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1.简单地介绍一个小制作,尽量运用比喻说出这个小制作的结构和特点。2.制作一件小工艺品,写一篇介绍制作过程的短文。(苏教版)提示:本单元作文训练的主题是“说明小制作”,这就明确要求了写的文体是说明文,所以同学们在动笔写作之前要先弄清有关说明文的概念: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怎么写,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等。另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文章最好能够体现出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一个题目要求简单地介绍一个小制作,例如贺卡、书签、工艺品等。首先你要确定介绍的对象,然后向大家介绍它的结构、特点以及它的意义等。写作时应注意:1.一定要注意说明顺序,避免文章杂乱;2.尽量运用比喻,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喜爱动手制作小工艺品的同学不妨写第二个题目。它要求写一个小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那么写作顺序当然要按照制作的顺序来写。要写好这篇文章,大家需注意:1.掌握该工艺品的制作流程;2.文章安排要详略得当,如制造该工艺品的关键步骤要详写,原材料的准备则可以略写等。3.语言应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刘志刚)  相似文献   

2.
说明文(江苏教育版) 一、介绍一个小制作,尽量运用比喻说出这个小制作的结构和特点。二、制作一件小工艺品,儿童节时赠送给小学生。写一篇介绍制作过程的短文。提示:写制作类的说明文,可以有两种安排材料的方法。一是按制作程序的先后安排材料,进行纵向说明:一是按照制作的步骤、方法、原理、意义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横向说明。但不管如何组织材料.条理要清楚。语言要简洁明了。除了这些,题目中还要求“尽量运用比喻说出这个小制作的结构和特点”。忽视了这一点.也就不符合本题的要求了。写说明文,准确性是首先要考虑到的.不仅要准确地了解所要说明的事物。还要努力做到准确地表达,写下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周密的思考,有不确切的地方,就要加以推敲修改。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往往需要做一系列的操作,如做实验、制作科技模型、烹制饭菜等等。这些操作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种操作的过程和顺序就叫程序,我们把介绍或解说某种操作程序叫做程序说明,把作程序说明的文章叫做程序说明文。下面谈谈如何写程序说明文。首先,写程序说明文,必须清楚地说明各道工序的先后次序。也就是说程序说明文的结构安排要与工序先后次序同步同轨。例如,制作豆芽。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许多说明文,从中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今天我们就谈谈怎样写说明文。什么是说明文呢?简单地说,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特征的文章。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思路指点] 这个作文题目,限定写程序说明文。初中劳技课上,你肯定做过纸工、泥工,课外也可能做过生物标本、小书签、小贺年片,甚至做过飞机模型,半导体收音机等。挑选一件得意之作,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制作过程,向别人介绍或解说,这就是写程序说明文。写作本题,应先确定你要说明的制作对象,补充了题目,再写作文。  相似文献   

6.
<正>简单地说明小制作的作文,要介绍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及制作的步骤和方法,要讲清制作的原理,交代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还可以简要交代一下制作的感想。当然,说明时要特别注意详略的安排,小制作的步骤、取材、制作方法及原理应详写,而小制作的意义、功能、注意事项则略写,这样有助于突出说明中心。另外,还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说明文的写作有明确的要求 :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即“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可见 ,初学写作说明文需注意三点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正确使用说明方法。其中“说明事物的特征”是说明文的根本目的。如果把说明目的比作“过河”,那么说明方法即是过河的“桥”。没有了说明方法的桥 ,过河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可以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突出 ,说明事理的阐述更充分。说明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准确把握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而且要能根据说明目的和说明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1.要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说明文通常用明白、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结果、功用、制作过程、方法等,从而使读者对说明的对象有完整、清晰的认识。为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写作首先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仅要说明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更要说明它有别于其他事物的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教科书中,说明文被认为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有比结构图或设计图更好的说明文。但又从来没人拿结构图或设计图作说明文,可见说明文一定具有比这一定义更丰富的内涵。说到底,说明绝不是简单地客观说明事物、阐明事理,对一个事物的说明一定是基于我们自己的视角,必须有这样的视角才能写出有见地的说明文。而且我们要说明的这个世界并非简单的自然存在,说明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自己所要说明的世界,唯其如此才能对这个世界做真切的说明。所有的"客观说明"都基于一种主观构造,世界在根本上乃是一种符号建构。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教说明文,只能让学生去"客观地"说明这个世界,忘掉自我,忘掉理论和思想,相信这个世界乃是外在于人的意志的自然实体,最终让这种作茧自缚的说明方式,捆住我们所有人尤其是普通人的手脚。  相似文献   

