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文学教育为论题,着重从文学教育的内涵、文学教育的内容与任务、文学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功能意义三个方面予以论述,认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文学修养和较高的人生境界,实际是从整体上提高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这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学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春梅  叶文平 《成人教育》2012,32(1):107-108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当前成人体育专业教育理念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科学理念.成人教育体育专业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大批合格人才的任务;而且是提升成人人格、气质、内涵、修养等内在品质,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加强成人教育体育专业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英语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文学与人生     
现在高校普遍倡导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精神修养和人生境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设置相应的人文课程,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而在上述经典人文课程中,文学又具有特殊优势。因为,众所周知,文学是人学,文学与人生有着天然的血缘关  相似文献   

5.
全方位提高包括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拟从文化素质和文学素质两方面探讨师范院校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期从整体上促进英语专业师范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曹英华 《培训与研究》2009,26(6):112-114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英语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成人函授教育同样要以培育人文素质为教育目的。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在成人函授教学实践活动中,应以精神陶冶和文化素质培养为教学目标,以专业课程《古代文学》为实施载体,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现提高函授学员人文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等医学教育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出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媒体"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9.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课程在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试图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是军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提高学员人文素质是时代赋予军校教育的基本职责。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军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基本手段、帮助军校学员树立正确思想的有效途径,对军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我军官兵在人文素质上存在的问题,使加强学员人文素质教育更加迫切。把学员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推进,对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地方特色人文教育资源开设校本公选课,不失为一条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在设置《〈浙江文化修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模式三方面加以实施,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地方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了解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以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某校452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匿名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在人文知识的储备、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行为的践行等方面不容乐观,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基于此,从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策略,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从“文”入手,为学生释“道”。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可从“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综合能力”、“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文明品质”和“挖掘励志哲理,引发人生思考”三个方面入手,实现文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的同构,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对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有裨益,育人先树德,土木工程专业更需要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对于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有较多的学者进行了探究,现就土木工程专业人文精神内涵进行探讨,以期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培养是各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人文精神的养成是双向的,学生的人文阅读是提高其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题组通过对重庆市几所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两类院校学生的人文阅读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在阅读媒介上差异不大,但高职院校学生无论在阅读量还是阅读率方面明显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浅阅读及休闲式阅读现象普遍,总体阅读质量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学生的人文价值阅读,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阅读视域,让学生回归到读书这一人文教育的原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强体育类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体育类职业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学校应不断挖掘体育本身的文化价值以及体育教学形式与方法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更新教育观念,开拓人文课程内容,提高校园文化环境品味,强化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质集学科知识、思维方法、文化理念与民族精神于一体,是人在人文科学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其内涵与人的精神和灵魂为同一维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解读了人文素质中的"人"的价值,从一个更高的角度阐释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与塑造和提升人的精神品质共同成为大学生前行的双翼。高校教师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中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育人的场所,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大学生应具备的三大素质:以"真"为本的科学素质;以"善"为魂的人文素质;以"强"为托的身心素质。其中人文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人文体验与实践、高校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人文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学生优良品格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高校的人文关怀对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法律素养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研究得出: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社会和家庭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在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并由此提出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专业培养目标上、课程设置上、师资建设上、校园文化上,突出人文素质与法律素养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推动高职院校进步都不可或缺,少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人文素质表现欠佳,校园人文精神积淀不厚。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办学目标的急功近利,制约了院校人文教育方面的投入。纠正办学观念上的偏颇,着眼长远,动员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重视人文教育,提升人文品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引领地方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