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静涛 《考试周刊》2011,(59):127-127
作者从网球发展史、球员技术风格、网球文化三个角度.探讨业余爱好者如何从专业角度欣赏网球比赛的问题.以期使更多的网球爱好者更深刻地理解、欣赏网球比赛并参与到网球运动中。  相似文献   

2.
孙宾华 《学苑教育》2012,(10):14-14
从判断来球、击球时间、击球位置、击球时拍形调整等几个角度提出乒乓球准确击球的几个主要环节,认真分析,可帮助乒乓球爱好者尽快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是大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学生对于乒乓球选项课上课积极性较高。近年来,比赛机制教学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得以广泛应用,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术,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裁判知识和提高欣赏比赛的能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比赛机制教学模式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自1952年以来,我国在国际比赛中,得到了不少这个项目的冠军,我们的乒乓球代表队为祖国争光,赢得了很多荣誉.现在我们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比赛中的若干数学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子和我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看电视体育大赛,特别爱看乒乓球比赛。在看球赛的过程中,儿子有一种特别的表现,按成人的表述就是爱国热情。当然,这绝不是孩子的一种偶然表现,而是我们家长适时引导、强化的结果。 一天晚上,儿子和我同时欣赏乒乓球比赛,中国的王涛对德国某运动员。比赛场面精彩纷  相似文献   

6.
<正>反手拧拉接发球技术作为当今国际乒坛一种较为流行的接发球方式,可较好地解决传统接发球技术对于台内小球只能搓、挑、摆短等被动局面,使比赛更早地进入欣赏价值最高的相持阶段,大大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美学欣赏价值。相比于西方"横板正宗",直板台内拧拉更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伟大的发明与创新,同时也是我国人民伟大智慧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结晶与升华。一、台内反手拧拉接发球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分析据唯物辩证法原理可知,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竞技乒乓球的性质特征、教练员认识、乒乓球技战术发展现状来探析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现阶段领先世界的原因。由竞技乒乓球的发展历程来解析该项目的性质、特征;通过对教练员的解读来理解他们的指导思想;依据王皓近几年大赛中与对手的比赛录像发现,2、3板在乒乓球比赛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第2板技术变得更加先进、有攻击性。乒乓球技术新、高、难的发展,以及比赛相持能力的提高都将是未来乒乓球比赛致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乒乓球比赛的特点出发,针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心理紧张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出适宜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调整心理紧张的方法。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越来越多,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的实施方案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本文列举一些,为乒乓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热爱乒乓球运动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从技术和竞赛规则的角度论述了发球在乒乓球技术中的特殊地位,并对怎样突出特殊性,争取比赛的主动权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经过长期的训练及比赛总结,结合自己的打法特征,每名运动员都在板数和比分特征上有自己的特点。拟从24场男子和17场女子国际高水平的比赛录像中,总结出王皓、马龙、张继科、马林、张怡宁、丁宁、李晓霞等7位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板数和比分等比赛基础特征,为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技术和竞赛规则的角度论述了发球在乒乓球技术中的特殊地位,并对怎样突出特殊性,争取比赛的主动权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鸿雁杯"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即将开赛,小东和小亮作为乒乓球爱好者,当然不想错过这个一展身手的好机会。通过选拔赛,他俩都获得了正式比赛的资格。今天下午,他们刚刚参加完抽签,结果小东被分在男子D组,小亮被分在男子F组。小东还打探到一些重要"情报":男子组共有32名选手,先分成8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然后每个小组的前两名参加单场淘汰赛,最后决出前三名。小亮提议道:"我们来算算这次男子组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吧。"  相似文献   

13.
在乒乓球比赛中要想获得成功,除了精良的球技外,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说得好:"平时练的是战术,比赛比的是心理".特别是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比赛的胜负往往体现在心理素质方面.本文就从乒乓球比赛心理素质的背景,比赛前的心理素质状态,以及在实战中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平时中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了初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检测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全民健身运动人群中的乒乓球爱好者进行60min分钟乒乓球运动测试,测定乒乓球运动能量消耗特征,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全民健身.结果表明:60min的乒乓球运动也呈现出间歇性特征,最大心率出现在运动开始后10rain,为125次/min;VO2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出现在最后5min的运动中.为33.2286mlVkg+min.研究认为:全民健身运动中乒乓球运动强度远远小于专业选手比赛强度;心率变化具有间歇性特征;乒乓球运动中的相对耗氧量和能量消耗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乒乓球运动能够消耗脂肪,但是,要有较长的运动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无遮挡发球,分析实际的比赛情况,从乒乓球运动员自身的技术发展、比赛过程的战术运用、赛场裁判的判罚尺度几方面来具体说明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施对中国乒乓球队乃至世界乒乓球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乒乓球比赛指导中,正确把握乒乓球运动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分析乒乓球比赛中主动与被动的辨证关系,坚持科学的指导观,对乒乓球比赛中出现的变化多端的情况及时地做出反应,实施科学正确的指导.实现被指导者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比赛手段相结合,力争主动、力避被动,最终达到比赛争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性出发,挖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敏 《考试周刊》2011,(74):142-143
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青少年成长阶段性出发。挖掘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它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非常成熟了.伴随着乒乓球的发展,各种乒乓球比赛在整个世界蔓延开来,比如说乒乓球世锦赛、"巍雅斯.天梭"杯乒乓球大奖赛还有奥运会中的乒乓球比赛等等大型比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乒乓球比赛是很考验人的一个比赛,它对运动员的技术以及心态等等方面要求很高,技术是基础,但心态也非常的重要,有好的技术心态不好也很难取胜,但没有技术那取胜就相当困难了.只有有了好的技术与心态等才能把握好比赛节奏,尽情发挥,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本文提出了关于节奏的要点以及怎样把握等,希望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角度近似法定量研究了刚体转动中不受力矩的进动问题.无力矩的进动是刚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抛出后旋转的硬币、乒乓球比赛中空中旋转的乒乓球及地球自旋运动均是不受力矩的进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