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小笔记     
陈丹  吕定龙 《广西教育》2007,(9C):12-12
《最后一次飞行》 这是一篇写海鸥死亡之谜的优美散文。海鸥是一种勇搏浪尖的生灵,它选择的死亡方式也同样是慷慨、悲壮的,从它们的生存到死亡显示了大自然精灵的雄奇和伟大。世间万物均有“最后一次”,往往这“最后一次”最为关键,最为重要。它可能是开始,亦可能是终结;可能是成功,亦可能是失败……人生没有完美,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但生命只有一次,如何书写自己的命运,最终死亡是轻如鸿毛,还是重于泰山,那是自己决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海鸥和老鼠     
一只海鸥从黑海一处海滩飞过时,看到了一只老鼠。海鸥从天上俯冲下来,问这只老鼠:"你的翅膀呢?"他们讲的是不同的语言,老鼠不明白海鸥说的话,但倒是注意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动物身体上长着两个很大的怪东西。"它肯定是有病。"老鼠嘀咕道。海鸥注意到老鼠在盯着自己的翅膀看,就小声地说:  相似文献   

3.
正12月13日晴坚持,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滴水穿石,铁杵成针。"这就是有力的证据。坚持可以改变际遇,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你瞧!一群幼小的海鸥,无忧无虑地嬉戏在绿色的湖水中。一只勇敢的小海鸥尝试着,挣扎着,试图展开双翅飞向蓝天。它一次次不停地扑摔着、挣扎着、失败着。忽然间,那只海鸥成功了,自由自在地飞翔于天空,它感到多么自豪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意料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障碍。海鸥给了我们启示:执着与坚韧不拔就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只要方向正确,不断努力拼博,就会取得  相似文献   

4.
叶硕 《中国教师》2014,(9):93-95
<正>这不是一部教育著作,这只是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尔维达为自己的孩子们所写的童话,这是多么纯粹的创作动机。书名《教海鸥飞翔的猫》并没有故弄玄虚,全书所讲的就是以大黑猫索尔巴斯为代表的"港口猫"履行海鸥妈妈临死托付时所许下承诺的故事。海鸥妈妈因为人类破坏海洋的行为而死。临终前,她将刚产下的蛋托付给港口的黑猫索尔巴斯,黑猫答应了她  相似文献   

5.
正习作要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八":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这次习作不限定内容、范围,无论是见闻、感受还是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可以写。在写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  相似文献   

6.
小海鸥     
小海鸥十分漂亮。早晨,她拍打着翅膀飞到大海上。大海是小海鸥的镜子,她对着这面镜子瞧啊,照啊,自以为是天底下最美的姑娘。在小海鸥为自己的美貌得意忘形的时候,几句刺耳的话传到耳边:"臭美!不劳动,没人喜欢你!"几只小雨燕说。"哼,你们嫉妒我!"小海鸥继续照镜子。  相似文献   

7.
正李南是一位有着自己音质的成熟诗人,这是我细读她刊发于《汉诗》的诗《夜宿三坡镇》的最初印象。这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抹去。尽管在与魏天真的对话《声音的背后,记忆的后方》中提出了困惑,我至今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第一次读到它就会被吸住:是最后一句人生如梦的怅然若失或羁旅惆怅的萦绕不散吗?最后一句的好处,是把"老"和"轻"这两个字的调性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很可能,"轻"字已将读者的伤怀稀释了,让人真切感受到只有一颗  相似文献   

8.
阅读王君老师的<安恩与奶牛>教学实录(<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简称<实录>)是一次愉快而又紧张的历程.愉快是因为自己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真正的语文课"了,紧张却是由于阅读引发思考,而思考所得又使得自己不敢自信. 先说我的愉快.在我看来,语文阅读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王老师可能也有与我同样的怀抱,这集中反映在"咬文嚼字,走近安恩"一节.在这一节,教师在学生找出安恩对买牛人问话的不同回答(一是"它是不卖的.",一是"它不卖的!")之后,要求学生说说"安恩的回答有哪些微妙的不同",从而开启了一个令人愉快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电视上第一次听到《老人与海鸥》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只感到好奇,并没有怎么往深处想。第一次从课本中读到这个故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道海鸥也有灵性?我知道狗、猫、牛、马等四只脚的动物是具有灵性的.如今两只脚的海鸥莫非也有了灵性?它们也懂得了感恩?如果这样,那真是奇迹!这海鸥的情是固有的呢.还是渐渐地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从电视上第一次听到<老人与海鸥>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只感到好奇,并没有怎么往深处想.第一次从课本中读到这个故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道海鸥也有灵性?我知道狗、猫、牛、马等四只脚的动物是具有灵性的,如今两只脚的海鸥莫非也有了灵性?它们也懂得了感恩?如果这样,那真是奇迹!这海鸥的情是固有的呢,还是渐渐地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走过了99%的高中里程,包括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坚持……眼看到达成功的彼岸就只剩最后的1%。紧要关头,或许你在很多方面正需要那1%,以获取100%的胜利。俗话说"泰山之高,在于一石",可别小瞧这1%。它可能决定你的最后阶段是"大跃进"?原地踏步?还是"向后转"?看来如何走好这关键一步,"学问"颇多。不是冲刺,胜于冲刺。本文作者,算得上是位"资深派"——曾经两次复读,2006年以本省"状元"的成绩考入北大。他在"尖峰时刻"的感悟,应当更有借鉴意义。最后的1%他是如何做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2.
读李思强先生诗集,如同看一面镜子,读出了他生命历程的真实和丰富,引起我心灵冲撞和共鸣,我最强烈的印象是他坦诚、亦如赤子的诗人,他向往海洋,讴歌生命,他是海鸥,翱翔在大海上空,他是海洋的精灵,在狂涛惊涛中歌唱;历经坎坷,他洞察这个世界,冷眼放洋观世界,用自己人生的阅历审视时代的进程,也向自己人生海洋的彼岸拼搏,招一招手,告别昨日的他,面向新的未来.这本集子分八辑,但突出体现在诗里的李思强先生的海洋情结,无论从"走出老牛坡"诗中第四节:来到海边听涛声/那涌起的浪/那迭起的波/我任浪拍击/我任风触摸/还是我的牛悄悄地告诉我/这是妈妈心中的河;也无论从"实践者"诗中:绕海转了十八圈/如歌的涛声依旧,都可以印证这一面.而在"海之心歌"一诗中,诗人这种向往海洋的情结表现的更显现,尤为最后两节:  相似文献   

