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强调长远发展和后发制人的时候。传媒化越来越受到各种媒体的重视。无论是传统的报纸、电视,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传媒化成为推动传媒前进的原动力,也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美国哈佛大学所组织的一项关于企业常青的开拓性研究中,专家发现.企业成功的“4 2”法则,也就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成功法则: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存在于中外古今,人们对它的内涵有种种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是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关怀人类,弘扬个性。人文精神,是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在新闻传媒中,新闻事实就是人文精神的物质载体,一则新闻就可以折射出它所存在的人文背景。人们今天如此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传播迅速扩张的今天,传统媒体所面对的最大冲击与挑战就是来自于"互联网络"。传统的优势媒体电视有必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以挽回即将失去的优势。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扩大覆盖面,实现双向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传播媒介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信息社会主要经历了四个时代,即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无线互联网传媒技术既决定了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传媒特性,又决定了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传媒技术是信息经济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是一个完整体系,从人类传播过程的角度解释信息技术体系,它主要包括五个环节,即计算机技术(大脑)环节、互联网技术(记忆)环节、智能技术(功能)环节、芯片技术(机体)环节、无线网络技术(神经)环节。信息技术体系的这五大技术环节也就是一个正常人体的完整体现,它既是互联网传播媒介区别于传统传播媒介的根本所在,也是互联网传播媒介与传统传播媒介具有内在联系的根本所在。大文化即整体文化,它是物态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观念文化、理论文化等介入自然、介入社会、介入经济社会生产等各个方面或各个领域的文化,它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共同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体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综合力、功能力及其作用度的体现。大传媒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媒共同体,它包括:1.传媒自身各类传播媒介形态构成的共同体;2.传播媒介形态与其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部门构成的共同体以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综合力、功能力及其作用度的共同体。大智慧是指人们认知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智慧力所表现出来的深度、广度和作用度。共发展,即共同发展,其中"同"是指理念、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它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传媒经济的角度分析,所谓共同发展有两层含义:1.传媒产业实体的共同发展,即各类传媒形态本体的共同发展;2.传媒经济与其他物质经济的共同发展,即把传媒经济纳入到国民经济体系内部与其他经济体共同发展。大文化、大传媒、大智慧、共发展是信息技术时代传媒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又称"三大一共"发展模式。模式中的"大文化"是该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体现的是"模式"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的文化创新以及"模式"建构的文化性、科学性;模式中的"大传媒"是该模式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它体现的是传播媒介在"模式"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功能力展示的路径。模式中的"大智慧"是该模式形成和发展的灵魂,它体现的是"大文化"、"大传媒"的本质以及"大智慧"功能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模式中的"共发展"是该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它体现的是"三大"理论体系内部的协调发展、是"三大"功能力的开发与经济社会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发展、是"三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传媒产业要求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大文化、大传媒、大智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力,推促我国传媒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5.
姚芳 《档案天地》2008,(5):55-57
文化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人类在继承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为子孙后代提供丰厚的文化源泉,从而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为满足自己欲求和需要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建档案恰似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姚劲松 《新闻实践》2006,(1):31-32,33-36
访:张老师,2005年您的几次讲座均强调媒体战略的两重性, 但还未形成论文,今天能否请您展开谈谈? 张:中国特色媒体战略,最基本的就是其两重性,它同时需要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的配合。媒体不能在真空中做大做强, 要与建设中国小康社会一起成长访:通常说战略总是指市场战略,这“非市场战略”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从媒介视角审视,文化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形态。当今社会由视觉文化所主导,而视觉文化正在经历虚拟性转向。从19世纪的电影到20世纪的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动态的、综合的视觉文本传播、接受和理解已经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但值得警惕的是,相较于口语文化和印刷文化,视觉文本所产生的“惊颤效果”和视觉文化的虚拟性转向,可能会导致人们想象力与现实感的迷失。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就是文化体制改革 徐建宏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 这些年来,青岛传媒集团在新闻网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也做了许多报网互动方面的探索。我们始终在思考着一个命题,传统媒体如何与网络新媒体融合的命题。这样一种趋势是现在中国传媒界已经普遍认同的,但是,应该怎么去做?在大多数报业同行中,这还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媒集团越发突现在改革的前沿。传媒集团要实现跨越发展需要很多的必备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内容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对内容本身的解析能力。所以,笔者具体就传媒集团对信息化,特别是对以内容为核心的信息中心的建设加以分析。一、传媒集团信息中心的定位和目标谈到信息中心,我们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将以内容为核心的信息中心和以渠道建设为核心的网络技术部门的概念相混淆。因此,在建立传媒集团信息中心之初,一定要准确的定位信息中心的功能属性。建立信息中心的主要目标应是以建设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传播力也就是一个媒体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效果。”笔者认为,传播力是传媒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媒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构建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由传媒生态危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馥  李铭 《新闻传播》2004,(12):36-37
在文化传播领域,从事文化活动的个体、群体、群落所涉及的环境条件,可以被看作自然生态之外的另一种“生态”,它对文化的传播、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传媒的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12.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传媒竞争岂止在市场,它在市场所依托的是社区。那些以社区兴衰为己任。将社区发展与自身成长融为一体的传媒,将赢得媒体和社区的双赢。 媒体非市场战略的基本含义,就是回报社区,或者说,为社区公益服务。  相似文献   

