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颇具文学及社会意义和价值,可以从鲁迅小说对明清小说思想及艺术的批判继承与发展、鲁迅对明清小说的学术研究以及鲁迅运用明清小说作为资源在其杂文中做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几个方面切入研究。但就研究总体状态而言,新中国成立前多为较直观的感受;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内的相关研究屈指可数,难以形成规模与特色;新时期以来,这一研究展现出一种多维度的纵深迈进。  相似文献   

2.
鲁迅早期“个人思想”的缘起及其东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作为中国最具深度和个性的现代启蒙思想者,其思想与中国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密切相关,而此一类型的转型在与中国文化具有相近性的东亚诸国也同样发生过,甚至可以说,今日东亚社会正是这一转型的结果。那么,思考中国国别问题的鲁迅也就自然具有东亚价值。鲁迅留日时期的"个人思想"建构,缘起于他对"中国之沉沦遂以益速"的焦虑,以西方现代个体生存哲学家为精神资源展开思考,完成了与梁启超等人的"精神告别",这是中国思想朝向现代的奋力一跃。鲁迅这一"个人思想"对于建设富有创新活力的新东亚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中止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权统治.如何重建已被破坏的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有"文化怪才"之称的辜鸿铭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道德立国思想,主张以道德秩序、良民宗教、忠孝观念等重建社会秩序.这一观点对于今天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和世界和平的理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中国,科举不仅作为一种选拔官吏的方法,更是国家推行社会教化,调整、维护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科举从庙堂走向民间、从社会精英走向普通百姓的历程中,戏曲扮演了重要作用.唐宋之后,戏曲中科举影像日渐显现,朝廷、剧作者和民众共同营造了两种不同意识走向的科举模式.戏曲在满足民众对科举种种想像之余,塑造、重建了市井民众科举的"意义世界",为科举制度获取了最为广泛的民间舞台.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7,(7):38-43
人与社会共同体如何和谐共生,即由帕森斯提出的所谓"霍布斯问题",是社会科学领域探讨的重要的元问题。哈贝马斯认为,实现社会秩序的整合,关键在于如何既能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又要确保这种整合符合理性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说,兼备规范有效性与事实强制性双重品格的法律应该成为现代社会进行社会整合的媒介。这一社会整合路径成为破解"霍布斯问题"的关键。总体观之,在对现代社会的理性重建和社会整合问题上,哈贝马斯由此开创了一条与罗尔斯哲学与卢曼社会学所不同的第三条道路。这一道路为积极应对当代社会的多元主义与复杂性事实具有重要的参验价值。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学的精神主旨是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通过激发每个社会成员内心的道德意识,先秦儒家为现实社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伦理道德准则,指导人们各安其分、各守其职.这是一种治世安邦之术,非乱世争斗之法.当今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以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标,正经历思想与现实的双重转型,必须对社会秩序构建予以高度关注.现代社会学对此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回应,而作为重社会规范的先秦儒学,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秩序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诗学层面入手,《故乡》是鲁迅以回忆的诗学来批判现代性弊端、探询现代民族国家理想形态的小说。“回忆”不仅构成了鲁迅追寻失去了的童年乐园的真正动因,而且传达了鲁迅在现代性反思与批判的立场上重建了古典形态的世界。而且,即便从全球化时代整个人类的“类”的意义上讲,“回忆”所追忆的古典形态世界又是未来人类的一种文明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谓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我们把鲁迅精神与大学生的价值观联系起来思考,即从鲁迅的思想中抽绎出富有现代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来,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获得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价值理想与新生活力。  相似文献   

9.
