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周 《兰台世界》2011,(8):76-77
吕思勉总结的几个重要的古书通例:先秦古籍,大多口耳相传,轻事重言;先秦诸子,大抵不自著书,今其书之存者,大抵治其学者所为,而其纂辑,则更出于后之人;古人著书,有所本者,大抵直录其辞,不加更定,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等。  相似文献   

2.
曹之 《编辑之友》1997,(4):60-62
凡例又叫叙例、例言等,它是说明著作内容及编纂体例的文字。它对全书内容、体例的整齐划一是十分必要的,史书尤其如此。刘知几《史通·序例》云:“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今人吕思勉亦云:“凡有统系条理之书,必有例,正不独作史为然,而作史其尤要者也。与其炫文采作无谓之序,毋宁述条理、明统系,而作切实之例。”(《史通评·序例第十》)  相似文献   

3.
4.
5.
吕思勉在治学与教学中,十分注重目录和目录学,他专门为初学者写了一本目录学著作——《经子解题》,当时不少学术青年得益于此书;除了这本目录学专著,他还先后编制了几种导读书目,这些书目都是他读史和治学的心得所系,今天对青年治学还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吕思勉,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大家,毕生专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作为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思想涉及史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在学术领域有广泛的建树,他的一生,先后出版了多部史学专著,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简帛发现看古书的体例和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里讲的“体例”是指我们对古书写作方式和阅读方式的理解,“分类”是指按这种理解建立的类型概念以及它们在历史过程中的演变。简帛古书内容本身的构成方式,以及其不同类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这对阅读简帛古书来说是必备知识。  古书的体例和分类,郑樵、章学诚叫“校雠”。校雠学,表面上是簿目核对,实际上是历史比较1。它和古书的作者、年代、真伪都有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研究。中国的学术传统,自宋迄清有“辨伪学”,近代以来有疑古思潮,西方也有“文献批评学”(text criticism)。它们都是从怀疑的角度审查史料,…  相似文献   

8.
古书的编号     
  相似文献   

9.
余建平 《档案学研究》2021,35(6):135-142
档案作为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中国早期众多经典古书的文献来源。汉代以前的档案对经、史、子书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部文献中的《尚书》,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君主颁布的政令,以及对臣民的演讲记录等档案。《春秋》则来源于史官对国家大事的记录,《诗经》《周易》《礼》等经典的形成也或多或少与档案有关。史书与档案的关系更为密切,档案中的纪年、外交辞令、盟誓、军功、属籍、制诏、章奏等文献,构成史书的主要内容。子书中的部分篇章则来源于诸子给君王的上书,这些文书经过后人的编纂,最终成为诸子百家的重要篇章。从档案到古书,表现出选择性存录、文本形态改变和实用性倾向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现代辨伪学的奠基者,他在辨伪方面的成就在中国辨伪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继承前人辨伪理论的基础上,又有创造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剖析伪书的危害、设置科学的伪书分类、提出系统的辨伪方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去年暑期,我到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学习古书修复月余。结束之时,与天一阁的资深古书修复大师——李大东老师的一番谈话,让我对古籍修复行业有了一些了解,也多了一分敬佩,更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读书既多又杂,通过他在《自编文集》中引用之书的考察,略可梳理出较为清晰的轮廓。周作人逐渐亲近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对其进行独具特色的创造性转化,对他所读古书从传统四部角度进行概括描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学者曹溶著述《流通古书约》,提出了古书传抄互换或刊行广布的流通之法,在我国首次以文字的形式倡导图书开放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中,此约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对保存古书及利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代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的编目者越来越注重对古籍版本的著录,对古籍外在形态的著录日趋繁复.现在已经建立了不少古籍书目数据库,但如果以《宝礼堂宋本书录》等书目的著录体例来要求,数据库还有一定的差距.数据库应该要著录版式、分类、批校题跋、藏书印、刻工、避讳字等,如果附有图录将会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5.
《诗经》——先民的歌唱。《左传》——诸侯争盟记。《山海经》——神话的故乡。《楚辞》——泽畔的悲歌。《孙子兵法》——不朽的战争艺术。《盐铁论》——汉代财经大辩论。《天工开物》——科技的百科书。《老子》——生命的大智慧。《墨子》——救世的苦行者。《史记》——历史的长城。  相似文献   

16.
在书籍衍变的漫长过程中,出现了不同风格的装帧形式。受材料、工艺、地区、时代等因素影响,西方古书装帧的形式和风格繁多。文章整理分析了珠宝装帧、腰带书、连背装帧、混凝纸装帧和古软装帧五种经典装帧形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内容,以管窥西方古书装帧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来民国学术地图的绘制中,不少学者推尊“史学二陈”(陈寅恪、陈垣)。在“二陈”中,陈寅恪的地位尤为显赫,被目为民国学术界的“龙头老大”、“现代史学的第一人”。也有学者提出,中国现代史学家中最杰出的有四人,那就是“二陈”再加吕思勉和钱穆,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我国古今书志源流的梳理,对历代书志体例作比较分析,从而力求作出一部书志科学的结构,供人们思考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的两个流通书约:《流通古书约》和《古欢社约》的图书流通思想,并对其学术价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书的传统印版,是左右对称的形式,中间留有版心,版心多设有鱼尾符号,这种版式,如何出现,版心中的鱼尾,如何出现,具有何种意义?为何用以作为对折标志,都是很值得探讨之事。本文经过研究,提出:中国古代书籍的版式,大约是借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