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本化德育,就是要突出人,突出主体的发展。它强调现代德育的本质不再是管理、控制和约束,而是人性的唤醒和个性的尊重,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生命的健康生长、生存、享受和发展。当前高校德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脱离实际、缺失个性化、忽视生命体验与感悟。促进生命发展的高校人本化德育从"人"出发,尊重生命主体;以生活为根基,遵从生命特性;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情感;通过贯彻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途径,倡导生命个体的全面和多样化发展,最终促成个体道德自由、自主和自觉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生命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生理机能的成长受生命基因密码的影响,生命的生长就是身体内的基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一种排序。人类基因研究组正在探究生命体内通过基因重组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秘密。精神生命的成长也是如此,也有其成长的密码。教育的价值旨在破译生命成长的密码,通过基因的重组,促进个体潜能充分发展。当下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知识教育,并没有去探究生命成长密码。这些年来,洪泽县实验小学以"教育即成长"作为自己的校本哲学,践  相似文献   

3.
<正>"生命"课堂教学观,就是让课堂成为老师与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主张在每堂课中,应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感。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也正在这样实践着,在努力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在课堂中的成长。中国的古典诗词精深而又博大,传世佳作数不胜  相似文献   

4.
个体生命特性是生命内在价值的主要体现,对生命内在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为儿童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生成性思维体现对个体生命之生成性的关注,具有关注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创造、尊重生命差异、强调生命关系的特点。面对"未成熟状态"的儿童,关注个体生命之生成性有助于遵循其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秩序,引导儿童追求幸福生活,符合儿童生命的成长诉求。生成性思维视阈下的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生命完整过程,帮助儿童实现生命觉醒;重视儿童生命创造,尊重儿童生命差异,对儿童饱含教育期待;基于主体间生命关系,引导儿童走向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5.
<正>雅斯贝尔斯说:"人是一个没有完成而且不可能完成的东西,他永远向未来敞开着大门。"就此而言,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精神建构,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从生命的高度反思不难发现,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忽视了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丧失了应有的育人功能:为了高考,实施唯知识、唯理论的教育,禁锢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怀、生长的关注;对学生直接灌输、机械训练,剥夺了学生生命成长的主动权;工序式的教案带动"再现"课堂,预设封  相似文献   

6.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小学生的最大特性就是"生长中",尊重学生生长的需要和时机,不断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不断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已经成为生长型课堂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7.
<正>(一)自然意义的"生长"是一个从小到大的、成长的过程,也指生物个体长度和重量的成长。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在"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教育即生长",这就是最初的教育含义中的"生长"。在倡导"以人为本"的当今教育中,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师个体教育意识的觉醒,即个体对自我教育生涯的整体性反思与觉悟;教师专业成长是理性的事业,教师专业发展依赖于"信仰理性、认知理性"的形成与发展;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反思与专业成长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何谓生命关怀?生命关怀是指教师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成长,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关注个体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个体生命的主观能动作用。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它不可逾越,也不能逾越。然而,当前有不少教师喜欢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以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看待孩子、要求孩子,企图让孩子迅速地成熟,结果塑造的只能是心理、性格畸形的"老成少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从生  相似文献   

10.
正什么样的课堂是现代课堂那应是具有现代气息的、高质量的、有智慧的课堂。在胜西小学教师的心目中,理想的现代课堂就是生态课堂: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关注其全程、全域;彰显学生的自主性,促进个体间的和谐发展、差异发展;帮助学生打道生命成长的通道,营造起开放、和谐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培育生命个体,培植社会栋梁的专业场所,我们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及整体的人格发展,关注他们的成长经历,关注他们的发展状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充满生命活力、自然健康的和谐环境中成长,在成长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生命与教育两者的关系成为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注热点,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就此问题给出了近乎相同的答案,那就是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过程和成长规律,教育必须彰显生命价值,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意义。教学是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5,(11):8-9
<正>同学少年据说,您在作文课上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的文章有‘我’在"?是的。我想要强调的就是,文章不是材料的堆砌,不是文字的累加,也不是语言的无意义重组,而应表达写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个性,传达个体生命对社会、人生的真切感受,抒发生命成长历程中真实的情感。"我"的文章,不能没有"我"的想法显现,不能没有"我"的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14.
刘楠 《考试周刊》2015,(14):85-86
教育是以关注并成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为目的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生命成长伴随教育活动的始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生命课堂是人本思想在课堂上的着重体现,其核心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在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内,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关注生命的独特性,激发生命成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注重生命发展的全面性,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班级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从关注学生个体出发,利用学科优势渗透情感教育;重点建设班级文化,为学生成长搭建舞台;借助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班主任教育的合理延伸,实现班主任的"立体教育"。一、以情动情,唤起学生的生命需求1.通过周记了解学生我发现学生每星期交上来的周记反映了学生生活、学习、心理乃至班级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  相似文献   

16.
孟晓东 《江苏教育》2014,(17):55-56
<正>我一直呼吁要让学生的语言、思维、精神在课堂里活泼泼地生长。我提出的"生长语文"主张就是倡导语文教学要站到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来建构语言的生长。长期以来,老师们纠结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自课标修订版提出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后,大家又格外地关照所谓的工具性与文本表达。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仿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彼此相融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言语的生长,从而获得精神成长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既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着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很多人认为学校管理的目的是让师生能够听领导的话,做事守规范,认真工作和学习,形成良好的"校风"。而我认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应是"让师生更好地成长"。人的生命成长包含物质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生命的成长。无论是物质生命的成长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有一个重要特征——自然成长。这种"自然成长"包括两层意思:其一,在"自然"状态下,没有进行教育而无意识的生长;其二,在教育状态下,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有序生长。应该说,第二种意义才是教育和管理追  相似文献   

18.
"蓬勃生长"是最美教育的样态,是完整性生长,注重双重生命生长,特别是精神成长与哺育;是规律性生长,要高度重视童年的价值,努力延续童年精神,关注儿童成长的规律;是独特性生长,要认识"这一个",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丰沃的土壤;是气象万千的生长,要有壮阔的境界,有活力和朝气,有浑厚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所谓生命教育,是指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  相似文献   

20.
<正>生命的价值在于成长,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内在生长.数学教学的价值在于提供与内在生长、生命成长相匹配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就是生长数学下的教学行为.生长数学的价值取向是基于旧经验生长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亟需关注知识的生长、生命的生长、智慧的生长、境界的生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这一带有哲学思辨性的命题更加引发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新课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