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师生互动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特定问题,或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交流、探讨中相互表达个人见解,以达到集思广益、探求真理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进而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基于此点,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
张英 《云南教育》2002,(7):39-40
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进课堂。实践表明,有效的讨论,有利于引导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笔者根据数学教学的实践,对课堂讨论低效现象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讨论的有效性。一、数学课堂讨论中的主要问题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手段。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根据观察,大部分集体讨论的参与率一般仅在1…  相似文献   

3.
论课堂讨论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讨论是教师实施现代教学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在发现教学、研究性学习和案例教学等现代教学法中被广泛地使用。然而目前研究和探讨课堂讨论的文章却廖若晨星,实有探讨的必要。课堂讨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个体和群体主动探究问题。辨明是非真伪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讨论法的探讨,找出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实施讨论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现讨论教学的巨大价值。一、讨论法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将简单问答当作讨论一位有多年教龄的教师一次上课后总结说,该节课采用了讨论法。而实际上整节课他仅向学生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什么叫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发展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开展综合整治?等等,老师每提一个问题,就请一个学生回答,而学生仅需在书…  相似文献   

5.
谌业锋 《四川教育》2006,(11):27-27
成功的课堂讨论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策略:(1)捕捉和创设讨论契机。课堂讨论要及时捕捉契机,错过良机,就要影响讨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及时捕捉讨论的契机,如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开展讨论,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开展讨论,在学生提出普遍关心的问题时开展讨论。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设课堂讨论的契机,特别是在教学的重点处、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和知识的关键处开展讨论。(2)采用机智的诱导和点拨。课堂讨论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讨论,使课堂讨论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这就要求教师必…  相似文献   

6.
课堂讨论是教师或学生提出有商榷性或探讨性的问题,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商讨和辩论,互相启发得出结论,以研究和探求真理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课堂讨论,可打破原有课堂教学机械刻板的僵化局面,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其中,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丽华 《现代教学》2005,(11):19-20
课堂讨论目前已应用得相当广泛,教师在遇到开放性问题9需要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应用课堂讨论。但是,目前课堂讨论的效果却不容乐观,比如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讨论不深入、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本期我们将“放大镜”转向了课堂讨论,希望能通过几位教师的课堂讨论经验,从教师在讨论中所扮演的角色、讨论应用的契机、讨论的方法等方面,为其他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李珍 《教学月刊》2007,(6):40-41
西方学者德加默说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一堂完整的语文课,少不了学生的激扬文字,更少不了教师的指点江山,尤其是在运用讨论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讨论什么,怎样去展开讨论,讨论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这些环节是每位教学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  相似文献   

10.
化学新教材比旧教材生动、丰富。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小栏目,从不同角度体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改革思想。其中增加的44个“讨论”问题,基本都是根据教材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提出来的。这些内容有的安排在教材内容后面,但大多数穿插在教材内容的中间。如何落实“讨论”的教学,使其与整个教学内容连贯且具有逻辑性,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课前精心设计好“讨论”的教学内容“讨论”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节完整课时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备课时,应认真分析教材,钻研要“讨论”的问题,写出详尽的教学计划。一方面在指导思想上应把它和其他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讨论”教学的目的,补充应补充的条件,掌握好展开讨论的时机,选好讨论的方式,“讨论”结果的应用等。这样处理“讨论”问题的教学,既能有效保证教材思想的实施,又能逐渐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避免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授课方法,使教学针对性强,目的明确。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由于学生长期被动学习,不习惯成为知识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的讨论让每位学生都有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和感受的机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安排合理有效的讨论环节,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和谐、愉快的多向沟通,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研究探讨的能力。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喧宾夺主,将讨论这种教学手段凌驾到了教学的内容之上。本文从效度、信度、深度、坡度、法度等五个方面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进行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化学新教材比旧教材生动、丰富。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小栏目,从不同角度体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改革思想。其中增加的44个“讨论”问题,基本都是根据教材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提出来的。这些内容有的安排在教材内容后面,但大多数穿插在教材内容的中间。如何落实“讨论”的教学,使其与整个教学内容连贯且具有逻辑性,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课前精心设计好“讨论”的教学内容“讨论”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节完整课时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备课时,应认真分析教材,钻研要“讨论”的问题,写出详尽的教学计划。一方面在指导思想上应把它和其他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讨论”教学的目的,补充应补充的条件,掌握好展开讨论的时机,选好讨论的方式,“讨论”结果的应用等。这样处理“讨论”问题的教学,既能有效保证教材思想的实施,又能逐渐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避免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授课方法,使教学针对性强,目的明确。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由于学生长期被动学习,不习惯成为知识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课堂讨论法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起到重要作用。要组织好课堂讨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注意精心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正确选择课堂讨论的时机和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课堂讨论是指教师或学生提出有商讨价值或探究价值的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点拨、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交流和讨论是小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交流和讨论能够引发真正的科学学习活动;交流和讨论能够让老师抓住科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因而,正视讨论和交流成为教师教学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于是,讨论和交流什么、安排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交流活动中教师该做什么、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交流而不流于形式、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该做出怎样的回应、如何关注倾听等成为教师所思考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课堂讨论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助于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无论从教学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的角度看,大学开展课堂讨论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大学课堂讨论的实效性并不乐观。要使大学课堂讨论充分而有效地展开,除了讨论问题本身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外,还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问题思考的深刻性;需要学生打好先修课程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和思考;需要师生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势。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尤为适用。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 ,恰当组织课堂讨论 ,既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又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学生思维 ,拓展学生知识面。课堂上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所学知识中的某一主要问题展开讨论 ,各抒已见 ,对问题的认识由片面渐趋全面 ,由肤浅逐步深化 ,以此达到明辨道理。教学过程中 ,对知识中的某一主要问题或学生容易出现认识、理解上的偏差的问题 ,教师通过引发、展开、归纳三个步骤组织课堂讨论。一、设置问题 ,引发讨…  相似文献   

18.
<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因而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课堂讨论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一、精心设置问题,为课堂讨论提供载体以课堂讨论为核心的高中政治课堂,需要高中政治教师精心设置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热情。基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关于设计讨论问题的建议。首先,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大事,教师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讨论,就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切磋、争论和交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伟 《四川教育》2002,(9):22-22
讨论式教学又称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组织或参与下,学生集体围绕一个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讨论、搞清问题,理解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讨论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强化记忆,深化理解,启迪思维的作用。成功的讨论离不开积极合理的组织,教师的组织策略应着眼于四个方面:选准题、营造场、把握度、注重评。选准题问题是讨论的中心。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透彻地说明他的意见的合理性,应下功夫选择典型的事例作为思维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