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的宗旨是: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使其人格和谐;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开发潜能,发挥优势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防御能力.该文在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防御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女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从女大学生自身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培养女大学生心理防御能力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要立足学生心理,面向培养目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还能提高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开设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利用各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防和缓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本文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发挥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应做的工作,希望能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等3个方面阐述了在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传授学生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环境、以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为榜样等方法,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培养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并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达成自我实现。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包含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心理问题调节能力、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培养心理自助动机、掌握心理自助知识、发展心理自助行为是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的基本路径。构建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培养机制,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大学文化的心育功能,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导向激励机制;统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教育系统,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协同联动机制;提升高校学生心理服务与援助质量,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支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熊兢 《林区教学》2014,(5):76-78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则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运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以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将朋辈心理辅导和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有机结合,通过"一体化"朋辈心理辅导,激发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兴趣,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强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重坚持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中也发现:仅仅依靠心理健康中心的力量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辅导需要。加强大学生自助、助人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导向二贯通三创新四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达到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目的,从而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数量稳步增长,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针对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立足一线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管理角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一手"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理论研究,运用"分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接地气儿"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进行心理疏导,培养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2.
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独立学院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特殊性。因此,应加强独立学院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开展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创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为重点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本文探讨了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作为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工厂",对大学生的成长培养和健康教育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专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合格人才的培养。研究发现,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促进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文章分析了贵州省黔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民族地区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以培养人的精神生活能力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其基本目的的。教育在不断注重传授技术、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适度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的发展的建构,是当代教育在应对社会挑战时应该做出的重要选择。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完人"这种主题思想,呼唤着心理教育,呼唤着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大学音乐教学,首要任务是使大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音乐听觉感知能力,充分利用音乐教学中各种欣赏环节来调节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以促进高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就音乐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影响做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7.
高蕾 《考试周刊》2008,(8):190-19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对新时期高较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自然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理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特别是提出了一些关于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为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分析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红香 《教育探索》2008,(3):119-120
亚健康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是引起其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健康选修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等。  相似文献   

19.
曾春霞  余创林 《文教资料》2009,(36):229-230
挫折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走向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时期,面对挫折往往表现为悲观、压抑、失望、胆怯等负面情绪,极易导致心理障碍。因此高校须加强挫折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从而提高心理调节和耐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是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之一,作为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和学习成才的指导者,辅导员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心理健康教育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已成为辅导员自身乃至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并在把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划分成知识能力模块、方法能力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的基础上尝试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为思想政治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