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形声字“声符”表意悖逆现象形成的根源是词的“反训”,而“反训”词的分化,并使用后出的形声字分别记录该“反训”词所歧出的正反二义,则是造成形声字“声符”表意悖逆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形声字的“声符”所表的意义与该声符原字的意义悖反和形声字同形“声符”在不同形声字中所表的意义完全相反。当然也有极小部分是语词讹传和文字借用、归并、伪变所致。  相似文献   

2.
论形声字"声符"表意的复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声字“声符”表意是形声型汉字写词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不管是“表意字形声化”“同源通用分化”,还是“同音假借分化”的形声字,其“声符”和词义之间总有着或隐或现的示意关系。  相似文献   

3.
同形声符表意“代次”混杂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组同形声符的形声字字群中,其声符表意都面临着三个问题:声符字面相同而实为异族;声符表意的代次混杂;声符表意悖反。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第二个问题。具体说来又有“超越声符代次”表意和“颠倒声符代次”表意诸现象。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形声字的声符表意,更能揭示表意的形声型汉字其形声字声符表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形声字的“声符”表意是形声字意义和“声符”意义互相制约、双向选择促成的。从词义的发展变化和字的孳乳衍生方面做动态考察,可以发现,由于字的移用、借用,往往造成形声字本义和“声符”本义的移位、错位,致使二联系的脱节。而词义引申、分化的多层面、多向度、多环节又决定了由此而衍生的形声字的“声符”表意的淡化、模糊,造成声符表意的日益复杂化。  相似文献   

5.
商代形声字大致可归纳出“原创字会意兼形声”、“后起字会意兼形声”、“为借字加注形符”、“为被借字加注形符”、“表意字追加声符”、“表意字变体注声”、“独体形声”、“合体形声”等类型。形声字形符的数量在商代可释字形中已近100个,并有260多个表意字或形声字被用为声符。作为一种后起的字式,商代形声字以它特有的造字活力,曾主导并促使商代文字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在当时的可释字目中所占比率已达32%,但还明显带有不少早期的构形特征。  相似文献   

6.
形声字具有强大的构字功能,是构成汉字系统的主体。意符和声符是构成形声字的两大部件。意符具有表示字的意义范畴和类别的作用;声符除了有示音功能外,还兼有表意作用。形声字声符表意可以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外部着眼于表意声符在表示形声字字义时的形式特点;内部着眼于表意声符表意个数及声符义与形声字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形声字借用声符表意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声字借用的声符表意的中间环节,比通常来得更加复杂,不但有借用假借字的意义表意,借用通假字的意义表意,借用同源通用字的意义表意,还有借用异体字的声符意义表意,借用音同音近的字的意义表意,或者是音同音近而简省了的字的意义以及声符错讹之前的古字的意义来表意。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存在"声符形化"字,也存在"形符声化"字,这些现象反映了古文字由表意字到形声字的转变。"形符声化"是造字者掌握了声符的功能之后,有意将表意字的形符用形似音近的声符代替,这是形声字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形声字“声符”表意的悖逆现象是指有的同形“声符”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表面上似乎大异其趣,而实际上它们的意义之间却有着各种逆向的关联。主要有形声字“声符”所表示的意义同充当该“声符”字的意义的悖逆和形声字“声符”同形,所表的意义两两相悖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卑”得声的62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9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3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卑”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汉字在长期的演变及发展过程中,经过汉字系统的内部淘汰以及国家的一些规范,出现了以形声字为主的文字符号体系。在该过程中,认知范畴化功不可没。人们首先对概念进行归纳形成形符,然后又将形符进一步推演,将之改造或者创造出汉字,最终使得汉字变成一种以形声字为主的符号系统,并且极为稳定地衍变至今。  相似文献   

12.
形声字的表义功能主要是通过其义符体现出来的,义符这一特点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形声字义符在甲骨文时期象物性强,数量多;金文时期形声字义符的图画性逐渐减弱,具有一定概括力,但异体仍较多;小篆时期形声字义符异体大量减少,示义能力更强,具有高度概括性。形声字义符的这一特点是受到文字学主客观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形声字是现代常用字的主体,形声字教学也是汉字教学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形声字的特点,提出了对外汉字教学中有关形声字教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汉字演进的历史中,“口”字是一个活跃的构件,也是构形功能完备的构件,分析“口”字的构形功能对认识汉字构件的构形功能具有典型意义。“口”字的构形功能有五种:一是做象形字的构件;二是做会意字的构件;三是做形声字的形旁;四是做形声字的声旁;五是做形声字的标记。前四种是一般的构形功能,第五种是特殊的构形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词由引申可生新词,字经孳乳则成新字。由于文字与其所记录的词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文字的孳乳与词汇的引申即不同步,也往往不一致。试将金文所用古字与后起形声字作比较,以分析后起形声字与金文用字的字形源流关系及形声字所记词义与金文用字本义的意义联系。  相似文献   

16.
形声字声符具有示源功能.选取《说文解字》中以“艮”为声符的一组形声字,根据其词义的不同分类,试图建立以“艮”为声符的同源词之语义系统,并尝试在实践中具体认识声符示源情况.  相似文献   

17.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判别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4种造字法的5种方法:1.先分析字的结构层次,根据第一层次确定造字法;2.突出每一种造字法的特点:象形的特点在形,形声的特点在声,指事的特点在符号或变体,会意的特点在构字部件是不表声的独体字;3.考察构字部件之间的关系:音形关系,位置关系,主次关系,融合关系;4.有时得考察字的写词作用:象形字象物,会意字象事,指事字与形声字象物、象事、象意;5.承认一个字兼用几种造字法,如会意兼形声  相似文献   

19.
形声字是汉字系统中能产性最强的一种字形结构,从甲骨丈的27%、两汉时期的82.3%到唐宋以后的94%以上,其比例不断增加。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比例,是由于形声字经历了四个阶段和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旧形声字、假借字和通假字为源头发展来的。绝大多数形声字并不是同时组合形符和声符而形成的,往往是先有形符后加声符或者先有声符后加形符构成,这说明形声字内部形符和声符的产生过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汉字发展的历史证明,汉字形声化过程从先秦就开始了,并非传统认为的从秦汉开始。汉字形声化就是制造形声字的过程,用了加形符、加声符、替换形符、替换声符、改变造字法、同时组合形符和声符以及组合原来同一对异体形声字七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