10.
作文范围程序说明文。作文要求按操作顺序说明。参考题目见教材。训练提要程序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有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特点。一般说明文往往是说明一个事物的静态,因此它的写作顺序一般是从空间着眼:或由外到里,或由上到下,或由近到远,或由著到微,等等。即使有的按时间说明,也只是大致的先后,并不一定严格地遵循过程和顺序。而程序说明文由于是说明一个事物的使用或制作的过程的,所以它的时间先后就显得十分重要。先做什么,后做什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说明文本身的科学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关注说明方法的讲解、文本中科学知识的普及等。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果,就要让说明文教学充满趣味性。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小学说明文教学的趣味化方法进行了探究,活化说明文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了解说明事理型小作文的基础知识上,初步掌握各种类型的较简单的事理型小作文的写作。我们说明事理型小作文分为说明程序和说明事理两大类,两者又可分若干小类。事理型小作文的写作,同一般说明文的要求是一致的。首先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其次是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说明。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但可平实,也可生动活泼,风格视说明需要而定。当然它也有自身篇幅短小,内容单一、集中的特征,它要求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程序型说明和事理型说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当然也有区别。前者以序为纲,反映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
能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因人们观察角度不同和写作目的不同,呈现出多个侧面。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时,可以到原文中找现成的语句,也可以自行归纳而成,重点是从文中捕捉、抽取有关信息。能根据事物特点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世界万物各有特点,要清楚地说明事物,应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相应地确立合理的说明顺序。即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事物的特点决定的。①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或生产制作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过程为顺序说明。②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明。③以说明事物间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常按先总体后局部的顺序说明。④以实验为主的说明文,按实验本身的顺序说明。⑤以介绍建筑、景观为主的说明,按空间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14.
筷子趣谈     
<正>八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三单元:写简单的说明文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除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掌握事物本身的条理。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来说明,就是要从复杂情况中理出头绪,把事物的特征、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说清楚,所谓说明有条理,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如果颠来倒去地写,文章的头绪紊乱,同样也会说不清楚。叶圣陶先生就写过一篇《景泰蓝的制作》,文章十分注意条理性,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仿一仿。  相似文献   

15.
题目简单地说明小制作简单地介绍一个小制作,尽量运用比喻说出这个小制作的结构和特点。(苏教版)  相似文献   

16.
"微课"因其时间短、容量小、内容集中,可以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过程,从中看出教师如何助学,而越来越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中职校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引入微课设计可以更好地达成说明文教学目标,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分析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觉得说明文不好教,学生也常常反映说明文不好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握不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对说明文说明的内容不甚了了,对说明文的一般结构规律也缺乏必要的认识。针对以上情况,多年来,我在进行说明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探索,并认为教好说明文的关踺是抓住说明要素以把握说明文的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微课”因其时间短、容量小、内容集中,可以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过程,从中看出教师如何助学,而越来越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中职校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引入微课设计可以更好地达成说明文教学目标,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分析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9.
说明文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说明方法多样、语言平实,这一类型的文章,很多老师认为难以设计出有"语文味"的教学方案。其实,这样的认识有些偏颇,说明文教学也能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才能使说明文教学充满"语文味"呢?在此,我以《蒲公英妈妈有办法》教学为例,试作说明。一、教学过程1.导入:蒲公英妈妈会为她的娃娃准备什么礼物呢?(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蒲公英妈妈为她的娃娃准  相似文献   

20.
一、说明文的特点及分类说明文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高年级,每册都有二至五篇。说明文是以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为主要特点的。它以说明和解说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直接地、集中地、科学地给读者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作者只是客观地解说,不掺杂主观的色彩。依据被说明的对象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成两大类;一是对具体事物解说的说明文,二是对抽象事理阐述的说明文。前者如《珊瑚》、《海底世界》,后者如《蛇与庄稼》、《种子的力》等。二、说明文的顺序安排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指的就是说明文的思路。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有严谨的条理性。换一句话来说,说明文的思路,要跟事物本身的条理性一致,跟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致。要言之,说明文的思路,大体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以时间为序。例如《冬眠》(第十册)。《冬眠》以刺猬为例,说明动物冬眠的特点。从头年九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惊蛰时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