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封家书     
家书抵万金。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却淡忘了家书,淡忘了亲情。这一组文章围绕家书这一话题,论述其作用及价值,叙述与家书有关的亲情故事,读来令人感动。——本期特邀主持木之本家书抵万金。可随着通讯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家书好像有淡出人们生活的趋势。近日报载,山东  相似文献   

2.
家书历史悠久,自汉代始便成为家族(尤其是望族)中长辈教育子女的一种媒介。家书特征多样,其中一些优秀篇章以其精致的语言,将事理与亲情融合、言训与德育并用,感情真挚,因而易感化子女。正因如此,许多家书中所蕴含的教育智慧也被奉为这一家族的家训,世代相传。本文论述了家书的教育文化溯源及其特征和教育内涵,并选取了两篇具有代表性的家书作为案例赏析,以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代民间家书具有现存数量的稀少性、普通百姓的亲历性、记述内容的真实性、细枝末节的微观性、精神层面的高尚性等鲜明特点。可以通过公开地广泛地向社会征集家书原件,组织学生开展手写家书活动进行家书原件积累,收集、下载和整理电子版当代民间家书,采购、收集当代民间家书集等渠道进行收藏。还要注意对本校学生家书原件和家书集进行收藏,以形成本校学生家书的独家收藏。  相似文献   

4.
<正>总有一些文字可以镌刻山河,总有一些精神可以雕镂人心。一封封兼具时代印记与个人情感的家书,总是能以极细微而最真实鲜活的方式诠释出他们内心的价值排序。家书里有深情,家书里有信仰,家书是情感的纽带,也是鲜活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家书是亲人间遥寄相思、沟通信息的纽带。家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感情最真,没有假大空,无粉饰之谈。人们喜爱家书,是因为家书自身的史料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历经时代风雨的淘洗而不褪色,反愈发显示出内在的思想光芒和魅力。书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如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经典,植入国人的情感记忆。许多名人家书已进入收藏市场,但民间家书却还没进入收藏者的视野。在家书淡出人们生活的今天,抢救民间家书,传承家书文化,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家书》曾对中国近代学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从1879年至1949年的七十年间,《曾国藩家书》(原名《曾文正公家书》)一直是读书人必读的书。毛泽东1917年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家书》包含了仰事父母、下教子弟、治军为政之道等方面的真实思想.而其训导子弟之法尤为学人所仰慕和效法。在《曾国藩家书》中,无论是与祖父、父、叔父书,与弟书,还是与妻、  相似文献   

7.
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应用文体,其形式和内容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宋代家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家庭(族)长辈对子弟为学的强调。家书中的诲学思想构成宋代家书的主要内容。家书作者基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学术思想,利用家书这一载体对子弟为学目的、动力、方式方法等做出明确阐述和要求;还通过家书将许多具体的为学经验、为学技巧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子弟。宋代家书出现的这种新鲜内容,既是社会现实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更是宋代士人内心的真实诉求。  相似文献   

8.
<正>抗战家书是指从1931-1945年这14年抗战时期的一些私人信件。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笔者深刻认识到抗战家书因其独有的时代特殊性、内容真实性、情感真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抗战家书,笔者发现其与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中所凸显的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不谋而合。因此,通过尝试品读抗战家书,以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人家书经典》是一部传承家书文化的立意高远、感情真挚的好书.书中收入的有: 《人生处处有真情:陶行知家书》 《道是无情却有情:曾国藩家书》 《一山一水总关情:左宗棠家书》 《说不尽的是苦情:郁达夫家书》 《红尘万丈不了情:徐志摩家书》 《生生不息着亲情:闻一多家书》 《大浪过后见纯情:鲁迅家书》 《生斯世何必无情:严复家书》 可以看出,家书贯穿一个"情"字:真情、亲情、纯情.千言万语总是情,情义无价.家书中包含着浓浓的真情,同时也凝聚了做人、处事的智慧.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家书这种亲人之间沟通的形式,现在似乎离我们很远了.这是进步,也是退步.  相似文献   

