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约在战国时期,我国开始有了"帛书",逐渐发展形成了卷轴制度,一直延续至唐代,前后达一千年时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简牍并行。卷轴所用的材料,最早是丝绸一类的物品,后期是纸。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对馆藏古代帛书帛画织物所采取的技术保护、修复方法,分析不同地域出土的古代帛书帛画织物的形成特性,探究了古代帛书帛画织物保护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茂育 《兰台世界》2012,(10):32-34
简牍帛书,指简牍和帛书,简称"简帛"。简帛是古代的文献资料,主要应用于纸张发明前的殷商至汉魏时期,是我国文字和书写条件成熟时期的产物。从20世纪初期英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  相似文献   

4.
奚亚丽 《兰台世界》2014,(9):149-150
马王堆帛书《五正》篇说的“五正”,应如帛书整理小组所注释,为“四时治民之政”之义,而并非君主正己而正四方之义;帛书易传《要》篇中的“五正”,当指与君主治道相关的由“五官”所掌的政务,与易占中的五行生克无关。  相似文献   

5.
马王堆帛书《五正》篇说的"五正",应如帛书整理小组所注释,为"四时治民之政"之义,而并非君主正己而正四方之义;帛书易传《要》篇中的"五正",当指与君主治道相关的由"五官"所掌的政务,与易占中的五行生克无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英文是CHINA,原意乃指瓷器。西方最早源于瓷器认识中国,瓷器遂成为中国的代名词。青花瓷是瓷器中的精品,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明,被冠以  相似文献   

7.
帛书《春秋事语》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在语言运用上不如《左传》精炼、生动,在史实把握上不如《左传》缜密、细致,在思想倾向上与《左传》也有一种时代的先后关系。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测:《春秋事语》应当是《左传》之前的史学作品,是《左传》广采博取的史料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陈燕 《兰台世界》2011,(9):33-34
《经法·六分》篇为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一篇。文物出版社先后于1976年和1980年将该批帛书整理出版。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已发表的《六分》篇的释文有几处需要改动。  相似文献   

9.
《经法·六分》篇为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一篇.文物出版社先后于1976年和1980年将该批帛书整理出版.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已发表的《六分》篇的释文有几处需要改动.  相似文献   

10.
英国图书馆藏Or.8211/800号藏品被著录为“木简”(wood slip),为公元3世纪下半叶到4世纪初期之物。从形制上看,此物当为描画纸卷文献界行的界尺。因使用界尺描画界行时所依凭的是其幅宽而不需使用测量功能,故界尺尺身多无刻度。作为尺的一种类型,界尺的使用方法提醒我们,在利用古尺资料时不仅应关注尺的长度还应留意其宽度,因为不同宽度的尺可能预示着功用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书籍大约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书籍材料,形式和生产方式,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曾经发生几次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两次是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由于这两次发明,书籍的材料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我国书籍制度的演变,发展形成三大阶段:简策制度、卷轴制度和册叶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专制统治者是根本不可能接受仁义道德教育的,所以用民主共和的制度来防止出现暴君,远比用道德教育来感化明君来得更加现实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常常被当成一个"开明君主"的时代,那个时代,无论是在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还是在地球上的任何其他地方,都不是共和国的时代,君主政体正在上升,方兴未艾。然而,就在这样的"开明君主"时代,欧洲的政治动荡不安,那些有权势的王室,如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法国的瓦罗亚王室不仅巩固了君主制度,而且使它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和骄横,  相似文献   

13.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黄帝学派古佚书的第三篇,题名为《称》,全文一千六百字。此篇文体特殊,由一些内容不相关连的独立语句组成。最近,谭家健先生指出,与《称》篇文体相似的古代文献,还有《逸周书》中的《周祝》,这一意见是很值得重视的。祝是古代神职人员,掌文辞和宗教礼仪。《说文》云:"祝,祭主赞同者。"《周礼·太祝》云:  相似文献   

14.
“页码”是现代书籍中最不起眼,但又最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不过,这种要素并非随书籍出现而出现。中国书籍中最早具有部分页码功能的可能是简册时代的“简号”,但简号与页码又有很大差别,使用也不广泛。纸质时代后的最初数百年中,中国书籍的主要形态是卷轴,但卷轴却没有使用过任何页码符号。较多使用页码的是梵夹装,但数量也不是很大。雕版印刷时代,中国书籍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页码。这应该是中国书籍独立产生的页码,与同一时期西方书籍上的页码没有关联。普及后,页码对书籍的阅读和利用产生了深层次影响。但和西方页码系统相比,中国自主产生的书籍页码系统有一定缺陷。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引入,中国书籍上的页码系统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制度萌芽于革命宣传并形成于与国民党的斗争中.1921至1929年,在加快政党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新闻出版工作在整个革命宣传活动中的地位,不仅通过宣传政策制定和机构设置加强对新闻出版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而且通过报刊、书籍等的出版将其政党意识推广到现实层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新闻出版制度.中国共产党这一阶段对出版制度的着力建构为以后新闻出版制度的制定、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清代学者讨论这类问题,多半只是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实物的讨论,都是20世纪范围内的东西,都是根据这一百年的发现。比如王国维的《简牍检署考》,就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此文写  相似文献   

17.
董嘉梁 《大观周刊》2011,(15):290-290
本论文叙述了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发生和发病规律,指出了防治策略,主要涵盖强化疫情监测、清理病死树、病死木技术处理、严格进行检疲、生物防治、林种结构调整、采取行政策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明初对高级武官的选任并无明确制度,皇帝简任是主要方式,反映出皇权独大.正统之后,兵部的人事权开始扩张,高级武官多由部推,至成化初兵部竟成被抨击对象.会推则被朝臣视为制约兵部权力的手段而得到提倡,经过成化一朝的酝酿,弘治元年(1488)正式确立.随后又根据被推官职的高下区分出会推层级,制度逐渐完善.武官会推与文官会推经历...  相似文献   

19.
陆云婷  丁华东 《档案管理》2021,(3):43-45,49
贴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公文现象和公文处理方式,初现于唐朝用作公文改错,后来在朝代更迭中不断地演化出更多的内涵,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针对我国古代贴黄制度,介绍其形成缘由及早期内涵,并总结出在贴黄形成与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三种类型的贴黄制度,即奏状贴黄制度、人事贴黄制度以及贺谢表贴黄制度,最后得出三点对于我国古代公文贴黄...  相似文献   

20.
欧美公共藏书制度的形成及其东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华军 《图书馆》2000,(6):57-60
本文概略地探讨了西方公共藏书制度的起源、成形及其东渐以后,对我国藏书思想和观念所发生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