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驹过隙,光阴流转,不经意间,《教育文汇》全新改版已步入第4个年头了。这对于她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件大事。由于《教育文汇》的改版比我接触该刊的时间要长几年,作为半路上的读者,我显然不具备评头论足的资格,且在万千读者和作者中也不缺一人之声,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凑上几句。我想以一个具有近30年高校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的身份,从读者的角度,对我喜欢的《教育文汇》(下称《文汇》)说几句。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是我很喜欢的期刊,也是和我很有缘分的朋友。与《教育文汇》相识相交以来,我读了《教育文汇》的大量优秀文章,受益匪浅。我也先后在《教育文汇》上发表了6篇文章,还被邀请参加了5次《教育文汇》笔会。  相似文献   

3.
2007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我从同事那儿借了几期《教育文汇》,读着读着,已暮色沉沉,而我却浑然不知。后来,只要找到空闲,我就捧读《教育文汇》。《视点》增添了我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师之范》让我感受到大师的人格魅力;《吾教吾学》让我在聆听同行述说的教育故事中逐渐成长;有时心情不佳时,我也到《翡翠谷》里走走;  相似文献   

4.
2001年初识《教育文汇》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记得第一次读《教育文汇》时我十分惊讶:原来教育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呀!于是,我就停下写了七八年的诗和小说,写了几篇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生活的文章投给《教育文汇》。不久,我便接到编辑部的电话,说打算用我的一篇。当时我真的很激动,放下电话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那篇文章发表后,我每年都要在《教育文汇》上发表文章,有一年还发表了4篇呢!  相似文献   

5.
张杰 《教育文汇》2010,(12):54-54
前几天填写2011年度专业报刊征订清单,我又毫不犹豫地填上了《教育文汇》。这是我第四年自费订《教育文汇》了。  相似文献   

6.
一“、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2007年是《教育文汇》全新改版的第五个年头。为全面总结改版以来的成败得失,真正实现创建品牌期刊的第一阶段目标《,教育文汇》决定从即日起至2007年12月1日止与舒城师范学校联合举办“‘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活动。征文可以  相似文献   

7.
我结识《教育文汇》纯属偶然。2008年秋天,我去一所学校听课,课间发现一位同行手里拿了一本《教育文汇》,便借来翻看,看着看着就入迷了。记得当时看到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征文启事,便决定把刚写的一篇随笔投给《教育文汇》电子邮箱。  相似文献   

8.
认识《教育文汇》已有8个年头了。2002年,《教育文汇》刊发了我的一组书法作品。随后,我弃“书”(法)从文,虽在县教研室担任美术教研员,但却写了不少文章投给《教育文汇》,其中,亦有几篇文章刊出。  相似文献   

9.
一、“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2007年是《教育文汇》全新改版的第五个年头。为全面总结改版以来的成败得失,真正实现创建品牌期刊的第一阶段目标,《教育文汇》决定从即日起至2007年12月1日止与舒城师范学校联合举办“‘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0.
邓梁 《教育文汇》2007,(8):53-53
《教育文汇》,你让我“一见钟情”。虽然几年过去了,但初识《教育文汇》的情形我仍然记忆犹新。那次,我去找一位同事换课,不巧他正好上课去了。我便来到他的办公桌前,打算给他留张便条。无意间,看到桌子上摆着一本杂志——《教育文汇》。我的眼睛顿时一亮,  相似文献   

11.
子瑜 《教育文汇》2010,(12):53-53
2004年我初学写稿时,学校一位领导送来几本《教育文汇》,鼓励我多读它,多向它投稿。从那以后,每天不论工作多忙,我都要抽出一段时间阅读《教育文汇》,并以《教育文汇》上刊载的各类稿件为范例,积极写稿投稿。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援疆支教。在那遥远的地方,很难看到《教育文汇》了。于是,我打电话给朋友,让他给我邮寄了几本《教育文汇》。远在他乡,一看到《教育文汇》,便感到很温暖,仿佛夜里拥有一轮清月,清晨拥有一轮红日。它如桂花飘香,慢慢地弥散开来,使人在不觉问得到精神的滋养。  相似文献   

13.
只有你最真     
自2001年至今,我已在《教育文汇》上发表了9篇教育随笔、杂感和叙事文章,两次应邀参加笔会。《教育文汇》的文章大多是教育叙事、教育随笔。开始的时候,写这  相似文献   

14.
史峰 《教育文汇》2007,(6):45-45
我是山东的教师,《教育文汇》是安徽的刊物。山东安徽虽然隔着山山水水,但正应了一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地域空间的相隔并没有隔断我与《教育文汇》的缘分,让我续起了与《教育文汇》这份“命中注定”的机缘。  相似文献   

15.
2004年9月10日,是第20个教师节,我得到了从教20多年来最好的教师节礼物——2004年第9期《教育文汇》。这本杂志上登载我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都来做阳光老师》。每个教师节,我都收到过礼物,但是最让我惊喜的,最有意义的是这一期的《教育文汇》。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办了100期,我读了100期,可谓百读不厌。每当月初拿到《教育文汇》时,我都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翻看一遍,然后精读其中佳作,并向我的同事推荐几篇美文。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汇》2004,(4):61-63
江苏无锡市黄巷乡凰翔桥小学许民荣我从教已经36年了,每次《教育文汇》一到,我总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先翻阅一番。面对这份刊物,我仿佛面对一位新交的充满慈爱的长者,聆听她的教诲;仿佛和一位年龄相仿的朋友亲密地聊天谈心,体会教育教学中的酸甜苦辣,分享各地教师的才华和幸福。阅读《教育文汇》,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爱我所爱     
红梅枝枝衔瑞雪,爆竹声声唱“旺旺”。在又一个传统佳节来临之际,我谨向《教育文汇》的各位新老读者作者、各位老师、各位朋友致以诚挚的祝福;同时向刚刚步入“五岁”的《教育文汇》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9.
我与《教育文汇》一见如故,情投意合,说是文缘也是人缘。那日,我到一兄弟学校洽谈联考事宜,适逢友人访客未归,等待中,我随手翻看起桌上的几本杂志,其中就有一本是《教育文汇》。近年来,我虽然始终不离三尺讲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对除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以外的刊物却很少涉猎。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是《教育文汇》全新改版的第5个年头。为进一步贴近读者需要,赢得更多的作者和订户;为全面总结改版以来的成败得失,真正实现创建品牌期刊的第一阶段目标,本刊决定从即日起举办《我看〈教育文汇〉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