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大精深的《文心雕龙》成书于何时,历代研究者的意见是有分歧的。一些很有权威的专家认为,《文心雕龙》成书于齐代。他们的根据之一是刘勰完成此书时,曾给沈约看过,并认为《梁书·刘勰传》记载的“约时贵盛”是在齐代。笔者不敢苟同此说。那么,沈约“贵盛”是在何时呢?《梁书·孔休源传》中记载:“尚书令沈约当朝贵显,轩盖盈门,休源或时后来,必虚襟引指,处之坐右,商略文义。其为通人所推如此。”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心雕龙》的写作年代,自清代乾嘉以来,经过若干学者潜心勉力的探索,已渐成定论:即《文心雕龙》成于南朝齐代末年。清人刘毓崧注意从《文心》本身去收集是书成于齐末的内证(详见《通谊堂文集·书文心雕龙后》),其判断至今令人信服。然而,近来施助、广信同志发表在《文学评论丛刊》第  相似文献   

3.
《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论诗专著。其作者钟嵘稍晚于刘勰。人们一般将《诗品》和《文心雕龙》并称六朝时期中国古典文论的“双璧”。清代学者章学诚称 :“《论品》之于论诗 ,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 ,皆专门名家 ,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 ,《诗品》思深而意远。”(《文史通义》)足见《诗品》之重要。《诗品》中最瞩目的核心理论 ,人们探讨也最多的应该是其“滋味说”。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滋味说”可说是源头 ,其后 ,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 ,宋代苏轼的“至味论” ,乃至清代王士礻真的“神韵…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曰:“《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刘勰《文心雕龙》以其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著称于世。风格论,是《文心雕龙》理论系统的一个有机部  相似文献   

5.
《醒世姻缘传》成书年代新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醒世姻缘传》的成书年代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有“崇祯说”、“顺治十八年说”、“康熙六十年说”、“乾隆说”等。这里,在“清代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明清两代科考制度、服装颜色、职官名称演变等方面的考察,论证《醒世姻缘传》成书的上限应该是雍正四年(1726年)。  相似文献   

6.
<正>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论篇》中说:“《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这虽是评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而言,但我认为对纂修二十四卷,几十万字的《黔阳县志》(以下简称《县志》)来说,“兹事体大”,为能做到“体大虑周”,“思深意远”,也是难能可贵的。《县志》在这方面却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现就个人阅读所得,略陈一隅之见,以就正于领导、方家。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大约成书于南朝齐末。约二百年后,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撰成了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专著《史通》。由于这两部著作同属于学术性评论专著,因此后人往往将其相提并论。比如宋代学者黄庭坚就曾作过这样的评论:“刘勰《文心雕龙》、刘子玄《史通》……所论虽未  相似文献   

8.
章法论是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属于文章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古代文章学专著,书中虽然没有提出“章法”的概念,但他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却明显地存在着。可惜,章法论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阐释和评价。郭晋稀说:“《熔裁》是探讨熔意和裁辞的。”(见《文心雕龙注译》408页)詹瑛把《章句》列入“修辞学”。(见《刘勰与〈文心雕龙〉》76页)牟世金认为:“《附会》近于所谓篇章结构问题。”(见《文心雕龙译注》88页)周振甫宽泛地说:“《附会》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这部巨著经历了漫长的成书过程,我们从它书名的演变就可窥见一班: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第一回)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在“龙学”研究中,长期以来,见仁见智,面对《文心雕龙》这座巍巍“庐山”。有的看成文艺学巨著,有的看成文章学杰作。有的看成写作学瑰宝,都言之有理;而我认为,它又是一部古代阅读学的空前著作,想还它以另一副“真面目”。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一篇开头,宣示了本书的总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  相似文献   

11.
《花月痕》是晚清的一部长篇小说,共十六卷五十二回,系福建侯官魏秀仁所作。关于《花月痕》一书的成书年代,历来众口一辞,并无异说。鲁迅先生曾说:“其后有《花月痕》十六卷五十二回,题‘眠鹤主人编次’,咸丰戊午年(1858年)序,而光绪中始流行。”《花月痕》作者魏秀仁在本书前后序中也未明确说明创作时间,仅在前序末题:时  相似文献   