13.
安若 《青年记者》2006,(2):37-37
媒体中大量的社会新闻的报道在开启人们消费意识上起到了先锋作用。但是社会新闻的制作也带上了化工业生产的影像,在媒介生存发展竞争的大背景下,传媒集团极力营造消费主义的氖围中,社会新闻利用其强大的社会性和传播性优势,展开了本来就“软”的新闻“可售性”的变革。社会新闻的这种趋势在消费主义的大背景下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张力”,呈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社会新闻开始注重新奇怪异,娱乐功用;娱乐新闻的报道开始注重“花边新闻”而不是演艺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作机制,为了迎台受众实现生产消费的最大化,媒体以消费为导向进行“新闻生产”,体现出了社会新闻为迎合消费而呈现严重的“消费主义化倾向”。所谓的消费主义倾向,即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氖围。因此,消费主义实际上足一种为商业集团的利益所驱动、为大众传媒所推广、将越来越多的人群卷入其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化帝国主义”和“媒体帝国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对于广播传媒来说,可以借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自身发展,在改革中做强做大,在改革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在改革中,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婉芬  徐锋 《传媒》2008,(11):11-14
今天,当我们回首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报业发展历程时,不难看出其中一条清晰的轨迹——从完全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单纯的舆论宣传工具,逐步演化为一个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在市场经济中充满竞争活力、更具民众基础和亲和力、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文化产业。报纸产业化改革的最大好处,就是增强了党的新闻事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亦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5,(7):21-23
中国报业的多元化经营走到今天,前后累计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真正进入发展时期,就在近十来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而2003、2004年则是大见成效之年,从多种经营到集团化,再到跨媒体经营,构成传媒产业近期发展脉络。而此后,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的传媒经营势必更成潮流。  相似文献   

17.
徐园 《新闻实践》2013,(9):17-20
去年传媒梦工场第一次主办中国新媒体峰会,我们预言了传媒移动时代的全面来临。今天,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已经思考了很久的主题,也就是今天峰会的主题:POP,媒体未来式。我的分享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传媒业的变革,互联网如何使传媒业碎片化以及重组,而这种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什么;第二部分,P媒体和O媒体是怎么演化的,它们的生长说明了什么,又会对传媒格局带来什么变化;第三部分,我们会预判传媒的发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有哪些趋势;最后,分享一下浙报集团在新的POP格局下的布局和愿景。  相似文献   

18.
传媒竞争不仅在市场,还在市场所依托的社区。那些以社区兴衰为己任,将社区发展与自身成长融为一体的传媒,将赢得媒体和社区的双赢。媒体非市场战略的基本含义,就是回报社区,或者说,为社区公益服务。具体有六种战术选择:包装社区;公益事业宣传;公益关联营销;变革公众行为;社区工  相似文献   

19.
今天所谈的浙报集团转型思考与实践,是基于浙江传媒业发展,包括互联网发展现状、用户需求以及各种要素市场变动逐步摸索而来的,跟北上广有许多差异,就是在浙江本土也会有很大差异。浙报集团所做的这些思考和探索实践,只适合于浙报集团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当然,根据中宣部领导要求,作为国内首家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党报集团,浙报集团有责任也有义务进行积极探索和示范,为传媒同行提供可兹借鉴的经验,创造可共享的合作平台,在互联网催生的用户需求突变、引发传媒业大变革面前,我们既是“难兄难弟”,更是团结起来共御时艰的坚强联盟。浙报集团将以互联网“开放分享”的理念,欢迎媒体同业共同探讨.深入合作.  相似文献   

20.
方宁 《现代传播》2005,(5):33-34
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伴随着文化从传统的中心地位向边缘地位转变,作为文化的载体,期刊也必然要适应这样一种变化的格局。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最终将会统一。这种统一的阶段性和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所在。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是一种多元形态的文化。无论是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还是接受的主体,都不可能沿用过去时代的那样—种标准来衡量今天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在使我们日益感到生存危机的时候,也提高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水平。它不仅仅丰富着我们的视野,也使我们学会了如何更有创意、更有色彩地把握智慧和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