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经历从精准扶贫到"绣花"扶贫的关键时期,各地均在"绣花"上下功夫,积极啃"硬骨头",如何写出社会广泛关注、受众喜闻乐见的扶贫报道,新闻媒体记者需要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同样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本文以新华社近期的一篇引发社会广泛反响的报道为例,剖析扶贫报道形成社会热点的"密码",探究其新闻性和思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给新时期扶贫报道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4月1日至5月8日,我全程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新闻扶贫采访。此次活动行程上万里,历经10个县,共发稿13篇,其中4篇获本报社级好新闻,有两篇见报当天就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发。 回想这次采访,我体会到;  相似文献   

3.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省委十分重视和支持档案馆的建设.今年是浙江省档案馆建馆四十周年,因为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参与省档案馆建设的一段经历,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同志约我为<浙江档案>杂志写一篇有关建馆前期的回忆文章,我欣然答应下来.  相似文献   

4.
在《搪瓷茶缸》这篇情趣小品中,有记叙有描写也有议论,作者万全是在50年代回顾30、40年代的生活经历,不是许多方面的经历,只限于写有关搪瓷茶缸的三段经历。 三段经历分别是在1939年、1946年和1949年,时间拉得长,但笔墨精炼,篇幅很短,读起来没有因时间长而文字冗长之感。 作者通过搪瓷菜缸集中写了自己的感觉和心情,所谓情动于中,发而为文。这篇散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在不同时期里不同的经历、感觉和心情。  相似文献   

5.
龙文彬 《新闻窗》2005,(6):26-27
去年盛夏的一天,贵州电视台青年记者韩雪莉、姜卫东打电话给我,说台里正在组织策划制作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的电视专题片,想约我谈谈当年采访惠水县摆榜乡贫困情况的报道,并且说那篇报道拉开了我省“新世纪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序幕。”听他们这样一说,让我实在是受宠若惊。  相似文献   

6.
李普:(在《调整经济的来龙去脉》一文的附语中,回忆了50年前他的记者生涯中一段特殊的经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只火凤凰,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连年烈火中新生的。这篇通讯讲的是开国六七个月之内一件安邦定国的大事,讲的是当时全国的经济形势。那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重要关头。我今年81岁,觉得很荣幸记载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7.
挂职(连载)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在张志飞生命的旅途中发生了一段让他难以忘怀的经历。这段经历是那么让他感到亲切、心动、愉悦、陶醉。 一日,张志飞被C州档案局李局长叫到会议室告诉他说,组织研究抽调他到H县平塘乡挂职扶贫2年,任乡党委副书记。张志飞一听,脑子嗡嗡地响,认为听错了。“这是  相似文献   

8.
倘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改革开放至今已35年了,我也由青壮年进入了老年的行列.这些年,我的工作岗位几经变动,但始终未同教育和文化失去联系.如今己从大潮中退出,回忆一些难忘的经历,思索一些相关的得失经验,对于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对于我国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也许是不无意义的. 教育篇 1.参与高考试卷命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是复旦附中的语文教师,有段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在我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有这么一段经历,令我感触颇深,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省委十分重视和支持档案馆的建设。今年是浙江省档案馆建馆四十周年,因为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有参与省档案馆建设的一段经历,省档案局副局长丁越飞同志约我为《浙江档案》杂志写一篇有关建馆前期的回忆章,我欣然答应下来。那天我参观了馆内的陈列室,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11.
早春2月,我随报社组织的“贫困乡徒步采访团”,前往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大悟县黄站乡和花桥乡,进行了为期26天的采访。其间,我采写了17篇稿件,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了7篇,本报发稿13篇。其中,“黄站乡采访札记”一组6篇稿件受到了地委书记邓道坤的好评:“稿件很实在,反映的问题深刻,对搞好扶贫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同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1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总书记引用并肯定了6月5日人民日报“经济周刊”刊登的《驻村三记》.《驻村三记》是我今年5月在内蒙古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精准扶贫驻村调研后写的.习总书记的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也是对我新闻扶贫的莫大鼓励.下面结合自己多年做扶贫报道的经历,谈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我在撰写《新华日报史》过程中,通过访问在新华日报工作过的老同志和搜集的文字材料,对潘梓年的一生经历有了较多的了解。今年是他诞生100周年,在此,我要对他在《新华日报》的一段经历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4.
[前记]这篇《周总理来到我们身边》,是我1971年4月在参加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期间,用散文形式记下的一段真切感受,最近在翻检旧稿时发现,读着读着,心情不禁十分激动。三十七年前周总理的身影风范、音容笑貌又跃然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场景,是我一生永远无法忘怀的经历,也是一次刻骨铭心的记忆。回顾这段历史,当时那些艰难岁月的许多往事又历历在目,可说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5.
序跋的念想     
没想到因了这一次“救场”之举,倒成就了我和巴老的一段编书缘。在我为数不多的文字中,常有念想的,就是这些序跋了。它们每一篇都连着一段难忘的记忆,每每想起来,总会感觉到暖意。最初的序跋写作,是得到了孙犁同志的鼓励。可以说,我的第一篇跋文,就是被孙犁逼出来的。我和孙犁初识于1978年,开始是工作上的联系,来往多了,谈得就随便了,去多伦道孙宅聊天,成了日常的一件快事。那些年是孙犁写作的旺季,很多文字发表前,我有幸成为第一读者。因此,当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季涤尘约我为孙犁编一本散文选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愿意为孙犁做些事情。我通  相似文献   

16.
韩建明 《兰台世界》2004,(10):45-45
岁月如歌,似水流年。13年的军旅生涯中,在与档案工作“触电”的日子里,对我来说应该是一段痛并快乐的时光,也是值得回味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17.
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到,每写一篇新闻稿件,都要细心地听取被采写者的意见。我曾采访过一位助理工程师,用微机控制百吨锅炉节约原煤的事。写稿时我为他加上了一段“闪光”的话,文章发表后,他感慨地对我说:“本来这是篇好文章,可你加上这样一段我没说过的话,就显得多余了”。我十分尴尬。至今想来,都是一件憾事。打那以后,我坚持每写完一篇新闻稿,都要让被采写者亲自看一看。再有就是不能强人所难。去年夏天,我采访了我厂一位优秀青年工程师。他谈到,我迷上了革新,竟  相似文献   

18.
每逢重睹这份剪报和几张照片,我就不由想起42年前的一段特殊经历及其衍生出的一串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一篇来稿引出何家庆 今年1月下旬,我接到一份自然来稿,说的是安徽大学生物系教师、魔芋专家何家庆1998年自费扶贫大西南305天的传奇经历。他走过8个省108个县的产芋区,行程31600公里(徒步8000多公里)。举办技术培训班62次,指导57家魔芋加工企业,直接受训2万余人……何家庆在遭遇自然、人为磨难面前的超常坚韧,叫我感到此人非同寻常。但稿件在人物的深刻挖掘及行文上与我们《北京青年报》的要求甚远。年初,中央开发西部的号角吹响,何家庆的事迹恰好符合中央精神,作为媒体应该配合主旋律的宣传。因为这一传奇人物的吸引和探求他内心世界的渴望,我决定亲赴合肥采访。  相似文献   

20.
新书     
北大情事本书收录北大青年的真实爱情故事47篇,其中绝大部分为当事人自叙。数十位新老北大人敞开心胸,娓娓道来,不掩饰,不避讳,坦率、真诚、大胆地把各自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一段段铭心刻骨的情爱往事公之于众,北大人源自五四传统的奔放的血质,在本书中又作了一次集中的精彩的绽放。不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