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课程视角审视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学科视野下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视角下古诗文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关注古诗文特有的话语方式和特定的文化语境,凸显古诗文自身的特点,寻求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进而探索操作实施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前言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课程,而其中有一块十分重要的部分就是古诗文,中国古代文化深远璀璨,古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云集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是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的起点。[1]因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课程,而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古诗文,中国古代文化深远璀璨,古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云集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是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的起点。因此,  相似文献   

4.
日本捐助防疫物资所附古诗文赠言,一时传誉于社交媒体和官方媒体,由此引发对古诗文教学进行课程学考察。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日本语文教材编入中国古诗文,主要课程目标乃是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我国中小学教材十分重视古诗文,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精神指导下,部编本语文教材进一步加强了古诗文的课程地位。但对古诗文来说,"学什么"重要,"怎么学"更重要。古诗文课程的实施,面临着作为"祖母语"的语言之隔阂与作为"意义"的语境之阙如的双重阻碍,也因此承受着来自应试教育的更大压力。价值指引与审美,是古诗文的课程意蕴与功能。审美,因其超越性,使古诗文学习跨越了双重阻碍,也使价值指引成为可能。古诗文课程,因为审美的普遍性与综合性,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是初中生必学课程,而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继承传统文化有着显著的价值。古诗文本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与构成,初中生古诗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教师若能在古诗文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和质量,还能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让其语文素养得以全面发展和进步。究竟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呢?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短小精练的语言文字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而中学语文课程中只精选了极小的一部分。为了让中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让中学古诗文的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有必要适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恰到好处的拓展与延伸虽不能立竿见影,却在浸润中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来谈谈古诗文拓展阅读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学好古诗文,不光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朗诵是常用方法,本文将围绕古诗文朗诵教学的意义、现状和方法展开论述,为提高初中语文古诗文朗诵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子俊 《学周刊C版》2022,(23):138-140
古诗文课程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教师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经历几千年发展变革所积淀的文学精粹,具备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教师借助古诗文课程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可以同步发展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道德情操,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培植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的渗透深度和广度,使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散发永恒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要素——古诗文教学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融入,同时还应当积极探索灵活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首先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古诗文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永远的自豪,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正因为如此,进一步加强古诗文的教学,就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从古诗文的背诵和古诗文的运用这两方面入手,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与不断摸索,逐渐积累了一些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佳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经典古诗文,尤其是古诗文诵读的启蒙教育。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期间大量背诵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都将大有帮助。那么,如何在学生中进行古诗文诵读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佳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经典古诗文,尤其是古诗文诵读的启蒙教育。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期间大量背诵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都将大有帮助。那么,如何在学生中进行古诗文诵读呢?  相似文献   

13.
梁锦超 《考试周刊》2013,(25):33-34
中华民族有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而古诗文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瑰宝,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是民族的素质滋养剂。小学生正处在黄金记忆阶段,多诵读古诗文,弘扬古诗文,对提高语文素养是极其重要的。作者结合课内课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古诗文,弘扬古诗文,使古诗文这中华民族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在他们身上闪耀光芒,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佳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经典古诗文,尤其是古诗文诵读的启蒙教育.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期间大量背诵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都将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组成元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引入传统文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怀,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国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的见证。由古至今传递着中国的历史,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回首历史,延续未来。古诗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也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古诗文的韵律美感和形式美感吸引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同时,古诗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把传统文化融入现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也被列入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经典的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经典的古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不仅能给学生带来道德上的熏陶,还能产生文化上的感染和影响,古诗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如何从引入入手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培养阅读兴趣,是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古诗文教学准备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学校古诗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揭示认知和审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确立以审美为核心、以审美为古诗文教学的切入口、以审美体验为特征的古诗文教学目标。古诗文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妥善处理好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社会、课程与生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善于取长补短,使古诗文教学资源得到最优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修养的提高,都有赖于古诗文的学习。当前,由于对古代文化接触较少,加上通俗文化的冲击,学生对古诗文有一种隔阂感,难以体会古诗文的意境,不容易产生共鸣,学习上比较被动。如何改变这种状  相似文献   

20.
朱洪亮 《教师》2021,(9):18-19
初中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古诗文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古诗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文化审美情趣。基于此,文章先介绍了初中语文古诗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及价值,而后分析并总结了其开发经验及教训,最后提出了语文古诗文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及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