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嗣冲与民初的“尊孔读经”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爆发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凭借手中的军事实力很快攫取了革命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出于复辟帝制的目的,极力利用孔子作为政治招牌而在全国各地掀起“尊孔读经”的逆流。附属于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卯翼下的各地方实力派也出于自己的利益,纷纷积极响应,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成为袁世凯政府“尊孔读经”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各地方“尊孔读经”运动的头面人物。其中,主政安徽的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重要成员倪嗣冲便是当时极力支持“尊孔读经”的都督之一。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爆发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凭借手中的军事实力很快攫取了革命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出于复辟帝制的目的,极力利用孔子作为政治招牌而在全国各地掀起"尊孔读经"的逆流.附属于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卵翼下的各地方实力派也出于自己的利益,纷纷积极响应,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成为袁世凯政府"尊孔读经"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各地方"尊孔读经"运动的头面人物.其中,主政安徽的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重要成员倪嗣冲便是当时极力支持"尊孔读经"的都督之一.  相似文献   

3.
晚清满汉关系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东安 《历史档案》2007,23(1):36-43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革命党推翻了清王朝,但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共和民主制度.中华民国虽已建立,而作为清朝残余势力的北洋集团却仍继续统治着中国,直到1928年国民党完成北伐,才将其彻底肃清.究其原因,主要是那拉氏死后,清朝皇室拒绝立宪派参政和放逐袁世凯,从而导致立宪派的起而造反和袁世凯的背叛.而当时的革命军又没有足够的实力一举消灭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致使这场革命最后归于失败,形成共和国名存实亡而封建王朝名亡实存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徐修宜 《历史档案》2000,1(4):132-133
1912年孙中山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让给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孙中山让位的确切时间在我国的有关重要书刊中说法不一,值得探讨。以《中国国民党史纲》等为代表的专著,称孙中山于1912年2月13日让位袁世凯。此说较为普遍。以《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为代表的专著,称孙中山于1912年2月14日让位于袁世凯。以《近代史研究》等为代表的书刊,称孙中山于1912年4月1日让位袁世凯。  相似文献   

5.
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孙中山之子孙科出任国民党行政院长,寻求“光荣的和平”。以挽救国民党的统治。在内阁组成前后。他要求蒋介石下野.由行政院全权主持和谈。蒋下野后。他既反对蒋的和谈原则,又反对桂系的企图。由于桂系的倒阁。也由于孙科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致使孙科的去职.因此.其一厢情愿的“光荣的和平”.也就自然而然地以破产收场。  相似文献   

6.
1915年在中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袁世凯逆历史而动.破坏共和.背叛民国,称帝复辟。由于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违背中华民国国体.为显示其复辟的合法与正当性.在袁世凯称帝之前,大肆鼓动和指使各地大上推戴书。以利用所谓民意.达到“民意”拥戴的效果。直隶是袁世凯倚重之地.也是其发家的地方.在袁系势力的高压下.直隶有关地方部门不得不表示“推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袁世凯对辽宁及三省革命党人活动的控制和镇压过程来探求袁与辽宁辛亥革命的关系。革命初,袁世凯为防止东三省政局难以控制,对革命派拉拢、分化,希图从内部瓦解革命派,后拉拢不成,袁世凯指使赵尔巽残杀革命党领袖,残酷镇压革命。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解放,1950年吹响了进军西藏的号角,中央多次号召西藏地方当局来京进行和谈,但是西藏地方当局百般阻扰拖延。1950年10月6日至2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西部重镇昌都,打开了通往西藏的通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及西藏亲帝分裂势力妄图以武力顽抗的梦想,摄政达扎被迫下台。随后,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提前亲政。身为西藏增额噶伦的阿沛·阿旺晋美多次上书噶厦要求和谈。噶厦政府在布达拉宫召开了3天的会议,决定接受和平解放西藏的建议,派代表和谈。达赖批准了这一建议,但是由于对前景把握不住,他从拉萨前往边境小镇亚东,方便进退。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于光绪八年(1882年)随淮军提督吴长庆入朝鲜、协助朝鲜国王李熙镇压汉城兵变,袁负责前政营务处。清政府因此事奖叙其为五品同知衔。光绪十一年(1885年),经李鸿章保荐为三品道员,改任“驻朝总理交涉通商事宜”。馆藏内阁全宗档案中,有袁世凯奉派驻朝期间函牍录存二册,一册汇录了袁世凯与朝重要官员的来往函札及上韩廷书等,一册为袁世凯致李鸿章等人的电禀及密折集录。其中所反映的内容,可作研究当时中朝两国关系、朝鲜国内政情及袁世凯参考。现按册分两次发表。  相似文献   