13.
教材 五彩贝 蓝蓝的大海边有一片金色的沙滩,金色的沙滩上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海鸥。 海鸥妈妈可喜欢自己的小宝宝了。它每天起早摸黑去捕鱼,把小海鸥喂得饱饱的,还带回许许多多小贝壳,串成项链挂在小海鸥的脖子上,把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小海鸥们还不满足,它们一个劲地要求妈妈到很远很远的沙滩上找回五彩贝,把自己打扮得更美。  相似文献   

14.
五彩     
蓝蓝的大海边有一片金色的沙滩,金沙滩上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海鸥。 海鸥妈妈可喜欢自己的小宝宝了。它每天起早摸黑去捕鱼,把小海鸥喂得饱饱的,还带回许许多多小贝壳,串成项链挂在小海鸥的脖子上,把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小海鸥们还不满足,它们一个劲地  相似文献   

15.
(1)很容易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海鸥——俯视礁石嶙峋的海港,我看到一只海鸥在自由地飞翔。它的双翼强劲地向后拍打着,越升越高,越升越高,直到高过其他海鸟,然后滑翔出一个个美丽的弧圈。它不断地表演着,好像知道一架摄像机正对准它,记录着它的优雅。(2)但是在海鸥群里,它完全变了个样子,所有的优雅与庄严都堕落为肮脏的内斗与残忍。还是那只海鸥,它像炸弹般冲入鸥群中,偷走一点肉屑,激起散落的羽毛和愤怒的尖叫。海鸥之间不存在分享与礼貌的概念,只有嫉妒和凶残的竞争。如果你在一只海鸥的腿上系上红丝带,使它显得与众不同,你就等于宣判了它…  相似文献   

16.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不知为什么,读着海鸥船长这篇博客,我脑海里突然冒出这几句歌词。其实,在文中所写的几件小事中,海鸥船长虽然比较多地“用行动表示”,但关键时刻,他的“言教”还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篮球比赛之后,海鸥船长说“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飞人乔丹也需要皮篷和罗德曼的支持配合,更何况是我们这些人呢?”  相似文献   

17.
<正>"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的代名词。但是,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2006年开国元勋的子女要重走长征路,组织上安排我先去探路,走一遍雪山和草地。雪山非常险,险到什么程度?我爬雪山时,感觉到自己与天堂非常近,就是一种濒临死亡的体验。我是一名军人,打过三次仗,写过三次遗书,对生死看得比较淡,但是这一次还是不太一样。我夫人陪我  相似文献   

18.
落叶随想曲     
叶落了。阳光,给了它最后一次梳洗打扮;秋雨,给了它最后一次沐浴。它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从高高的枝头上跳了下来,它们没有一丝失败的感觉,而是在死亡中,它们悠悠下落,宁愿被埋进土壤,化作肥料。它们不像一些人那样,非常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它明白,世  相似文献   

19.
初中的最后一个寒假,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放松期,而要把它当成是休整期。毕竟,这个寒假是我们一年中,可以自己支配的最长的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就对准中考作文,做一次精心的研究。如何应对中考的作文考试?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请看这一期的"特别策划"。  相似文献   

20.
<正>【执教简介】《海鸥乔纳森》是20世纪最美的心灵寓言,它讲述了海鸥乔纳森"学习飞翔、超越自我,突破极限、追求完美,回到故乡、施爱族群"的故事。学生阅读此书,可以领悟很多"生活中暗藏的宝贵真理":什么是爱、快乐、自由、完美、天堂……本课前,学生已读完全书,对三个章节的故事情节加以概括并对打动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