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性重大题材新闻报道一直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地市新闻网站,特别是国家一类网站中的地市新闻网站在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发展战略的同时,还必须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做好全国性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谈全国性重大题材新闻报道,这是老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很多人都提出了真知灼见。然而,更多人研究的是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全国性重大题材新闻报道如何突破和创新。本文另辟奚径,从最基本的新闻价值入手,论述地市新闻网站如何通过"拉近""拉平""拉长"等三方面去做好全国性重大题材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以其贴近性、服务性、实用性而深受广大受众和媒体的青睐。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民生新闻在各类新闻报道题材中异军突起,在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中更是显得炙手可热。笔者试从民生新闻的产生和发展、特征和作用等方面作简要分析,同时对如何创新民生新闻报道、提升民生新闻的品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如何改进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对新闻题材进行策划,提高新闻媒体宣传质量,争取更多的受众显得尤为重要。决定新闻策划好坏的因素很多,本文尝试从新闻选题、新闻创新两个方面入手,结合笔者几年来广播工作的实践,对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新闻策划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以农 《新闻窗》2009,(3):54-54
所谓新闻资源,笔者的理解就是新闻素材,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这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重要。新闻资源的开发就是记者、编辑发现新闻事实,捕捉新闻线索并通过深入采访、撰稿、编辑转换成新闻报道的过程。当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时,如果我们正视它,把它作为有效的资源去开发和利用,那么这条新闻的内容就会得以深化,价值就会得以体现,反之,资源也就简单地被处理掉,甚至被遗漏、被丢失。  相似文献   

5.
在各类新闻题材中,有些新闻内容的当事人看法、观点存在争议甚至尖锐对立。媒体在处理这类新闻报道时,往往采用报道平衡法。所谓报道平衡法,就是把不同观点、看法和研究同时报道出来,供人们参考。如何把握好报道平衡法.这里既有理论,也有在实践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吕佳佳 《声屏世界》2010,(12):54-54
凸现平民化回归民生新闻 观众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了解身边事情的愿望也更强烈,因此,平民化视角成了新闻报道创新的突破口。实现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题材。题材平民化,自然会得到百姓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8.
李舒韵 《新闻世界》2013,(10):52-53
经济新闻在日常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本文认为,一要用“百姓眼光”去采编稿件,增强文章的亲和力;二要对硬题材进行软处理,增加文章的亲近性;三要从小处着眼到大处落笔,以平常小事表现大的主题;四要对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新闻报道,尽量做到通俗化;五要注重群众语言,注重引入故事,以悬念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就是根据新闻的背景,从而剖析其中事件发生的性质、起因,分析其对国际之间的交往、我国的发展以及国民的根本利益的影响。所以,在新闻报道题材的选择是重点。主要围绕新闻报道题材的选择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的特点,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及新闻题材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VR新闻作为新兴媒介技术与新闻领域结合的产物,给传统的新闻报道和观看方式带来了变革与创新。VR新闻的生产依托VR技术的特性,呈现出了着力再现新闻现场、弱化媒介中间人角色和注重新闻题材观赏性的策略。VR新闻在突出了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和风险。但我们应当正视VR新闻所隐含的问题,用探索和尝试的态度去面对才能克服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让VR媒介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东西,反映我们的时代,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新领域。在传统的新闻实践中,普通人的生活很难成为新闻报道的题材,这种置广大的人民群众之痛痒于不顾的新闻状态,被当作新闻方针严格地执行着。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给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新闻报道观念、视角和表现手法,开辟了新闻报道平民化尤其是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新闻策划就是对新闻报道题材进行精心策划组织,安排采访报道计划,以求让新闻事实以最大负载去表现报道者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必须考虑传播效果。党报每天接触和刊登大量的工作类题材.如何把这些题材转化为具有可读性的新闻.这是新闻实践中需要努力探索和创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新闻以其重大性、热点性、全球性正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读者极大关注和强烈需求的新闻主题,也是传媒拚力争夺的报道领域。但同时,国际新闻报道的趋同化也在不断升级:国际新闻报道的题材、报道的内容、信息的量以及包装形式等都大同小异,甚至连解读与批判的方式都相差无几,趋同化现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丁波 《记者摇篮》2000,(9):22-23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既是新闻内容的精华所在,也是引起读者兴趣,引导读者阅读稿件的重要手段。在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中,会议新闻的标题较难制作,固定不变的议程模式,内容涉及广泛的会议报告,常常使记者、编辑在制作标题时绞尽脑汁,难于创新。特别是每年一次的“两会”报道,程式化、老一套的标题充斥版面,  相似文献   

16.
时政新闻是对于国家政策导向的宣传和大政方针的报道,其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当前,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如何让人们在互联网上看了时政新闻发布后,还要再去翻开党报看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报优势,为读者提供理性、建设性的深度分析?如何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钱进  周俊 《新闻记者》2015,(2):60-66
自"维基解密"事件报道开始,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创新进入到新闻界的实践话语之中。然而,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数据新闻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本文尝试将数据新闻放置到其产生的社会情境中,去考察新闻业求生的创新尝试、政府处理信息开放时的逻辑、开源软件对技术壁垒的消解、编辑部里人员结构的重组以及实践的全球扩散等,这些貌似联系松散的行动者们是如何交织成独特的网络,一起完成对数据新闻这项社会实践的制造的。  相似文献   

18.
刘云鹏 《东南传播》2013,(9):132-133
文化新闻报道日渐成为各家媒体追逐的宠儿,它如何避开碎片化的传播,呈现更丰富更耐读的"面目"?本文拟从题材选择、谋篇布局以及写作手法出发,以福州市场上的三份都市报为例,管窥文化新闻的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新闻记者的职责是采写新闻报道,通过报道反映社会变化、做好舆论引导。采写新闻报道作为向广大受众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被认为是记者的首要职责。新闻记者如何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让新闻报道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发挥最大范围的影响力,不仅依赖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客观条件,更决定于记者对写作题材形式、结构、语言等技巧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陈骊 《新闻世界》2012,(7):258-259
当前,党和政府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要求和鼓励我们在工作中创新突破。对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而言,创新是写好新闻,讴歌时代的需要,新闻报道也要与时俱进。具体落实到专题新闻摄影上,角度选取的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如果选择的角度一般,拍出来的专题图片就平淡无奇;如果角度新颖独特,拍出来的专题图片就富有新意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