10.
家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无数的真情实感,红色家书作为一种十分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厚植家国情怀有着重要作用,其蕴含的种种理念也高度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中,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红色家书的现实意义,发掘其思政教育价值。本文将以当代大学生为主要论述视角,以新疆大学为例,探索红色家书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意义和现状。  相似文献   

11.
近日,老友戴次一自湖南来,把他两个孩子上大学及出国留学期间父子兄弟间的通信集———《兄弟家书》送我阅看,使我颇多感慨,从中不仅感受到他们间的浓浓亲情,更看到两位青年多彩向上的精神境界和积极进取的心路历程。家书本来是家人之间互通信息的一种方式。自家人说话自然不会说家外话,有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真实是家书的灵魂,也是家书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家书中的许多内容具有广泛的意义,对别人也有益处。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是这样,《傅雷家书》也是这样。老戴他们写这些信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去发表,然而,经过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林纾家书是林纾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林纾通过家书教导子辈为人之道、治学之道,发挥家书的家庭教育功能。林纾家书中倡导的立德修身、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勤以治学等思想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林纾家书的家庭教育思想,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代家庭道德教育建设,营造当代家庭和谐的教育环境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指向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家书文化课程,是基于人的发展而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它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家书为载体,充分发挥家书独特的"立德树人"功能,系统构建具有生活教育意义的家书文化课程,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家书,似乎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一首古老的歌曲。我对家书并不熟悉,似乎只在书本上、电影里见到过。印象中,那上面写满了牵挂与乡愁的寄托,月光照亮了一纸翩鸿,写的人、读的人,都是泪眼。曾几何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漫长的年代里,家书对人们来说,是期待,是承诺,弥足珍贵,纸短情长。  相似文献   

15.
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家书是要用一生来读的书。家书是中华民族传承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承载着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是家庭代代相传的精神命脉,是家庭的文化基因,是家庭成员精神生活的共同体。读家书、写家书活动是基于对学生进行育人功能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增值实践,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家书     
<正>千百年来,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也担当着家庭教育的重任。家书不仅蕴含着亲情温暖,而且闪耀着哲理的光辉。还记得著名的《傅雷家书》吗?这本特殊的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96年5月期间写给儿子傅聪和儿媳的家信。这本家书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的苦心孤诣,体现了浓浓亲情。父母对子  相似文献   

17.
怀念家书     
家书,似乎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成为了一种遥远的记忆,一曲古老的歌唱。我对家书并不熟悉,似乎只在书本上、电影里见到过。印象中,那是写满了的牵挂与乡愁的寄托,月光照亮了一纸翩鸿,写的人、读的人,都是泪眼朦胧。曾几何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很长的年代里,家书对人们来说,是期待,是承诺,弥足珍贵,纸短情长。还记得余光中的一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道出了骨肉分离,天各一方的思念,令多少游子含泪思归;还记得《傅雷家书》中渗透着先生自己的人生见解和艺术感知,他对孩子语重心长的教诲,道尽了做人的道理、艺术的真谛,一本家书,…  相似文献   

18.
徐名侠 《文教资料》2010,(18):18-19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民生苦痛最严重的时期,然而在文学艺术领域,这个时期的家书发展却是很快,数量上大大的超越了以前,本文把家书大概分为为人处事之道的家书、写家庭琐事的家书和探讨文学艺术的家书等三类,并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从《傅雷家书》看父爱亲情谈《傅雷家书》当中的亲情,首先需要分析家书当中的两大主角:傅雷与傅聪。傅雷是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和评论家,儿子傅聪是年少成名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家书记载了从傅聪至波兰直至英国整个时间段内,傅雷和傅聪的信件来往。傅雷和傅聪都是伟大的艺术家,而每一封家书不仅表达了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更是关于人生、成长、学习以及艺术的对话,对话内容极具文学价值,促使《傅雷家书》一经推出就广受关注与好评。  相似文献   

20.
《诫子书》作为家书名篇,体现了深刻的家庭教育目的,蕴含着丰富的家庭育人观念以及内涵,承载着独特的家风文化;又因其在语文教学中以其文、质、情带给学生以深远影响。因此,教师需注重家书教学,从经典家书中获得教学启示,发挥家书对学校教育以及家风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