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对按劳分配的分析首先,列宁阐述了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不可避免性。他说:“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说明这个社会最初只能消灭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一‘不公平’现象,却不能立即消灭‘按劳动’(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这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也是一切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特征主要有:第一,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第二,在经济关系方面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在分配关系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按劳分配。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些经济特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明确认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避免“左”和右的错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当是马克思所说的"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不应理解为消费品个人所有、私有制或者生产资料脱离价值形态的单纯物质形态的个人所有,而应当理解为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其他贡献实际确立其所有权的个人所有制。当前的国有制仍然是政府部门或机构所有。应当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以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为基本方向,积极探索真正实现生产资料共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权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思想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和论证了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实行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有所不同的。社会主义多层次的联合劳动要求实行多层次的按劳分配。多层次、不完全的按劳分配决定同工同酬、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它只适用于同一联合劳动层次的同一核算单位内部。而在不同的联合劳动层次和不同的核算单位之间,由于经济效益不同,是不可能实现同工同酬、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还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和商品经济,所以必定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才能达到整个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差异。以按劳分配作为衡量个人收入是否公平的标准,平均主义和收入过份悬殊都是社会分配不公的表现。社会分配不公,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不论何种社会形态,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都是进行生产必不可缺的条件,两者结合的方式不同,产生的分配方式就不一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探索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结合的最佳方式,充分调动两个所有者的积极性,并在分配领域更好地坚持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在增扩,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但有有效、无效和非法之别;人类劳动是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的根本源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为当时的市场所需求并为之所接受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同时,应承认按要素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阶段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部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8.
阶级对立是由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这种变革必然导致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资产阶级政权是认识规律,利用政权迟滞走向灭亡;无产阶级政权则是顺应历史规律,进行建设性发展.推进马克思中国化要解决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就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阶级国家没有消亡之前,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掌握和运用资本运行规律,超越资本逻辑,创造新的文明形态,瞄定世界未来航向.  相似文献   

9.
剥削阶级在丧失政权以后,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仇恨增长百倍。为了恢复已经失去的“天堂”,他们不仅要利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暂时优势,企图用武力推翻革命政权,而且挖空心思,借助社会主义条件不可避免还存在的旧社会的痕迹,用“日常的、琐碎的、看不见摸不警的腐化活动制造着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使资产阶级得以复辟的恶果”,企图实行“和平演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部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深处,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思想认识混乱,学习动力不足,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追求物质亨受,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与一个时期以来国际政治大气候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而这些教师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甚至知之甚少,则是根本的原因;另外,没有从理论深度上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故而对社会主义实践的艰难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前几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公开背弃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大力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这就导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毛泽东关于可以发展私营经济的谈话,实际上包含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初步构想,毛泽东详尽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利益结构和决策结构,论述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利益结构与决策结构的一系列观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在今天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宝鸡县广大工农群众传颂着县工会副主任、县阀门厂党支部委员、革委会副主任符宗礼同志自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大干社会主义的动人事迹。符宗礼同志,十多年来始终保持着“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一心扑在社会主义事业上。他勤勤恳恳,无所畏惧,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大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比较洛克《政府论(下篇)》和《共产党宣言》中的财产所有制理论,可以看出:公有制并不否认私人财产所有权的存在。公有制只是土地及自然资源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其目的在于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关系;承认个体对自己劳动的所有权,进而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拥有财产权是洛克和马克思的共同旨归所在。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根据中国的国情,主张不要生搬硬套苏联的模式,应建立计划性与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的经济体制;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社会主义要有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这些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视理论、尊重科学、提倡民主,是刘少奇经济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法兰西内战》是伟大导师马克恩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一部光辉著作。在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时,我读了这本书,深深体会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国家的干部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反对特权思想,克服官僚主义,永做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反修防修的一件大事,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  相似文献   

16.
我们四个同志都是炊事战线上的新兵。回顾两年来我们所走过的战斗历程,深深体会到,这两年不是平坦地走过来的,是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师傅的帮助下,经过批林批孔运动以及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才不断取得进步的。学习理论,热爱炊事工作我们是一九七三年初被组织上分配来学校伙管组工作的。当时,由于旧的传统观念、旧的思想意识的影响,由于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作怪,我们高中毕业生当炊事员就成了件“新闻”,许多人议论纷纷。有的人以“关心”的口吻,“劝”我们一些同志去要求换工作,有的人为我们感到“惋惜”,说“大材小用了”,有的家长不问意,亲属也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间,创作了收集在《呐喊》、《彷徨》里的小说.他那些史诗式的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以及“五四”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他那些作品所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他那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光辉.“五四”运动前夜,鲁迅开始了新文学创作.一九一八年五月,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社会吃人的本质.小说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一针见血的揭露,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和礼教的弊端”的小说,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反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今年五月,在学习理论的热潮中,我们走出校门,来到巫溪。在两个多月火热的开门办学生活中,巫溪人民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各个领域尤其是文化教育领域里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无数事例,使我们对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加深了理解和认识,同时对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怎样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缩小三大差别,也开始有了一些体会。下面谈谈在开门办学过程中我们经历的一件平凡小事。为了到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到巫溪后,我和小分队的两位同志又打上背包,爬山越  相似文献   

19.
道歉     
张子昭  刘艳 《阅读》2008,(4):28-29
天,一早就阴沉着脸。 语文课的铃声打响。 “没有交‘自主创新’作业的站起来!”刘老师没有像往日那样满面春风地走上讲台,她的眼里喷射着愤怒的火花,脸上带着愠色,我仿佛看到一团火苗在老师的头顶窜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主义作为高级的社会形态 ,应该以更高级的生产力为基础 ,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必须对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有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腐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但我国坚持的“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形式和趋于平均的分配方式 ,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要求的部分或环节进行改革。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