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5,(9):72-72
北京胡同历经数百年沧桑,是老北京人生活和北京文化的一部分。三位画家以外乡人的视角通过素描,水彩等不同方式,留住他们眼里的北京胡同。  相似文献   

2.
5月8日上午,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举办了“纪念建国60周年老报纸展”,一份光绪年间(1893年)的《京报》在观众面前亮相。报展共展出老报纸近50种、61份。时限最早的有118年前的老报纸,至今跨度三个世纪。展品中包括陈独秀、李大钊在宣南米市胡同泾县新馆创办的,在新文化运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每周评论》;革命报人林白水在宣武区棉花头条创办的《社会日报》;邵飘萍创办于宣武区小沙土园《小京报》等。宣武区的部分居民和武警战士参观了报展。  相似文献   

3.
4.
吉曼 《今传媒》2012,(6):80-81
《北京爱情故事》是一部不仅讲述爱情故事,还包括一代人共同成长经历的故事,一部对青春和情感进行反思的青春题材剧。讲述三个人的家境、性格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面对爱情、事业的人生态度和抉择。通过几个年青人在北京的奋斗故事,穿插着商战、爱情等元素表现了年青一代对残酷青春深刻的反思。它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剧,也不是大家印象中简单的爱情剧。该剧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开掘上具有较为独特的审美内涵。笔者将从三方面进行审美分析。  相似文献   

5.
分析北京报业的争霸战、淘汰赛,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新京报的创刊。新京报是2003年11月11日问世的,创刊前,在北京的业界里就已是沸沸扬扬了,在全国的新闻界也算得上一个事件。当然,这给京华时报带来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家都议论纷纷,新京报来了以后,对北京市场会造  相似文献   

6.
1951年建军节的前夕,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三幕九场大型歌剧《长征》在首都正式公演了!它似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把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再现在舞台。当歌剧演至第六场.“毛泽东”第一次出现在舞台时.顿时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欢腾!“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大厅.速便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次出现毛泽东艺术形象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8.
上世纪80年代,在汪曾祺复出的过程中,《北京文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率先发表了汪曾祺别具一格的小说创作。《北京文学》通过组织评论文章、评奖、召开作品研讨会等方式,正面阐释汪曾祺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大力向社会、读者推荐这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  相似文献   

9.
《千机变2》在花团锦簇中登场。这部 气蓬勃。当年嘴里叼着火柴的小马哥枪里称要挑战《指环王》的港片在内地上映 的子弹总也打不完的确疏漏得让人觉得好周后票房即破千万,势头相当不错。看 笑,但从中我们能看到一种“英雄本色”。类似“媲美好莱坞”、“东方魔幻史诗” 而现在的《无间道》虽然拍得精致,却显样的广告词对于中国观众还是很有吸 得装模做样,再也没有当年港片热气腾腾力的,甜美的Twins以及成龙之子房祖 的生命力了。这一群年轻的面孔号 香港电影失去的何力也不小。 止是…  相似文献   

10.
《历史档案》2005,(3):134-134
高巍等人撰写的《四合院——砖瓦建成的北京文化》一书,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历史档案》2005,(3):136-136
由尹钧科选编的《侯仁之讲北京》一书,近日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郭磊 《新闻实践》2005,(7):51-51
5月13日是英文周报《今日北京》创刊4周年纪念日。该报借此机会推出全新“圈子”等16个时尚英文版面。“圈子”版是一个以外国人在京生活状态为报道对象的版面,外国朋友希望读者通过这个版面了解他们在北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身边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李瑶 《新闻传播》2022,(1):42-44
当前,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尤其是短视频成为了新"风口".本文以首都党报《北京日报》的原创精品短视频栏目《胡同里的北京》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布局短视频的必要和优势,以及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尝试为党报的短视频探索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06,(12):79-79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改编自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萨特作品。该剧描写二战期间,在民族解放运动战斗中,不幸被捕的几名游击队员在临刑的前一夜,面对由各方面原因引发的恐惧,以及每个人表现出的彷徨,无助、绝望等心态。萨特把人性最深处的美丑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薛宝海 《视听界》2014,(2):126-126
今年,我觉得最好看的春晚是北京台春晚,尤其是它的串词,让我觉得很高明。比如在一段关于胖子的说口之后,胖女孩晶晶收尾:“500年前,我爱上了一个人。500年后,我胖了,可他一点儿没变!”众人问:“谁啊?”晶晶说:“林志颖!”然后就是林志颖上台唱《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相似文献   

16.
邵飘萍“北京特别通信”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16年8月至1919年1月邵飘萍受聘为上海《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时所撰写的216篇“北京特别通信”进行了文本研究.“北京特别通信”题材重大,分析透辟,具有评论性、连续性、预测性等特点,当年风靡全国.邵飘萍“铁肩辣手,快笔如刀”,使他的通信作品对我国通讯和深度报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05年8月,一份旨在提倡女学、倡导妇女文明生活的妇女报纸——《北京女报》在北京创刊。这是北京历史上创办最早的妇女报纸,也是全国第一份妇女日报。该报作为大众传媒,承时代洪流,热情宣扬改良思潮,积极介入社会公益事业,对推动北京地区的妇女活动尤其热心。《北京女报》温和改良的姿态为其赢得了较为广泛的读者,其参与的社会活动更成功扩大了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孙鸥 《新闻记者》2008,(11):58-60
作为中国两个最大的都市,北京、上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上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大众文化为大众提供了根据自身爱好与兴趣选择的主动权,这个重要特性让大众文化如燎原之火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同传统文化、精英文化一起构成当代中国基本文化格局.引导大众文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服务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