12.
北朝文风除了质朴这一特征外,还有悲凉的一面。所谓悲凉,是指在悲伤感叹之中有壮健刚硬的成分,即悲壮苍凉。钟嵘谓曹操的诗“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也说曹操的诗“跌宕悲凉”(《采菽堂古诗选》卷五)。此处的悲凉大约可看作是刘勰论建安文学的注脚。刘勰说建安文学是“雅好慷慨”,“梗概而多气”(《文心雕龙·时序》),在很大程度上悲凉就含有悲壮刚健的成分。北朝文风的悲凉感自然与建安文风有区别,如果从区域上看,建安文风所包括的范围最多指中原一带,更确切地说是指曹魏邺下汉族文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对《向“论点说”开一炮》(《语文学习》1991年第9期)反驳之反驳,该文作者余同志又在该刊1992年第4期上发表了《议论文的心志主题》一文(以下简称“余文”),意在以我国古典文论作为他根本不承认议论文有“论点”与“中心论点”这一事实从而另立“心志主题”说的理论根据。但余文的引述,特别是对《文心雕龙》的《情采》、《序志》、《明诗》、《物色》、《时序》、《附会》、《征圣》、《论说》诸篇的引述,除《论说》是直接与议论文有关的外,其余都是关于一般文章写作的泛论。即使是引述《论说》,也是将揭示议论文真谛的文字隐去,而只引出“心与理会”等几句与议论文关系不大的话且作曲意理解。 要谈“议论文”,就要切切实实谈议论文。要在古典文论里找关于议论文的理论根据,首先要弄清我国古代文体的分类。我国古代文体的分类研究,滥觞于汉魏,弘扬于明代,定  相似文献   

14.
<正>《金瓶梅》成书年代问题与成书过程及作者问题紧相关联,也是《金瓶梅》研究中的难题之一。30年代,郑振铎、吴晗先生著文提出《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万历中期。此说一出,盛行了几百年的“嘉靖”说为之动摇,《金瓶梅》成书年代问题似成定说,海内外信从者颇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文心雕龙》处于中国古代意象说到意境说的转变过渡时期。《文心雕龙》意想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理论学说。在《文心雕龙》中“意象”首次被运用于文艺美学领域,《文心雕龙》围绕着“意象”展开了一系列文艺美学上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范畴,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如何营构融合审美意象,并完美地传达审美意象,是《文心雕龙》意象说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传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可以说注家辈出,精论纷呈,读者遍宇内,寰海存知音。《文心雕龙》学已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心”园地,充满无限生机。 《文心雕龙》从校注、译注到理论研究,在这段岁月悠悠的历程上,留有拓荒者的足迹、创业者的艰辛、后继者的功业。为了《文心雕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诸如各种辑注、索引、论文汇编等等。这都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建设“文心学”的基础工程,都是嘉惠学子、泽被后人的。但人们也还盼望着能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的出版。已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牟世金先生十年前就呼吁我们该有一本“研究者所亟需的工具书”(《<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 “结构”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很早。远在东汉时期,年轻的辞赋家王延寿在叙述汉代建筑及壁画的《鲁灵光赋》中说:“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这“结构”二字指屋宇构造的式样。而文章的结构就是从构造房屋借用而来。从晋陆机《文赋》到梁刘勰《文心雕龙》都对结构作过论述。什么叫结构?《文心雕龙·附会》说:“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文心雕龙·熔裁》说:“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刘勰所说的“附会”、  相似文献   

18.
《河北自学考试》2003,(8):43-45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的是犤犦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体验说2、在西方,首先提出“寓教于乐”观点的是犤犦A.贺拉斯B.薄伽丘C.狄德罗D.布瓦洛3、“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主要是讲犤犦A.文学发展变化的道德原因B.文学发展变化的宗教原因C.文学发展变化的哲学原因D.文学发展变化的时代原因4、曹禺认为文学中的语…  相似文献   

19.
僧《出三藏记集》最初之“十卷本”,当始编于南齐建武时代并成书于齐代,它是探讨刘勰《文心雕龙》与佛学之关系的最可征信的文献材料。僧入梁后对《出三藏记集》续有大幅度增补,所以学界一般认为《出三藏记集》成书于梁,这也是并不错的,但当说明是十五(或作十六)卷本。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某些论著没有仔细考察其“十卷本”与“十五(六)本”的编撰时间有先后之别,从而混淆了《文心雕龙》研究中的有关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公元五世纪南北朝齐梁之际所产生的一部系统性很强的文学理论著作。清代学者章学诚称它“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文史通义·诗话篇》),谭献称颂它是“独照之匠,自成一家。”(《复堂日记》)《文心雕龙》对以往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对文学发展的经验作了较客观的总结和评论,其中不少精辟之处,迄今仍有积极作用。本文为自己的一点阅读札记。一、“时运交移,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