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诉讼上的自认,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在第八条中用四款正式确立了民事诉讼上的自认制度。章试图通过对自认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对民事诉讼上的自认及相关问题,如自认的效力、自认的构成、自认的分类等进行探讨,以达到对自认制度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诉讼上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向法庭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不利于己的事实。构成诉讼上的自认,须具备时间要件、实质要件、形式要件。诉讼上的自认一般说来具有两方面的效力:其一,对当事人的效力;诉讼上自认的构成,免除了他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其二,对法院的效力;诉讼上的自认对法院有拘束力,即无论法官本身如何看待案件事实,都应当把当事人的自认当作真实对待,并以自认的事实为基础进行裁判,不得对自认的事实作出相反的认定。实践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全部承认的,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的全部举证责任;如果仅为部分承认的,只能免除对方当事人对自认部分事实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自认规则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规范了自认制度,已构建起我国自认制度的框架。本作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对自认的对象、自认的法律效力及限制、附加限制的自认问题、拟制自认、《规定》第8条与第74条的矛盾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认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而古老的制度,它孕育于辩论主义原则的基础之上。自认拥有约束当事人和法院以及免除另一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效力。但并非所有的自认都能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效力,其受到一定的限制。自认的限制虽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有所涉及,但在实践过程或实务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民事诉讼中自认的限制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自认制度是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民事诉讼制度,我国由于缺乏统一的立法和完善的司法实践,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自认理论体系。分析诉讼上自认的效力及其例外情形,以期对我国自认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自认的性质问题一直在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存有较大争议。一般英美法系国家将自认规定为传闻证据,认为它是证据的一种;大陆法系国家普遍认为自认是一种诉讼行为。我国学者对此也存在较大分歧:有的认为自认是当事人陈述,有的认为自认是证据规则,有的认为自认是一种诉讼行为。目前国内外学者的争论主要从两个方面介入:一是根据自认与证据的关系来分析自认的性质;二是把自认分为诉讼上的自认与诉讼外的自认,并对自认的性质进行分析。在介绍各种主流学说的基础上,分析自认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王真(化名)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不算富裕但也过得去。因为只有王真这么一个儿子,父母对王真是宠爱有加,王真要什么父母都尽量满足他。王真的父母从早到晚地忙碌,无暇管教,所以,王真特别贪玩。他在读完初中后,就离开了学校。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加之没有来自家庭的管束,初涉社会的王真更是犹如脱缰的野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泡酒吧、泡网吧,成了王真生活的全部。在酒吧里,王真认识了另一个名叫何英(化名)的女孩。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由于两个人都没有工作,整天泡吧、逛街开销很大,王真没钱了就向父母要一…  相似文献   

8.
谢庆富 《师道》2015,(3):16
前不久,北京大学发布《关于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有关情况的通报》。通报称,世界历史专业博士毕业生于艳茹发表的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决定撤销其博士学位。于艳茹本人也承认抄袭。(见《北京青年报》)于艳茹发表在《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7期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  相似文献   

9.
姚一中等身材,相貌清秀,眼睛又黑又亮,目光里居然还透出成年男人眼中很少有的清纯。如果年轻些许,他应该是电影里"小白脸"的不二人选。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包括他对人对事的理解力,总让人忍不住有几分惋惜。  相似文献   

10.
11.
佚名 《阳光搜索》2005,(7):26-27
他们经常夜以继日地在BBS上辛勤灌水,或是为了放松紧张学习了一天的神经,或是为了发泄失恋后的恶劣情绪,要么干脆就是纯粹痴迷网络……  相似文献   

12.
自认在我国是一项古老的规则。它作为一项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增加诉讼效益、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关注。然而,目前这一制度在我国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与当今我国所进行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剖析"自认"制度在我国现实运行中的缺陷,并对这一古老规则提出一些修订建议,将有助于司法的完善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拟制自认的概念出发,结合各国立法实例,探讨了拟制自认在适用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特殊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立法进行评析,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有我个性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日记,日记的主题是讲讲自己。 我照着镜子开始想:我究竟是怎样一个女生呢? 镜子里的我瘦瘦的,让人看上去总觉得会被一阵风吹跑。我有数不清的爱好:比如爱读书、爱运动、爱干净、爱劳动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自认规则为大家所熟悉的主要是明示自认,而对默示自认规则,虽然我国民事法律法规中有所规定,但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也很少运用。事实上,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沉默在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适当的运用默示自认规则不仅对提高诉讼效率有所帮助,也可以保障双方当事人权益。  相似文献   

16.
刚出锅的螃蟹遍体通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是女儿最爱吃的。我让她端起盘子,先夹一个,她仰起小脸说:“妈妈,您不是说有好吃的想着别人吗?给琪琪送点行吗?”的确,我常对她这样讲。能舍得把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对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呀。“妈妈,快来呀!”稚气的声音打断我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应真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发出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在阳光下、草地上,天真无邪的孩子尽情地嬉戏;操场上,足球小子在狂蹦中自由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情景。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也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不少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体育合格毕业生"。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了吗?反思其原因,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才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我们为何不尝试让学生个性自由挥洒体育课堂呢?  相似文献   

19.
陆丽娟 《文教资料》2007,(29):100-101
本文围绕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从尊重和发展个性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以教师良好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施展条件、改进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杜秀焕 《辅导员》2009,(5):42-42
在多年的高段语文教学中,笔者经常会大胆尝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涌动生命灵性的儿童,他们有自己的感动,有自己的诠释,有自己的情怀,有自己的梦想……课堂中,我学会尊重学生的表达,让他们真情流露、思维活跃、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