不同的翻译标准,因此,翻译标准是动态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英文网页较之其中文网页不仅内容滞后,而且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存在问题颇多,通过调查国内12所高校的英文网页,发现其翻译问题突出体现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忽视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以及传播媒介的特殊性,致使文本的预期功能不能很好的实现,影响高校信息的传播与形象的提升;在收集语料的基础上着重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英文网页中存在的翻译失误,并给出修改建议,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并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考虑到社会及读者的因素,科技译文往往应用全译变译等不用的形式,并因而产生相应不同的效果。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译文语篇形式适用于一定范围的读者,不同的翻译手段也影响着语篇中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借助“写作化”新概念和图式理论探讨了非母语写作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作认为,非母语写作化教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中英主体写作化的对比和中英本写作化的对比。其方法是:通过直接讲授帮助学生建立目的语写作化图式;通过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帮助他们激活相关图式;通过指导阅读帮助他们强化或补充这种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