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记者生涯中,有一件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有一年的夏天,我采写了关于一位村支书的报道,讲的是他竞职上任后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在村里住了一夜,与几位村干部聊天。我以为这就够“深入”了。报道见报几天后,有位当地的知情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说:“你写的报道内容没什么出入,可这只是他这个人的一个层面,也就是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在记者生涯中,有一件事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0年前的夏天,我采写了关于一位村支书的报道,讲的是他竞职上任后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在村里住了一夜,与几位村干部聊天。我以为这就够“深入”了。报道见报几天后,有位当地的知情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说:“你写的报道内容没什么出入,可这只是他这个人的一个层面,也就是好的一面。你知不知道,这位村支书前不久为家里人的事与人打架,差一点就‘进去’了?”我说:“真的不知道,这个典型是乡领导推荐的,村里的干部介绍的都是正面的素材。”这位知…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大读者,选择订阅某一报纸,是因为希望通过这份报纸获取在别的报纸上不能获取的报道和信息,这就决定了报纸必须保持一定的独家新闻分量的属性。  相似文献   

4.
对每位新闻记者来说,业务上的发展前景可能有三个:一是最终成为新闻专家,二是最终成为新闻学家,三是最终成为新闻专家兼新闻学家。  相似文献   

5.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记者或通讯员写稿子时自己十分激动,甚至流着眼泪写稿子。等稿子交给编辑时,编辑却激动不起来,认为并不感人。有时作者写作时动了感情的报道,读者看报时却感到平平淡淡。这是怎么回事?是编辑"无情"  相似文献   

6.
在武林中,"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使用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的武艺。而在新闻圈里,记者的"十八般武艺",就是说记者是"多面手"。  相似文献   

7.
作者的角度和编辑的角度,经过一番"融合",很可能互为补充,从而产生出更为令人满意的既体现"新闻主题"又吸引读者的好标题来。  相似文献   

8.
新闻记者,没有朋友是不行的。这个朋友范围,可以有国家领导人,可以有工人、农民、科技人员,在360行里都有朋友。有人经常会以羡慕的口吻对我们说:"你们当记者的,认识人多,有优势,办事神通广大。"听了这话,我们说什么呢?说不清楚时,只好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9.
关于"笨功夫"的不同认识,源于人们对"笨功夫"概念的不同理解。有的人误以为记者要下"笨功夫",就是要完全重复昨天的"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些同志认为:现代社会的记者,不同于过去了,交通条件变了,通讯条件变了,写稿都用上电脑了,还说什么"笨功夫"?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的同志认为,经济新闻时效不重要,早几天晚几天没什么要紧的.在这种思想作用下,一些同志在经济新闻的写作过程中,往往不注意新闻时效性,"最近"、"前不久"、"日前"之类的"模糊时间概念"到处可见,有的甚至连这类的"模糊时间概念"都没有,从头至尾看不出新闻是何时发生的.实际上,"模糊时间概念"的背后,藏着的实在是"旧闻".  相似文献   

11.
会议新闻写作,是很有学问的,已有许多文章对会议新闻写作做了研究.这里,只谈一个小问题,就是记者要注意掌握"里应外合"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记者看事物,不能只看表象,要看到更深的东西。忽视“小事情”的存在,就会失去寻找新闻的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一个记者完成了采访,写出了稿子,下一道"工序"就是编辑的事了.这时候,记者会有两种心态:一种情况是反正我的任务完成了,用不用,怎么用,早用晚用,是编辑的事了.另一种情况是怀着不安的心情,不知道编辑会如何处理,期待着早点听到有关稿子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一定的报道内容,需要一定的报道形式来作为"载体",如同"量体裁衣"的道理。"衣服"做得再好,不合穿衣人的体型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通常的情况,记者是作为"局外人"的身份出现的,是以客观的眼光观察他人的社会生活,以"旁观者"的笔调描写出自己看到的一切.但是,现实工作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记者成了"当事人".  相似文献   

16.
在记者生涯中,有一件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有一年的夏天,我采写了关于一位村支书的报道,讲的是他竞职上任后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友,在党委领导机关“爬格子”(做秘书工作),业余时间,他爱将从电话中收集的情况、下面寄来的典型材料略施小技,加工成“新闻”,署上自己的大名,寄给报刊、电台,弄点“外快”,名利双收,倒也安然自得。我则不以为然。接“二传手”抛来的“新闻”,再将此抛给新闻单位,只怕不会一路顺风,总有“搁浅”、“触礁”之时。果不出所料,此友常在河边走,难免湿了鞋,到底闯了“红灯”。我主张,切莫轻信“二传手”传来的“新闻”,因为我不止一次上过那些“二传手”们的当。仅举一  相似文献   

18.
不相识的时候,庹震同志就是我的青春偶像了。年龄比我小一岁,成就比我大几倍。1982年,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改行进入新闻圈,两年后便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0年后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35岁被评为高级记者,再后便成为《经济日报》的副总编辑了。他进步的快捷,按今天时髦的话说,很有点“网上  相似文献   

19.
当一个人获得许多成绩和荣誉的时候.你会称呼他什么?明星?还是“大腕”?庹震把自己叫做“新闻熔炉里一块没烧熟的砖”。 1993年是庹震的丰收年,他的两篇通讯《春天的轨迹》和《同心共度辉煌时》在八届全国人大、政协新闻报道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这年10月5日,他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他却回忆起1982年的一段往事。那时,刚从经济系毕业的庹震,还不认识新闻ABC。他写的第一篇稿子就被“枪毙”了。编辑的批语是:“找不到导语,不知所云。”他却不解地问:“什么叫导语?”不懂就学,不会就问,他决心一切从零开始。他在大量阅读新闻书籍的同时,主动向同行求教。很多老同志和学过  相似文献   

20.
刘展 《青年记者》2015,(2):29-30
大数据时代,纷繁复杂的数据渗入到新闻信息之中,新闻可视化成为媒体报道方式转变新的探索,无论是纸媒、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都纷纷开始了新闻可视化的尝试。这种方式以数据分析为支撑,通过信息制图,将颇具深度的新闻内容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既尊重了时下用户轻量化的"浅"阅读体验,又彰显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具有"深"挖掘和"浅"呈现的双重性质。新闻可视化的二重性(一)"浅"呈现在信息高速膨胀的全媒体时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