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州县政府作为最基层的实体政权,具有全方位的司法职能,包括从法制教育、社会治安、司法审判到司法管理等。本文拟从起诉与受理、审理的原则与时限、拟律与上报等方面初探明代州县政府审理刑事案件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明代州县政府作为最基层的实体政权,具有全方位的司法职能,包括从法制教育、社会治安、司法审判到司法管理等.本文拟从起诉与受理、审理的原则与时限、拟律与上报等方面初探明代州县政府审理刑事案件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司法活动是州县行政的重要职能之一,吏役是这一职能的主要行使者。州县司法过程包括接收呈词、查勘与缉拿和词讼审理诸环节,捕盗关系和规费收取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司法过程和审判结果,官箴文献、档案实录等史料非常清晰地反映了这点。司法过程所暴露出的局限和诸多问题的产生本质上根源于清代基层政治、经济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明代州县佐贰官除了辅佐长官处理日常政务外,更多的时候负责分管州县的各项职能事务。根据职能的不同,明代州县中设置了诸多的职事官,由佐贰官们来担任,其中也有部分负责在外分防的佐贰官。在明末清初,因为主官负责制确立和大规模裁员等因素,分职佐贰官被大量裁撤,而分防佐贰官反而得到增加,导致分防的佐贰官从少数成为主流。清代保留的州县佐贰官大多负责分防,其分防区起到了类似次县级政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17,(2):53-59
起源于中世纪的巡回法庭,在近代早期成为英国司法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巡回审判的司法垄断权。近代早期巡回法庭的组织结构日趋完善,司法职能与行政职能也获得极大发展。巡回法官由职业法律者担任,通常每年两次到巡回区审理刑事与民事诉讼。巡回法官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是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枢纽。巡回法官不仅传达中央政府的政策与法令,而且监督以治安法官为权力中心的地方政府,并指导业余的治安法官审理司法案件。巡回法官积极参与地方治理,为国家治理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6.
清代佐官制度存在的特殊性、层次性以及权力不均衡对州县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州县佐贰官在勘验、缉捕、审断、执行等方面拥有不同程度的司法权。清代法律对州县佐贰官的司法权严加限定,但在实际治理中又采取调和策略,导致州县内部结构产生了“复合初审”的特殊效果,而基层更是存在大量边缘司法现象,这些使得州县司法呈现出一种“法亦有法”的状态。州县内部存在的民事与刑事审判区分,体现了按照事权管理进行司法管理的原则,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行政权与司法权合一的背景下,他们实际上只是区域内特殊的集权者,与现代法制的分权理念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明代法政体制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封建法政体制至明代臻于完善。明朝中央司法机关正式以三法司相称,司法审判中,实行刑部审理、大理寺复核、都察院监督的三法司会审制度。这实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制约,旨在防止刑部独揽审判权。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司法权受到皇权、后妃勋戚及行政长官等的掣肘,尤其是明中后期厂卫的干扰,致使法政体制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明代大案多枉”。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府州县学在官办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其教官又是明代教官队伍的主体,所以,探讨府州县学教官选任来源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其本身素质的变化及对教育的影响,而且可从一个侧面揭示明代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文不揣谫陋,就此试作初探。  相似文献   

9.
古代地方行政区制度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地方行政体系,即地方行政区建制,各层之间关系,设置沿革,以及各代之间设置变化承袭因车及发展关系等内容。明代地方行政体系十分复杂。大体而论,明代行省府县三级制,一级行政区为西直隶十三市政使司与奴儿干、朵甘、乌斯藏三都司,北方瓦刺、鞑靼,西北哈密诸卫、亦力把里则系一定时间内以想部形式对明政府表示臣服之地区。大行政区之下,内地为府州县等二、三级行政区机构,边地少数部族地区则以各种形式共存于全国整一体系之中。一、省级行政区。明代省为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可按京钱、内地与…  相似文献   

10.
顾诚提出明代行政区划体系分民政、军政两大系统,军政系统管辖大量人口田地。他用这个观点解释明初850万顷田地的统计数据,引发了对明代人口田地规模、行政区划制度的讨论。军政系统中,在府州县城外另外建城设治的沿海卫所,是否管辖原属州县的部分人口、田地?这是顾氏新解释和新观点是否圆满成立的焦点。沿海地区明代省府州县志和明清沿海卫所志的相关记载显示,明代沿海卫所户口登记中无民人,州县的里甲数量未受新设卫所扰动,卫所对当地民人实际上并没有管理权限;卫所名下除屯田外并无从州县划归的田地,而且对秋粮直缴卫所的州县田地、对城内外原属州县的旧额田地、对卫所军余零星新垦的田地,皆无管辖权。由此可知,明代沿海卫所不管辖任何本属州县的人口和田地,明代人口田地的实际规模、军政系统在行政区划体系中的地位,或可再加斟酌。  相似文献   

