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鸠摩罗什译《金刚经》流传至今,版本繁多,历代学者对此做过很多勘误校正工作,但是无人对鸠译版本予以分期研究。本文通过对各时期鸠译版本的比对,分析其异同规律,提出了分期依据,并做出早、中、晚三期的合理划分。  相似文献   

2.
施蛰存的历史佛教题材小说《鸠摩罗什》展现了主人公从自我欺骗到自我暴露再到自我掩饰的过程.作者在传统的历史佛教这样的“旧题材”中运用了西方弗洛伊德理论、“内视角”的心理分析、象征手法等创作手法,形成了新颖的感觉模式,创作了“新感觉”派下的“旧题材”中的“新小说”,为历史佛教题材小说的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3.
影响佛经的传世因素很多,其中,佛经译者对译介方式的选择对译本传世存在影响.以《金刚经》为例,敦煌写本《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译本.本文从特点分析着手,对比了部分罗什本和玄奘本,结合罗什的中道思想,对罗什本《金刚经》的译者宣教倾向进行研究,发现《金刚经》罗什译本的流传原因,从译者角度来看,取决于译者的翻译手段和宣教思想,是属于译者的主体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4.
《黛依丝》系法国作家法朗士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对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发生过较大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到现代作家施蛰存创作中篇小说《鸠摩罗什》(载《新文艺》1929年9月号)。这种影响曾引起评论者关注,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文学研究者也做过一些研究,但对这两部作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还不够。本文从比较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鸠摩罗什》与《黛依丝》在取材上确实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他们的笔下都塑造了一位大智僧人。巴弗奴斯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一名著名隐修士,据传他曾感化了埃及名妓黛依丝。鸠摩罗什据史载是我国著名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而两位作家不是依照传说或史实给这两位信徒树碑立传,却把他们放在人世之中,注以血肉,灌以世俗之情感。无论是基督教传说中的信徒或是“深解法相、善娴阴阳”的大佛学家,在作者的笔下都属终生挣扎于灵肉冲突泥潭  相似文献   

5.
《维摩诘经》共有7个汉译本,其中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从译质量来看,罗什译本比其他译本义理信达、平实生动,易于传播普及。从译的人生经历、性格才情来看,鸠摩罗什较其他译更能彰显《维摩诘经》所宣扬的“出家在家不二”的“游戏神通”思想,使其译本深入人心,加上当时的统治十分佞佛,推动了译本的流传与盛行。因此,鸠摩罗什的译本虽不是最早的译本,也不是最后的译本,但却是最流行的译本。  相似文献   

6.
§0.序太田辰夫在《汉语历史语法》(江南院1958)的结束语中就语法的历史研究资料加以说明时指出:作为资料的目录,吕叔湘的《汉语语法论文集》卷末的引书目录搞得好。并对吕氏目录中未录的重要资料等加以补充,主张在唐代以前应更加广泛地使用译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鸠摩罗什对音的《妙法莲华经》第七卷为个案,分析姚秦时期汉语的辅音、元音以及其他音系的特征。从而探究梵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姚秦时代上古音向中古音转变的一些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拟从施蜇存的历史小说入手,综观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关僧人和女人的描写题材,分析施蜇存历史小说中利用心理分析手法对人物感觉准确地把握,以及所呈现出新颖别致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冯至的《寺门之前》,叶灵凤的《摩伽的试探》和施蛰存的《鸠摩罗什》,这三篇作品中包含着同一个情节模式,即欲望与文明(宗教)之间的冲突。这一主题直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在三篇作品中,作家通过笔下人物所反映出的道德立场各不相同,依次呈现为崇理抑欲、崇欲抑理和欲理并重。这不同的道德取向,实际上是一个精神分析理论中国化的问题,从纵向的时间顺序来看,它们甚至构成了一个流程,显示了把心理分析学说运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现代翻译学的社会效益观为基点,通过对比鸠摩罗什的《妙法莲花经》和竺法护的《正法华经》,阐释鸠摩罗什译本体现的可读性,文风时尚性及文体适应性等三种审美再现原则;简要分析译文采用的模拟、对应、重构等审美再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将Johnson(1987)的容器隐喻图式细化为四类:(1)进入容器之中;(2)从容器中脱离;(3)处于容器之中;(4)处于容器之外,前两者为动态,后两者为静态,进一步充实了容器隐喻理论。心智、情感、社会空间和社会规则可以被看作容器,运用容器隐喻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鸠摩罗什译经中抽象名词的述宾搭配。  相似文献   

12.
潘亚丽 《海外英语》2012,(5):153-154,170
作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上两位的著名翻译家,竺法护和鸠摩罗什分别是翻译手法中直译和意译的代表。该文从两人所处的客观条件的不同对其翻译特点进行分析,以说明客观因素对译者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子》对“欲”的理解包括满足人的生存之欲及去除贪欲。《老子》所谓“无欲”,不是完全没有欲望,而是肯定人衣食住行的应当之欲,满足于人的真实需要,反对的是不知足的贪欲。《老子》的欲望叙述为我们构建和谐人生提供了一种智慧策略。  相似文献   

14.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本人及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主人翁道连·格雷俊美的外表和丑恶灵魂的矛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文中的情节,我们能够剖析出王尔德关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道德,艺术与人生的艺术思想,尤其是外在美与丑恶灵魂的矛盾性,这也许是王尔德及其艺术思想影响深远的原因所在,也是这部小说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德"是宇宙——生命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命力量,"道"是整个生命系统之大体,"德"乃从属于"道",分化于"道",并实现对"道"的引渡,"德"与"道"息息相关,"德"本身回归于"道",是生命整体的具体表现,万物只有尊"道"贵"德",如此"德"方能长生久安,"道"源远流长,生命源泉不断。  相似文献   

16.
以书为友,长夜将不再寂寞,雨天更具情调。赴险途,它给我们鼓舞;走平路,它与我们共享春风。书可以使我们接受生活赠予的全部恩惠。本文以《阅读改变人生》一文为基础,与读者聊聊阅读带给笔者的人生与教学感受。  相似文献   

17.
“中和”从产生到发展,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发展和后世音乐理论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乐记》站在儒家思想的角度,对音乐的根源、本质等作了深入的阐述。“中和”更是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渗入各个部分,礼乐中和、以道治欲、天人合一,均体现了中正和谐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们语文教师上课,相当多的是对知识的低层次重复,翻来覆去的是在字、词、句等上面做文章,教法畸形了,语文的情感教学不见了,教学的效果还能好吗?从文化过程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中教师和文本之间是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的。教师对文本的选择、处理、加工、改造都是在个人经验阅历、文化视野范围内进行的。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教学视野的狭阔,生活阅历的多寡,思维活跃的程度和思想的深刻度直接影响着他对文本的选择、处理、拓展和使用。下面就以《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对话教学为例,谈谈对教学视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从文与史互证的角度切入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田恩铭的《中古史传与文学研究》沿前贤辟出的路径,从文学接受史的角度,对中古史传与文学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走入其作品构建的阅读场,如游走在历史与文学的交互空间,不仅得以观览一个个纷至沓来的中古文学家形象的塑造史,也得以细细体会与思考一部部文学经典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可说是东西方爱情剧的经典.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细读两文,发现它们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这难以解释的共性.我们姑且把它说成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