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领弟 《广西教育》2006,(7A):71-71
[教学片段]记者:船长,如果你的儿子不跳水,你会真的开枪吗? 船长:会的。 记者:那不是把你的儿子打死吗?(全班同学大笑) 船长:不会。如果他真的不跳水,我就会马上往天上开枪。他听到枪声,一定很害怕,就自然会跳水。  相似文献   

2.
紧张的考场上,学生在静静地答题,忽然,一位学生偷偷拿出课本,奋笔疾书;讲台上,教师的课正酣,讲台下,学生的觉也正酣;一位学生原本十分聪明,但他甘做思维懒汉,作业总抄别人的;学生明知早恋不允许,但他仍然控制不了自己……你是教师,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当时是怎样处理的?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制止他,大声叫醒他,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错了。你这样做,效果怎么样?你可曾想过,你这种“明目张胆” 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一方面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致当事人于众目…  相似文献   

3.
武艳 《中学生电脑》2006,(10):12-12
“你到底去不去?”“不去。”“你到底去不去?”“不——去!”这时,他就会眯起他那“一线天”的眼睛,然后,用他的双臂护住头扒在桌上,等着挨捶。果然,下一句就是“你不去,看我怎么捶你!”可见他是相当有经验了。大家一定想问到底这是怎么回事?一定想知道要去哪里吧?  相似文献   

4.
从开动的车上跳下来,要向前跳才安全吗?这个问题,无论你把它向什么人提出,一定会得到相同的答案,“根据惯性定律,是应该向前跳的”。但是,你不妨请他把这个道理说得更详细些,问他:惯性对于这个问题究竟起着什么作用?我们可以预言,这位朋友会肯定地滔滔不绝地开始叙述;但是,只要你不去打断他的话,他很快自己也会迷惑起来,他的结论竟是:由于惯性的存在,下车的时候要向后跳才会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丛蓉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2,(34):30-31
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翠鸟》。谁会写这两个字?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看,他写得对不对。师:写对了吗?生:“翠”字写错了。师:谁来给他提个醒,怎样改对这个字。请你自己找个小伙伴来讲吧。生:“翠”字上面的“羽”字没有钩,下面的一竖刚刚出一点头,不穿过去。师:对,赶快改一改。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为什么给这种小鸟取名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生:是因为这种鸟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是翠绿色的,“翠”是翠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查字典了。师:真好。不懂的词查字典,你很…  相似文献   

6.
《当代电大》2006,(9):60-60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医生,他总是问我为什么不借给他钱。“你拿什么还我?”我问他,“你今天没钱,明天又去哪儿弄钱呢?我现在借钱给你,不就是等着将来你跟我解释谁把你骗了!”  相似文献   

7.
一、口头写作方案提出的背景 “如果让你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比如写你的班主任,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表现?”“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他哪些方面很特殊?”“有,很严。”“好,那就说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严格。”“不知道,反正严就是严。有什么好说的呀?”“那好,假如你看到墙上有个斑点。你会想到什么?”“就是一个斑点,仅此而已。”“你就不会试着想想,这个点是怎么来的?它像什么?它的形状、大小等等?”“点就是点。我干吗要想那么多!”  相似文献   

8.
一位研究生说他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问:你打算接谁的班呢?谁会给你交班?他何时交、你何时接受?你们将如何交接?他全答不上,全是一本糊涂账。反正是作为口号念一念,这些具体问题想它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10.
你的目光     
翠翠,你为何仍站在这斑驳的小木船上?伴着远端的残阳,还在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他吗?  相似文献   

11.
小秀 《初中生》2007,(10):46-46
晋国国君晋景公上了年纪。有个算命的活腻了,居然跟他说:“你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子了。”老头子一听当然不痛快。到了新麦子成熟的时候,他把算命的招来,端起饭碗说:“你说吃不到,偏吃给你看!不过你得先死,谁叫你算不准!”说罢,将算命的砍了。老头子刚要吃,突然肚子不舒服,啊,不成,得先上趟茅厕(si)。饭都凉了,大家还不见他回来。怎么回事儿啊?左右侍从分头去找,却哪儿都找不到,原来老头子掉进粪坑,淹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曹慧 《广西教育》2006,(7A):58-58
[倍数关系的问题教学片段] 师:你今年几岁了? 小康:我今年9岁。 师:你们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 生:不知道。 师:我的年龄是小康的4倍,谁能算出我的年龄? 生:老师,你今年36岁,是吗? 师:你算得很对,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算的,好吗?  相似文献   

13.
你认识肺活量特别大,特别能“吹”的同学吗?如果有,你可以跟他打赌,说他一定吹不灭一根蜡烛。当然,是下面的这种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扬 《中文自修》2001,(4):52-53
不知道你听到郁达夫这个名字时,你最想了解些什么?他的作品大都已经出版,回忆他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但为什么人们至今还对他以及他的作品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冯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一怔。“你们好啊!”冯老师满脸洋溢着真挚的笑意,声音充满了亲切和关爱。正想上课,突然,有个学生举手站了起来,还没等老师问他什么事情,便急急的说:“冯老师,可以给你提个问题吗?”“当然可以了。”冯老师仍然微笑着。“你今天为什么戴眼镜了?”“对呀,你为什么戴眼镜了?”这时很多学生也随声附和起来。冯老师这才想起走进教室时孩子们满脸疑惑的原因。冯老师并没有急于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而是故意问他们:“好看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不说话…  相似文献   

16.
伍丽燕 《教师博览》2023,(17):21-22
<正>他一进教室门就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低着头,眼眶已经红了,眼里泛着泪花,嘴里在喃喃自语。我连忙上前摸着他的头,温柔地对他说:“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他仍然低着头,好像没听到我说话一样。我在他跟前蹲下身子,再次问:“你是不舒服吗?你叫什么名字呀?”他仍旧不回答,而且开始低声啜泣。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他仿佛对陌生环境很抗拒,不想加入与我的谈话。  相似文献   

17.
伊妹信箱     
伊妹姐姐:老师最近排座位的时候,给我安排了一个受到教办处分的人作同桌,他常打扰我的学习,使我的成绩提高不上去。我怎么才能不再为这个烦恼呢?婺源县清华中学李荣锋你确定自己成绩提高不上去完全是你同桌造成的吗?有没有从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呢?再说,如果他可以给你不好的影响,那么,你为什么不能给他一些好的影响呢?我想,老师安排你们作同桌,一定也是希望通过你的努力,帮助他改正缺点,使他早日回到你们中间。所以,你得加油!伊妹姐姐等着听到你俩一起进步的好消息。(伊妹)伊妹姐姐:上周二买饭的时候,我没有零钱,正好…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爸爸今年37岁,中等个头,长相平平,可他却有一口特引人注目的牙齿——黄乎乎的。也许你会问:“你爸爸是不是每天都不刷牙呢?”不,不,不。恰恰相反。说出来你可不要见笑,他可每天都刷三次牙,绝不会漏刷一回。但是为何仍是一口“金牙”呢?只因他有个不良的嗜好——抽烟。  相似文献   

19.
我和同桌     
“唉,我真倒霉呀!跟一个‘鼻’涕王,坐在一起。”,我心里不停地埋怨着。 也许你会说“鼻涕王”不就是脏点儿吗?是他自己脏,与你有什么关系?那我来告诉你,跟他坐在一起不仅十分脏,还十分烦。  相似文献   

20.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