11.
清代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命盗案件的审理期限是从人犯到官至案件审结,而州县自理案件则是从官员准审至案件审结。清代为提高审案效率,依据类型、程序、区域等要素对案件设定了不同的审理期限,若官员逾限,依据逾限时间之长短,可能会面临多次参处,受到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总体来看,清代形成的审限制度相对比较严密、严格。但有清一代,案件逾限久延不决一直是各级衙门面临的难题,审限制度的规定与执行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疏离,官员的“怠惰”、司法资源的不足、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尤其是多层监督体系作用的有限等,都成为影响审限制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赋予检察机关一项新职能:司法救济职能。该职能属于检察权行使司法化的产物,其产生有特定的法律理论、条文和实务背景。检察机关履行司法救济职能时,既要理解其特定的法律内涵,又要把握其鲜明的特征。具体而言,检察机关的司法救济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相区分,体现在启动被动性、实体决定性等;与法院的司法救济职能相区分,体现在相对独立性、效力有限性、相对中立性等。有鉴于此,应当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以司法化属性为指向,并从审查程序、通知纠正程序、反馈程序等方面完善检察机关司法救济职能的程序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方式,是当前刑事审判的改革话题中的热点问题。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节约审判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着眼,以强化庭前准备、庭前证据展示等环节入手,说明了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化审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国家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美国宪法中无多明示。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断更新,其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职能不断扩大和愈加明确,遂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必要条件。本文拟就美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发展过程作一论述。文中美国政府概念既包括联邦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门,亦包括州、地政府。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美国政府的经济职能(1776—19世纪70年代) 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的一百年间,以1812年战争为界,美国经历了商业  相似文献   

15.
明代对案件审理在时间限定、地域管辖乃至刑罚适用等方面均有着相对明确且细致的文字性说明。具体到审转程序,则要求各方尽可能从案情、证据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初审意见提出合理怀疑,并随之围绕该疑点进行反复的说明和修正,从而使最后审定的结论无限趋近情理法理双重标准下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以期避免因枉法裁断而导致冤假错案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中明代"陈得"一案的审理过程以及由该案所引发的不同观点和争论,明确了为实现"推鞫得情,处断平允"的司法目的,如何通过必要的合理怀疑来影响案件性质和结论的最终认定,以及审理者追求的所谓"信谳无疑"的表像背后承审官员相互间有着怎样的差异性标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飞 《文教资料》2006,(4):58-59
要完成好地方政府的职能改革任务,需多角度、多层次的加以分析,跳出地方政府的职能改革。本文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中书法庭最初是主管英国王室书事务的班子,掌管大御玺;随着王国政治生活的复杂化,逐渐具备了政府管理职能和司法职能,成长为中央政府的权力中枢;之后其司法职能日渐加强,逐步向法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明代,自京师达于四方设有驿递,在京曰会同馆,在外曰水马驿、递运所、急递铺。其职能是传递各种公文,递送使客,转运军需、贡物等。明代驿递系统与明代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密切关系,它不仅具有显著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而且具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本文试从社会史的角度来探讨明代驿递系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分权理论认为政府职能的分立是防止专制的有效手段,但政府机构是多功能的,每个机构不可能只限于某种特定的职能,而且当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正义成为突出的价值现时,需要更为积极的自由观,政府之间的协调比控制更重要,此时,主要司法机关行使司法职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权力的制衡需要,乃是因为司法程序的独特性适应了这一职能。实质上,司法机关行使司法职能,既体现了职能的分立,亦是追求公正的选择,是“职能”(外力)与“程序”(内力)的合力作用。中国是个注意统一、协调、效率的国家,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都发挥了巨大的整合作用,政府机构不会因分立而陷入僵局10在这样的背景下,司法独立在程序上的技术改革受到鼓励,在职能上的独立就不可避免就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对宋代民风好讼问题,可以从社会经济变化和司法机制两个角度来理解。前者原因包括民众私有观念深化,社会成员之间交往增多,人口增加等几方面。后者是宋代司法机制在乡村层次的相对薄弱——由于乡村中缺少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对民间各种矛盾进行有效协调,因而造成诉案大量涌入州县衙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