治国理政、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内容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文化遗产。以儒家思想而论,其诞生之初就与社会运作和政治架构密不可分。它以改变混乱无序的社会状况、重建崩坏的社会秩序为主要目标。儒家思想中有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资源,如"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为贵""民贵君轻"等。这些思想资源对于当今的社会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包含着民主政治的一些元素,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儒家的终极理想与民主政治并不矛盾.儒家参与政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作为近乎于公民社会的政治社团的功能,儒家对合理的社会秩序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正与和谐诉求.民主政治的发展可以儒家文化的开放性为切入口,以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格平等和参与平等为基础,"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和发掘儒家文化的价值功能,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作为新兴政权,从未放弃对重建正常社会秩序主导权的争取。在主要占领城市,太平天国政府相继建立起各类独具特色的救济组织,打破过去"官督民办"的模式,独揽城市"慈善"事业。太平天国时期民间慈善事业发展滞缓的原因,不能以"战乱"一言以蔽之,还要注意到民间慈善组织与太平天国社会组织制度的冲突、"战乱"造成的"社会失控"等因素。社会组织制度的弊病、"社会失控"是造成太平天国覆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父亲"及父子关系问题,在任何文化传统中都体现着多重的文化象征意味,并关乎我们的信仰。鲁迅通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文章提出以"亲情之爱"取代传统"恩威"观念,以现代意义的"父道"规范取代封建主义"孝道"的文化启蒙主张。鲁迅对"理想父亲"的建构及其对"精神之父"的上下求索,可视为其毕生追求心灵成长及探索客观真理的一种文化心理隐喻。鲁迅试图在"强父"、"强子女"、"强家庭"与"强社会"、"强国家"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机制,构建现代意义的"父道"典范,这对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世界正在走向一个后现代时代,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作为最先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国家,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更多地反映了从"现代教育制度"向"后现代教育制度"的转型.美、加、澳教育在向后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后现代"教育问题,其教育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现代教育制度"的重建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思考和探索中国文明现代转型的重要作家,早在留日时期的文明论的中心概念便是"立人".这不仅是异国体验,也是中国文明和文化现代转型的落脚点,是探索和思考中国国民性和人性的出发点.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和清醒的个人思考促使鲁迅立人思想有所变化,由期望"天才"而转向对现代"民众"的出现和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感性社会向现代理性社会的转变过程,形成以理性为主题的现代社会。把理性主义作为行为选择,构建社会制度并扩展到社会各个层面与领域,形成理性选择、理性构建与社会秩序理性化结果,保留部分感性传统于现代社会基础层面,在现代社会转变中形成新的感性意识,两方面构成东北区域社会的理性与感性基础,并在东北区域现代社会意识类型、生成根据、目标与路径、社会秩序方面存在差异与对立,成为转型期东北区域社会突发事件生成的冲突诱因。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瞿秋白分属“五四的一代”和“大革命的一代”,他们具有类似的家庭背景及早年经历;在现代中国“革命”路径的选择中,鲁迅一生坚守文化批判和思想革命的入世向度,瞿秋白则由思想革命走向政治革命并为之献身;作为现代中国的两位杰出人物,鲁迅和瞿秋白的主体世界具有勃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特性,表现出“战士”气质和反思性特征,他们以各自的入世方式承负沉重的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鲁迅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儿童教育思想,在现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鲁迅主张儿童教育要改掉家长本位观念,践行"幼者本位"论;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真正做到理解、指导、解放孩子。本文通过反思当下儿童教育问题,结合实际探讨了现代儿童教育的本质,总结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危机管理中的社会秩序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秩序既是危机演化动态的显示器,也是危机演化进程的催化剂,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是成功实施物质救援的重要保证。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规范被僭越、常规控制手段的无效以及个体生活目标的迷失等危机失序状态,既容易使国家的权威和信任受到挑战,也容易转化为广泛、严重的社会危机,并最终造成社会秩序的终极价值危机。因此,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弄清危机演化过程中动态的社会秩序与失序状态、把握住危机演化不同阶段社会失序的原因与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社会秩序恢复与重建的策略,才能成功、高效地管理好危机。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创作在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的彼此参照中展开,现实的揭露批判是其表象,而理想与寻路才是他创作的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鲁迅的人生理想由健全的人性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构成,这既代表了中国近现代改革最富现代性的认知和理念,也与孔子源自上古的人生理想相契合。鲁迅的探索,为中华民族建造立足于传统并回归传统的理想社会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政治的思考,以“整体性”特质尽显卓越.从“政治”的整体性出发,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政治的特性与本质——与强制性权力、国家紧密相关(以国家为中心),即现代国家政治;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建构其未来的理想社会中呈现了与这一理想社会相融合的政治特性——与理想社会秩序、人的自主能力和交往能力完满相结合意义上的政治(以社会为中心),从而使他的政治概念具有了纵深的历史感和厚重结构.因此,马克思对政治的思考和把握具有双重维度——现代性的维度和理想性的维度.我们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把握政治作为国家强制性权力的现代性,也把握政治作为人类自我治理需要的理想性,才有可能深刻地把握马克思的政治概念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