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性地理课程“润物无声”,它注重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学生内在素质的养成,是培养高素质地理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地理教育普遍对隐性地理课程重视不够,导致地理人才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隐性地理课程的教育现状;讨论了隐性地理课程的含义、特征及类型;研究了隐性地理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提出了加强隐性地理课程建设的六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勇 《考试周刊》2011,(27):174-175
在学校地理教学形式中,显性地理课程和隐性地理课程两种形式并存。但是历来显性地理课程体系健全,忽视了教材之外的隐性地理课程的建设,地理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一定障碍。本文在分析显性地理课程和隐性地理课程的基础上提出隐性地理课程的建设与地理素养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过多注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而忽视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亚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学生与学生这一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这些问题阻碍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学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估。“基于学生”地理课程资源的整体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策划、主动发掘、适时更新和系统归类。只有这样,教师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零散”到“整体”,从“偶然”走向“常态”。学生中的隐性资源才能被激活,蕴藏在学生中的巨大的资源才能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隐性课程既渗透在学校显性课程之中,又存在于显性课程之外,是学校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系统,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隐性课程括物质性的隐性课程、精神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和行为性隐性课程等方面。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需要美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创造民主、自由、宽容的课程氛围,提高师德修养,重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大学日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逐渐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本文对隐性课程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分析了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并针对大学日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谈课堂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课堂教学实践中,历来都重视显性课程的作用,忽视隐性课程的影响。本文结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实践,提出加强多途径开发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但在我国,对于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者不够重视,开发力度不够,为了使"隐性课程"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建设,这就需要教育者提高认识,改进方法,使"隐性课程"真正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9.
职业学校的需要、职校学生的需要以及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三个方面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因此。应分析课程开发现状.根据地理教师的角色意识与课程开发环境.采取可行性开发措施.丰富课程开发资源。争取有关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加强校际合作。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包含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的现代“大德育课程”角度,集中探讨了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问题,并总结和评析了几种国内外较广泛运用的隐性德育课程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隐性、显性课程有效衔接之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课程有隐性和显性之别,两者在学校教育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隐显性课程进行有效衔接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开发显性课程中隐性课程的功能,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考虑显性课程的教学要求,隐性课程显性化及显性课程隐性化是隐显性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地理教材和我们的周边地理环境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这是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优势所在。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需要加强对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内涵的理解,需要充分开发地理美育的课程资源,还需要选择有效美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理校本课程,按照笔者的理解,就是学校、教师与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 ,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通过我县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觉到,地理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一、如何看待地理校本课程开发1.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符合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要求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六大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程中也同样存在着隐性课程,汉语教学师资应当对其善加利用。汉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除了范围和内容广泛,还有语言环境隐性发挥作用的特点,汉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此利用好。隐性课程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时间较长的特点,汉语教师要有耐心等待隐性课程出现效果,以便利用好隐性课程这方面的作用。隐性课程内容丰富,汉语教师在利用时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开发适用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5.
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方面的实施渠道。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方式学习,引导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依托地理课程载体,需要有丰富的可应用于课堂教学或者促使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学习的资源,需要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本文基于以上问题,提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隐性课程是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粗放型”水平,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深刻认识、反思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而提出在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隐性课程是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粗放型”水平,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深刻认识、反思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而提出在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文隐性课程自研究开发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被重视程度不够,开发和利用上存在不足等问题。为此如何挖掘并发挥其在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文学素养和语文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仍为当今语文教师需要着力探索的问题。本文试以校内动态语文隐性课程文学社为契点,对语文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做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隐性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序列,具有多重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强化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策略包括:整体推进,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要素中的隐性课程;全员参与,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主体中的隐性课程;凝练特色,开发蕴含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隐性课程;倡导多元,开发蕴含在校园多元文化中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20.
隐性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序列,具有多重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载体和资源。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强化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策略包括:整体推进,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要素中的隐性课程;全员参与,开发蕴含在校园文化不同主体中的隐性课程;凝练特色,开发蕴含在校园特色文化中的隐性课程;倡导多元,开发蕴含在校园多元文化中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