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丽的女性形象通常都会出现在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中,然而可悲的是,这些女性人物在出场之初便会不久于人世。基于此,以《乌鸦》和《椭圆形画像》这两个作品为例,从叙事视角出发分析爱伦?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深度研究得出爱伦·坡是一位以男性叙事为中心、女性缺乏话语权、具有男权意识的作家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以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读《圣经》中的贤妻形象,笔者发现,由于男性掌握话语权,《圣经》中描述的"贤妻"形象与圣经时代的女性并非完全一致。为建构"贤妻"形象,圣经作者采取了男性叙事视角、次情节结构和妻子形象的扁形化等多种叙事策略,借此影响现实中的女性,强化男权意识。从圣经文学的影响来看,圣经中所刻画的"贤妻"形象对西方文学具有原型意义,圣经中的贤妻标准与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矛盾成为西方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曾经是历史长久的封建父权社会,男性拥有极端的上层性别阶级的权利。中国文学历来也是男性的文学,女性意识在文学领域被深深的掩埋在男性对女性的辖制性想象之下。作为父系社会建立伊始的性别霸权阶级,男性的文学便是性别文学史上那个单一的声音。即使抛开丝毫没有女性或者根本不意表现女性的文学作品,剩下的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绝大多数也在男性意识的压抑规整之下缺失了自身的主体意识。女性形象大都依附着男性世界对女性的想象而诞生和发展,较少有生动丰富而真实的有自我主体意识的人物。但时至近代,这种男性社会对于女性的想象却渐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这种改变又恰好较为完整的贯穿于近代狭邪小说本身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4.
小说中的女性叙事往往会塑造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拼搏成功的女性形象,借此唤醒女性的性别意识和主体自觉。然而,女性叙事也会陷入一种困境,主要体现为在男性权力场域中,女性试图挣脱男性权力的束缚,但途径是“矮化”部分男性形象,结果是获得男性共识中的权力。本文以《后翼弃兵》为例,分析小说中成为“女王”的女性形象以及被牺牲的母亲形象,讨论小说中女性叙事呈现的困境,并探索小说以国际象棋为媒介反映女性性别困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研究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贾母、贾元春为中心,跳脱出人物单纯的生物性别,重点把握人物更深层次上的社会性别,对人物的性别视角进行多方位地解析,深刻探讨、重新阐释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形象身上特殊的文化意义,并在特定角度概括了《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这一超越人物所处时代的人格特征揭示出其超越生物性别的独特性,并从而展现了作者曹雪芹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创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女性作家的小说改编后的电视剧往往消解原著中的性别意识,回归到既定的性别形象和性别关系图式。由于创作者不同的社会性别观念和意识,在文本叙事中会体现出不同的性别视角。本文以《橘子红了》为例,通过对小说和剧本两个文本进行细读。从聚焦选择、人物描写、人物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文本的叙事学分析,揭示文本中隐藏的性别视角,分析不同性别视角下文本的性别内涵。  相似文献   

7.
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研究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史湘云、薛宝琴为中心,跳脱出人物单纯的生物性别,重点把握人物更深层次上的社会性别,对人物的性别视角进行多方位解析,探讨并重新阐释《红楼梦》中众多女性形象身上特殊的文化意义,并在特定角度概括《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这一超越人物所处时代的人格特征,揭示出其超越生物性别的独特性,从而展现出作者曹雪芹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创作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超越了当时社会礼教的束缚,她们聪明美丽可爱又不似世俗女子。然而文本中的这些女子形象都是在男性的观察和叙述中呈现的,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比文本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会发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始终没有离开男性视角的观察和男性意愿的表达。这一悖论在《聊斋志异》中多处呈现,作者对历史上女性意识和女权意识的发展作反思。  相似文献   

9.
朱锐 《现代语文》2010,(6):110-112
简·奥斯丁是英国小说史乃至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女作家打破女性在传统男性叙事中"天使"和"魔鬼"的固定形象,以女性的真实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以独到的女性视角消解了传统的男性中心话语权,但在对传统的男性话语挑战的同时又潜意识地迎合,为女权主义写作传统在父权文化中步履艰难的历史行程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长诗《拉米娅》,发现拉米娅的形象折射出男性文本强加给女性的天使或妖魔的形象传统,从而揭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  相似文献   

11.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作品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文章主要通过《长恨歌》中叙事方式和王琦瑶的形象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描写了一系列充满悲剧意识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一组卑琐、虚伪、自私、懦弱的男性群像。文章试就张爱玲小说中的主要男性人物类型进行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小说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圣女型,其二为妖妇型。这两类女性形象表现出郁达夫小说复杂的性别文化意识,从文本和理性的显在层面看,这两类女性的书写既是对传统礼教的一种反叛,又对性的进一步解禁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表现出一个现代启蒙者对女性的关注和尊重。从潜隐的层面看,作品夹杂了许多男权社会的意识和观念,呈现出男性视角和立场,透露出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和现代夹缝中的焦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长诗《拉米娅》,发现拉米娅的形象折射出男性文本强加给女性的天使或妖魔的形象传统,从而揭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  相似文献   

15.
叶兆言的长篇小说《后羿》通过重新设置人物背景,对传统神话传说进行了再创作。该小说从表面上看具有推陈出新的一面,但是若将其置于性别的视角下进行观察,深究其文本中的所谓创新情节,却能发现作者通过赋予嫦娥这一形象以种种虚幻的假面来粉饰自身对其投射的男性欲望这一目的,从而使得小说中的嫦娥形象具有了"圣母性"及"恶女性"的双重特性。这样的思维和创作过程,表达了男性对女性的期待性想象,女性的生命主体性在不知不觉中被抽离、消解,从而使得这部"重述神话"的作品仍难脱成为男性神话的翻版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黄心珏 《文教资料》2010,(18):163-164
明代"四大奇书"男性话语权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中的女性角色定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传统观念之下,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被程式化了,这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了这四部小说中,形成了"男人婆"和"红颜祸水"两大形象系列。  相似文献   

17.
女性在广告中备受青睐,她们所代言的商品,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在广告中被切割、被物化、处于被凝视的地位,而且被超越现实地完美再现,这是男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投射。在男性话语权趋于强势的环境中,女性更应该有独立而清醒的自我意识,才能在当今社会中与男性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文学形象批评开始寻找女性被书写、被定义的历史,在对男性文本的"性别阅读"中发现自己、表达自己,重视女性话语权力,使女性的声音不再被湮没,使男性的文本开始正视女性的真实存在,这为女性身份的定义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为女性形象的重建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儿女英雄传》中何玉凤的形象,阐述了传统男性文学话语中女性意识的困围和消解,并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在男性话语权下女性意识所面临的主要困围。  相似文献   

20.
叶松青 《文教资料》2006,(27):88-89
几千年来,典型的女性形象多由男性作家创造。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男性作家赋予,女性成为被描述的对象、审美的客体或男性某种情感的载体。女性世界对男性作家来说终究是一个外在世界,本文将从现代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男性的视角。一、男性作家注视下的内涵现代男性作家通过文学这一途径,试图为现代女性构建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女性观念与意识。男性作家以代言体塑造的女性形象,虽不乏成功的范例,却往往在其注视下,承载了原创者的家国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今天,当我们再次去审视男性作家笔下的女子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