10.
李友唐 《北京档案》2011,(10):50-51
辛亥革命发生后,废除清朝、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袁世凯的心愿。由南方革命临时政府和北方的袁世凯代表团达成共识。南京临时政府参议员制定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4,(11)
<正>1848年2月,巴黎发生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诞生;紧接着柏林发生三月革命,普鲁士国王被迫同意组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内阁。在这种革命的形势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来到共产主义者同盟力量较强的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城市科隆,那里的同盟支部和民主派正准备筹办一张地方性报纸。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同意在革命时期办这样一份地方性报纸,他们认为应该创办一份大型政治性日报,以影响莱茵省和全国。经过一天的商谈,同盟科  相似文献   

12.
1913年7月12日,以讨伐袁世凯为中心的二次革命开始,接着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各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并组织讨袁军。由于各地讨袁军缺乏统一指挥,形同孤军作战,这次革命很快失败。本组选自馆藏北洋政府陆军部的详报档案,记载了冯国璋第二军、张勋第三军进攻南京的过程,对何海鸣领导的南京第三次独立及南军的英勇反抗亦有所反映。现选辑公布,供研究二次革命参考。  相似文献   

13.
《帝国日报》于1909年11月在北京创刊,受清廷高压言论管控,表面一直以"扶持宪政"为宗旨,实则以隐晦笔法宣传革命.1911年冬,袁世凯复出后大肆逮捕革命党人,《帝国日报》社长陆鸿逵为保全自身与报社同人,将《帝国日报》与清廷宗室恒均所办《大同日报》合并为《帝国大同报》,代表《帝国日报》终刊.《帝国日报》发行近两年,是晚清北京存在时间最长的革命报刊,可谓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报刊档案,但学界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刘学 《兰台世界》2006,(8):66-67
自民国政府创立以来,经历了两次国都选址之争──南京、北京。一次是孙中山与袁世凯之争,一次是蒋介石与北洋势力之争,其结果,南京、北京都做过国都。但不是因为“两京”的优越条件使然,而是因为谁掌握了政权,谁就主宰都城之所在地。第一次国都之争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在17省代表的推荐下,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日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选举了副总统、秘书长、各部总长,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定南京为临时政府首都。临时政府刚刚成立,国事初定,面临诸多困难。财政拮据,军饷无源,贷款无着,革命先人因争权夺利发生分…  相似文献   

15.
正民国年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可我们河南帅哥袁世凯本人呢?由于诸多原因,普遍的中国民众并未读懂袁世凯,所谓的"袁大头",实质上是个"冤大头"!革命话语系统下,一般的学者喜欢把袁世凯的出身定位为"地主官僚军阀世家"。其实,袁家家风官风都挺好的。即使袁世凯本人也算不上军阀,他梦想国家大一统,军队国家化,可惜梦未圆人已逝。主流史家喜欢把袁世凯本人定位为  相似文献   

16.
伊犁起义是辛亥革命后期重要的一环,但学界对伊犁起义的研究,特别是对其中人物的发掘还有待深入。贺家栋作为伊犁革命阵营中旧势力的代表,原为伊犁知府,后出于个人利益支持革命,在伊方和省方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成为杨增新倚重的中间人物,对新疆辛亥革命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其家世、生卒年、官职履历及个人形象等进行钩沉和考证,能够促进对伊犁中间势力的研究,深化对伊犁辛亥革命的认识,为辛亥革命人物研究提供重要的个例,丰富辛亥革命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统治时期,以梁士诒、周自齐、叶恭绰为代表的旧交通系(粤系),与周学熙、杨士琦、孙多森为代表的皖系政争十分激烈。二者之间的政争一方面表现为争权夺利,特别是争夺财政、交通事权的派系之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双方在财政、金融等政策制定中的矛盾。粤、皖系政争为袁世凯、太子党借机推行洪宪帝制提供了大好机会,加剧了北洋集团内部的矛盾与危机,是北洋集团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华东地区省馆协作会第二次会议于九月十六日至廿一日在“革命摇篮”——江西井冈山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和福建省图书馆的代表共十七人。江西省文化厅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江西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的代表列席了会议,中央文化部图书馆局和北京图书馆分别去电去函,对会议表示祝贺。我作为会议代表之一,对这次以讨论改革为主题的协作会感受颇深。现略陈  相似文献   

19.
一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但不久,各地讨袁军事便相继失败。在此之前,经过袁世凯授意,共和党、统一党与民主党联合组成了进步党,为袁氏所用。二次革命失败后,熊希龄在进步党的支持下,出面组织内阁。充当一年多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此时急于登上正式大总统的宝座。但他在攫取正式大总统职位的过程中,对于国会活动横加干预,结果引起许多议员的不满。国民党中的稳健派,与逐步受到冷遇的进步党人,都认为彼此有抛弃前嫌、互相提携、和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后,各方势力利用学潮攻击皖系,致使后者遭遇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此,皖系发起一系列扩张势力的行动.在统治基础较深的北方,皖系加紧编练边防军、西北军,清理内阁中的异己势力,架空总统,实现军权与政权的同时扩张.在统治基础较薄弱的南方,安福系成为皖系扩张势力的重要工具,汉口建筑督办风潮即是一例.安福系联合湖北士绅反对张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