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理解一篇文章应包括这三个层次,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只  相似文献   

2.
当前理论界流行一种相对主义理解观,否定文本有自身独立的意义,主张理解的目的是为文本创造意义,主张各不相同的理解都具有合法性,认为把握文本意义是不可能的。这种相对主义理解观对人们实际的理解活动是十分有害的。理解的基本性质是相对性,同时人们的理解又具有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辨证统一。前见、间距、语言、解释学循环、人类的理解实践以及改造世界的实践等都证明了理解的这一性质。  相似文献   

3.
阅读不仅是作者和读者之间通过视觉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还是读者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对阅读材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综合理解过程。阅读理解大致分为五个层面,客观理解是英语阅读理解的初级阶段,是通向深层理解的桥梁;主观理解、推断性理解、评价性理解、欣赏性理解均属阅读理解的高层阶段,具有无限延伸性。  相似文献   

4.
安详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 ,叫做———安详。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 ,焦灼、急躁、忿忿不平的时候多 ,而安宁、平静、沉着有定的时候少。常常抱怨旁人不理解自己的人糊涂了。人人都渴望理解 ,这正说明理解并不容易 ,被理解就更难 ,用无止无休的抱怨、理解、辩论、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 ,更是只会把人吓跑的了。不理解本身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 ,这是理解的初步 ,也是寻求理解的前提。你连别人为什么不理解你都理解不了 ,你又怎么能理解别人 ?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 ,又怎么要求旁人的理解呢 ?不要过分的依赖语言。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  相似文献   

5.
安详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焦灼、急躁、忿忿不平的时候多,而安宁、平静、沉着稳定的时候少。常常抱怨旁人不理解自己的人糊涂了。人人都渴望理解,这正说明理解并不容易,被理解就更难,用无止无休的抱怨、解释、辩论、大喊大叫去求得理解,更是只会把人吓跑的了。不理解本身应该是可以理解的。理解“不理解”,这是理解的初步,也是寻求理解的前提。你连别人为什么不理解你都理解不了,你又怎么能理解别人?一个不理解别人的人,又怎么要求旁人的理解呢?不要过分地依赖语言。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语…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理解教学已引起国内外教育学者、一线教师的关注, 并开始进入课堂教学领域。理解教学主要有反思型理解和对话型理解两种实现形式。反思型理解是以反思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理解,主要表现是师生的理解自我;对话型理解是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理解,表现为师生对话式理解、生生对话式理解和生本对话式理解。  相似文献   

7.
解释学的“理解”观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哲学学说。现代解释学从人的语言、理解、历史、意义出发,其所主张的本体论的理解观,在不断加深我们对“理解”的认知的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看世界”的视域。对于我们理解教育问题,给予了很多启示。在现代解释学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就是理解关系。理解不仅告诉我们怎么想,而且还告诉我们怎样存在,理解活动是人存在的最基本的模式。解释学的“理解”,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作为理解对象,既表现为符号系统,也表现为意义,理解的实质则是把握文本的意义。理解是意…  相似文献   

8.
数学理解说及其理论与课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数学理解,学者们提出三种观点:一是网络联系说,即理解是表征网络的生成;二是表征转化说,即理解是实现表征之间的转化和建立表征之间的联系;三是类型层次说,即理解有直观理解、程序理解、抽象理解和形式理解等类型层次。这三种观点都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理论,都认为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行进过程。数学理解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明晰了数学理解的内涵,深化了对数学理解的认识;而它的课程意义在于,可以而且应该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制定适切的课程目标,促进有理解地教与学。  相似文献   

9.
哲学解释学视野中的理解主要不是对语言性文本的理解,而是历史意义、存在意义的宣示,这一理论逻辑内在地取消了理解标准问题;后现代解释学主观地取消了理解标准问题;解释学(狭义)的理解是对语言性文本的理解,理解的直接目的是把握文本意义。理解存在是否正确的问题,检验理解是否正确的标准应当是文本意义,即作者通过文本符号所表达的思想,而不能以文本的字面意义、作者的主观意图、作者的自我理解、理解者的自我理解、权威的理解、共同认可、客观实践或理解的“实践”为检验标准。理解的标准具有客观性,应用标准检验的过程包含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进行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要首先明确几个基础问题:何谓课程理解?为什么进行课程理解?教师要理解什么?如何进行课程理解?课程理解就是课程理解者与课程相遇时,在特定时空中相互作用,彼此对话、交流,从而共生意义的活动。教师进行课程理解是其认识的需要、有效工作的需要,也是进行意义生活的需要。教师理解课程,要理解课程的定义,理解实际课程的内容、形态与结构关系,还要把握整体的课程场域。教师进行课程理解可以采用返回原始与初衷、视域融合、实践、反省与交流等不同的策略方法。教师的课程理解是一个连续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每一次的理解都是暂时的,而理解活动却是恒久的。  相似文献   

