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祝影 《科研管理》2013,34(1):147-153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31家外资研发机构、18个相关指标构成的原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投资主体研发实力、机构自身研发条件和当地贡献度是影响外资研发机构综合表现的三个主因子,根据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可将样本机构划分为综合实力型、综合潜力型、当地贡献型、主体优势型、自身优势型五种主要类型,基本上反映出不同机构的总体情况及其优劣所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范例。  相似文献   

2.
新型研发机构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强化新型研发机构韧性是在当前VUCA环境中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模块化分析,提出了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过程的韧性化解释,识别出循环可变性、交互性、冗余性、稳健性四维韧性特征,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韧性评价体系,并选取初创型和成长型两类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实践应用,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保障新型研发机构抵御外部冲击,实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是复杂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下的非结构问题,现有研究对其评价关注不多,不利于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鉴于新型研发机构的多主体联合共治、多功能融合等特性及其国际化的复杂性,通过梳理借鉴新型研发机构、传统研发机构、企业和高校教育等已有相关国际化指标,基于软系统方法论,从顶层战略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在综合考虑受益者、执行者、转化过程、价值导向、决策者、环境限制六大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涵盖战略设计、资源流动、活动举办与参与、机构投资、科技成果发表、国际专利申请等核心内容的顶层模型,并逐层分析得出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行为主要包括效力、效率和效果3个方面,最终提炼出一套包含6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的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加快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国内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相关政策的异同,利用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法分析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流程中的区域政策、评价原则、评价理念、指标和实证研究等内容。结论表明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流程、评价理念、评价指标、评价研究实证方面还需优化。同时提出相关建议:及时引入新的评价理念并加以实践验证;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在评价研究实证方面增强流程完整性,探索并比较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侧重科研和产业化能力,优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现代化科研组织,能有效推动产学研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对新型研发机构分类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从功能角度将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分为源头创新型、成果转化型、创业孵化型、技术服务型、科教并重型五类,并提出分类管理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对推进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日益增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外资研发机构的数量成为各地政府追求的主要考评指标,纷纷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进驻,却并不关注个体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地绩效.而事实上,在华外资研发机构规模不一、质量素质不等,对本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利弊影响各不相同.利用SPSS软件对31个机构18个指标构建的数据库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应从投资主体研发实力、机构自身研发条件和对当地的贡献度三个因子评价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地绩效,从因子得分情况可以归纳不同绩效机构的一些共同特征,从而为中国政府实现对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风险投资角度出发,讨论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运行理论基础,探讨风险投资参与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模式及评价体系,结合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在广东以深圳光启、华大基因等为代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一批建设模式新、体制机制新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广东省产学研结合的高级形式,成为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力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根据建设投资主体不同,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高校主导、科研院所主导、企业主导、社会组织、团体或个人主导等形式,政府应根据其各自不同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类支持。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绩效的四方面维度,研发条件、创新活动、创新效益和人才培养,并结合2015—2017年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卓有成效,走在全国前沿,但也存在质量发展不均衡(量质不高、扶持不准)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布不均、标准不明)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导向的特点以及建设需求,综合德尔菲法设计了科学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此外,运用ANP法,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了各项指标的对应权重,从研发条件、创新活动、创新效益以及人力资源等四个维度设计了产业化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发现:(1)成果产业化是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首要目标;(2)政府的政策扶持仍是影响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因素;(3)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突出学术论文研究不同,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建绩效评价更加注重研发产出、成果转化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等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国内经济管理领域 2003年至2019 年的179篇文献为样本,使用系统性文献回顾法(SLR),探索和总结了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现状及其知识结构,分析现有研究的缺失并尝试寻找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 第一,新型研发机构的知识结构由9个部分构成一个2W1H的主题研究框架。第二,从国家、产业和企业层面分别总结了阻碍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因素及其提升对策建议。第三,从研究知识模块、研究切入角度和研究趋势拓展3个方面解剖现有知识断层,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益相关者合作和数据价值链形成二维视角对科技数据类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建构与之匹配的绩效评估框架,且以上海数据中心为例进行分析,提炼关键绩效领域并建构具体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以期为该类机构未来运行管理和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通过数字化协同管理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创新能力,从分析数字化协同管理对新型研发机构内外部合作的影响入手,结合新型研发机构数字化协同管理的模式设计,从理论上剖析数字化协同管理对于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创新的意义.研究表明:数字化协同管理可以强化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之间、与其他科研机构之间的链接,从而提升机构内外部的合作创新能力;可以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维度重塑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打破各环节之间在时空上的障碍,提升技术、知识、成果等资源在创新链中的传播速率,强化机构内外部合作能力.最后为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协同管理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内部外部合作水平,提出形成贯穿全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协同管理规划,加强硬件数字化改造、内部数字协作平台建设和业务流程数字化重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分析数字化协同管理对新型研发机构内、外部合作的影响入手,结合某新型研发机构数字化协同管理的实践,深入剖析了数字化协同管理对于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创新的意义。研究表明:数字化协同管理可以强化科研人员之间、新型研发机构与其他科研机构之间的链接,从而提升机构内、外部的合作创新能力。数字化协同管理可以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个维度重塑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打破各环节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提升技术、知识、成果等资源在创新链中的传播速率,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内、外部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方政府通常更倾向于支持“看得见”的项目或者短期内能够带来“看得见”政绩的项目这一现象,探究政府对新型研发机构财政补贴的支持偏好,为政府更科学地制定新型研发机构补贴政策、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可视化视角,以广东省187家新型研发机构为样本,从科研人员职称层次、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状况两大维度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对新型研发机构财政支持偏好及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财政支持对新型研发机构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而高级职称科研人员数量、进行了成果产业化对于新型研发机构获得财政经费和项目支持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珠三角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及科研院主导型的新型研发机构中表现明显。因此,为了更加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促进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创新,建议地方政府注意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相关政策支持偏好,引导新型研发机构更加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项目R&D活动中涉及大量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而数据挖掘是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基础,因此,数据挖掘的质量关系到项目R&D活动中信息管理的水平和知识管理的绩效,也关系到项目R&D活动的成败.基于此,首先论述了项目R&D活动中数据挖掘的涵义及其质量问题,接着提出了项目R&D活动中数据挖掘质量的测评指标,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最后运用判定树归纳算法对若干项目R&D活动中数据挖掘质量进行了实证评价和分析,以便为项目R&D活动提高数据挖掘质量的测评提供借鉴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扎根理论,结合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结构系统的案例,归纳出机构协同网络结构五大核心范畴机制协助支持、资源信息整合、平台共建/知识协同、利益共赢合作、平台耦合效益,整合出以资源信息、支持机制、平台及知识为节点基础,以平台耦合为网络联结,以利益共赢为结构反馈的核心范畴关系,并构建出其技术创新的协同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与研究机构都是科技创新主体,其研发活动各有特点.在分析2000-2010年浙江省高校与研究机构R&D投入差异的基础上,利用DEA方法评价其R&D活动的相对效率,结果发现:浙江省高校平均R&D效率略高于研发机构,但评价期内高校R&D效率有效年份少于研发机构;高校与研发机构的纯技术效率都明显高于规模效率,并且规模非有效的年份都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因此应增强R&D投入规模,合理组合配置R&D资源,以实现最优效率,提高浙江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