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通过用艾滋病流行微分方程模型对白城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流行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白城地区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可能程度,为制定白城地区艾滋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秋水 《百科知识》2010,(23):4-7
2009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08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指出,经过国际社会多年来为防治艾滋病做出的积极努力,全球艾滋病防治在2007年首次出现了“明显的重要进展”,艾滋病病毒新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宁市某中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宁市某中学275名初、高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仅为41.09%,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不同,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经和渠道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同学/朋友、家庭成员、老师、学校等;仅有37.50%的中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不同。结论西宁市某中学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5.
正1"云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取得成效"云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课题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中综合示范区项目课题之一。项目旨在显著提升艾滋病社区管理和防治能力,降低示范区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建立国家级艾滋病综合  相似文献   

6.
赵春梅 《知识窗》2009,(8X):74-76
<正>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了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4302例,其中艾滋病人77753例,死亡艾滋病人34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艾滋病人数为6897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具有危害性大的特点.有研究数据表明,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目前还尚未研发出艾滋病的预防疫苗和有效治愈药物.目前全球卫生的重要问题,其中就包括艾滋病防治问题.大学生是艾滋病易感传播人群之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以及对艾滋病的重视态度对于整个社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造者,必须对社会负责;有必要,也一定要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况且大学生相对一般人群来说,具有较高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对于整个社会防治艾滋病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艾滋病科普教育对国家及整个社会的防治艾滋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经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截止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约300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当初人们把艾滋病称为“世纪瘟疫,超级癌症”。随着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问世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艾滋病迅速传播趋势得以控制。但是如果艾滋病发展到了晚期,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以后,即使给予抗病毒治疗,患者仍可能死于机会性感染或各种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可能合并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医生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患者因为免疫低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比普通患者明显增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主任刘保池教授与其科研团队对艾滋病的研究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乔梁 《百科知识》2007,(12S):6-7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全世界,抗击艾滋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看待艾滋病。当对艾滋病有了客观和科学的认识后,才会采取适宜的行动和科学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一步一步地遏制和根除艾滋病,反之艾滋病则会蔓延扩大,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1,(24):1-1
在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时,我应几位媒体朋友之邀,来到河南省尉氏县去采访。实话实说我对于艾滋病还是非常恐惧的,每当我和人们谈及艾滋病的时候,大有“谈艾色变”之态。虽然我早在2001年、2005年还曾经在期刊上做过艾滋病防治专题,告诉人们艾滋病并不可怕,健康人和艾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诸如:握手呀、拥抱呀,在一起吃饭呀等等不会被传染上艾滋病,  相似文献   

11.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青少年艾滋病的相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代青少年接受艾滋病的相关教育方式主要是网上教育、课堂教育、电视广播教育。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普及艾滋病知识,加强对青少年在艾滋病方面的教育。本研究通过对全国青少年的艾滋病知识普查,对现阶段艾滋病的普及程度进行分析,浅谈青少年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8,(1):50-51
"谈艾色变"仍然是许多人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第一反应。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态度和认识程度。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它,积极主动地了解它、熟悉它,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对于艾滋病,人们有太多疑问。为此,北京地坛医院皮肤科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伦文辉针对有关艾滋病的常见问题做出了解答,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艾滋病科普宣传,防治艾滋病,本刊已相继发表过很多篇文章,目的是呼醒人们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堵住艾滋病感染途径。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既不“谈艾色变”,又不“麻木不仁”。最近,卫生部长陈敏章指出,我国已具备大面积暴发流行艾滋病的条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防治艾滋病刻不容缓。当前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齐心协力攻克治疗艾滋病的难题。美国《时代周刊》于1996年底报道,华裔博士何大一发明“鸡尾酒”式混合疗法治疗艾滋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此,本刊约请南京医科大学李淑兰副教授撰文,介绍有关艾滋病的防治和新进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晚期。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主导是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党校系统在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发挥基层党校在干部教育中的组织、阵地和理论优势,加强基层党校艾滋病防治宣教的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和完善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多部门合作研究等措施和途径,为提高广大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的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助力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项铮 《今日科苑》2012,(24):70-71
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虽然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是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并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请关注——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2年1至10月我国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8802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近两年,我国艾滋病病人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上升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很多早期艾滋病  相似文献   

17.
与一般疾病不同,艾滋病问题不仅仅是卫生问题,它还是一个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是艾滋病病毒的易感者,都有可能受到来自不同途径的感染,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都受到艾滋病的威胁。联合国把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为的是加强全球性宣传,最大程度地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1997年12月1日是第十个世界艾滋病  相似文献   

18.
王晓冰 《百科知识》2010,(10):13-15
艾滋病首先于1981年6月5日在美国洛杉矶5名男一男同性恋者身上发现。此后研究人员又发现,男一男同性恋者之间艾滋病传染的几率高于艾滋病的其他几种传播方式,即异性性行为、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也因此,长期以来,艾滋病防治的一个共识是,同性恋者更容易染上艾滋病。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同性恋与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前沿     
首种艾滋病疫苗令人失望但对亚洲人和黑人有效 美国的瓦克斯根(VaxGen)生物科技公司24日公布了该公司研制的“AIDSVAX”艾滋病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获准用于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艾滋病疫苗从总体上来说并不能有效地预防艾滋病,但是对亚洲人和黑人的效果却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