11.
章建跃博士指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要建立在如下三个基本点上: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其中,理解数学是指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理解学生是指对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理解教学是指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三个理解’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理解学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学生不仅是决定教育成败的一个要素,而且也是教育实践对教师的理性要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应有之义。理解学生将会产生长期效应。然而,理解学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误解现象时有发生。理解学生需要教师具有爱心、适当迎合学生的需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换位思考、移情、宽容、自我理解与自我反思等,同时需要消除理解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学生,还需要教师进行理解性教学,建立理解型师生关系,并开发一些理解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鸣迪 《教育学报》2002,(11):10-15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思·范梅南认为 ,“教育学理解”是一种敏感的聆听和观察 ,具有情境性、应用性、规范性的特点 ,其结构包括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和形成性理解 ,是“信任的同情心”促成了“教育学理解”。据此反思可以发现 ,当今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都与“教育学理解”的结构性缺失有关。给予学生全方位的、真正的“教育学理解”,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只有指向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理解 ,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就是对成长历程的一种守望。  相似文献   

14.
论人际理解     
理解是心灵的沟通,理解是人生的慰籍。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会存在着某些障碍,这不仅有来自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个性差异,也有因不善于正确运用理解的媒介所致。本文拟就理解的意义和心理机制,理解的途径、手段,以及克服理解障碍的方法等作些探讨。一、人际理解的心理成分“理解”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际理解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杰 《中国德育》2009,(4):20-22,26
哲学释义学作为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当代西方最具弥散性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其所倡导的独特的本体论理解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普遍性。理解作为一个与人类共存亡的精神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人生每时每刻都卷入理解,人的生活是理解的生活,无论我们是否能够理解理解,理解发生着,而失去理解,人生也会变为一片无意义的阴影:由理解酝酿生成的意义,浸透于人生的各个层面——意图、目的、情绪、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师生的理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主要由理解意识、理解能力与理解行为构成。对于特定个体来说,理解性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社会化过程。这里从对人的理解(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角度探讨师生的理解性,为现实教育提供参考。一、自觉的理解意识理解意识分为自发与自觉两个方面。自发的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它在一般教育过程中就可得到发展。而自觉的关涉何谓“理解”、“有何价值”等的考究,是人的意志品质在分析和处理问题上的反映,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如同其他社会成员,师生自觉的理解意识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懂得理解之于自身的价值在本质上,理解是人…  相似文献   

17.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要区别两个不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解的对象,是确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是理解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由于理解者内在的差异和理解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是多样的。区别这两个基本问题,有利于分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理解教育以理解理论为基础。因此,它的内涵取决于人们对理解的理解。大致说来,理解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其一,理解既是智慧活动,又是德行。作为智慧活动的理解,普见于对教学内容的观察、记忆与思维等,不言自明。理解之所以为德行,盖理解主体善解人意的心态意味着对他人保持一种大度与宽容,有利于减少一些纠葛与误解,使道德生活更加和谐。特别是教育者尽力理解教育对象时,这种理解本身就是责任感,是职业道德水平高的表现。其二,理解包含认知与感情。从认知方面看,理解包括资讯输入、加工与输出等环节,是完整的资讯加工…  相似文献   

19.
陈海飞 《现代企业教育》2006,23(22):195-197
当前理论界流行一种相对主义理解观,否定文本有自身独立的意义,主张理解的目的是为文本创造意义,主张各不相同的理解都具有合法性,认为把握文本意义是不可能的.这种相对主义理解观对人们实际的理解活动是十分有害的.理解的基本性质是相对性,同时人们的理解又具有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辨证统一.前见、间距、语言、解释学循环、人类的理解实践以及改造世界的实践等都证明了理解的这一性质.  相似文献   

20.
陈丽 《甘肃教育》2014,(16):66-66
正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解码的理性认识阶段。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